载体桩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97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体桩施工工艺,涉及了载体桩技术领域,该载体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放线成孔;S2:沉放钢套筒;S3:填料夯击;S4:测量三击贯入度;S5:下放抗拉纵筋;S6:空心柱锤夯击填料;S7:安装预制桩;S8:浇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S9:拔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混凝土桩身与复合载体紧密连接形成一体,使载体桩同时具有抗压与抗拔功能,解决了桩身与载体容易产生脱离的问题,降低了地基处理费用,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体桩施工工艺
本申请涉及载体桩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载体桩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载体桩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桩,载体桩主要由上部桩身和下部“复合载体”两部分组成,桩身一般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或高强预应力预制桩,“复合载体”是位于桩身底部、经深层填料夯实的复合体,利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对桩端深层土体进行反复地填料夯实挤密操作,使桩端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得到最为有效地加固挤密,形成“复合载体”,是该种桩型的技术核心,可以使桩端的应力逐层地进行扩散和降低,改变了传统的桩端与地基土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充分调动了桩端地基土体的承载力,使得桩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由于现有载体桩技术主要由上部桩身和下部“复合载体”两部分组成,上部桩身与载体不能很好的连接,经常导致桩身与载体产生脱离,影响承载力的发挥;桩身与载体没有连接,几乎没有抗拔力。现有的,申请公告号为CN10273337913B的专利,提出了一种锚杆桩的施工方法,提出了改进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1.在桩位处,将护筒沉入至设定深度,2.在护筒内填入水泥拌合物,3.在护筒中沉入特制的锚固件,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体桩施工工艺,所述载体桩包括混凝土桩身(4)、填充料(5)、影响土体(7)、挤密土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测量放线成孔,准确设置桩孔标记,在桩孔标记位置重锤土层逐段锤击成孔,或者采用旋挖、长螺旋辅助引孔方式成孔;/nS2:沉放钢套筒,将所述钢套筒沉至设计标高;/nS3:填料夯击,所述钢套筒沉放至持力层后,进行分次填入填料,并多次夯击填料;/nS4:测量三击贯入度,填料完成形成密实载体状态后,主卷扬机提升重锤底至孔底5-7m的高度,快速落放重锤,使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测量三击贯入度,若不满足设计要求,继续在桩孔内填充并锤击所述填充料(5),直至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体桩施工工艺,所述载体桩包括混凝土桩身(4)、填充料(5)、影响土体(7)、挤密土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成孔,准确设置桩孔标记,在桩孔标记位置重锤土层逐段锤击成孔,或者采用旋挖、长螺旋辅助引孔方式成孔;
S2:沉放钢套筒,将所述钢套筒沉至设计标高;
S3:填料夯击,所述钢套筒沉放至持力层后,进行分次填入填料,并多次夯击填料;
S4:测量三击贯入度,填料完成形成密实载体状态后,主卷扬机提升重锤底至孔底5-7m的高度,快速落放重锤,使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测量三击贯入度,若不满足设计要求,继续在桩孔内填充并锤击所述填充料(5),直至满足三击贯入度要求;
S5:下放抗拉纵筋(1),在桩孔内下放抗拔钢筋;
S6:空心柱锤夯击填料,所述抗拔钢筋下放后,将空心柱锤沉放至桩孔内,所述空心柱锤包括钢筒(17),所述钢筒(17)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扩大盘(18),所述钢筒(17)和所述扩大盘(18)共同同轴开设有便于所述抗拔钢筋贯入的贯入通孔(19),同时所述抗拔钢筋处于贯入通孔(19)内,继续分次填入填料,多次夯击填料直至抗拉纵筋(1)进入载体不小于40-60cm;所述抗拔钢筋包括多根抗拉纵筋(1)并利用位于中间的帮焊钢筋(3)焊连固定成一束,多根所述抗拉纵筋(1)周侧还共同环绕有定位环(2),在重锤带动下,所述抗拉纵筋(1)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填充料(5)内,所述抗拉纵筋(1)的底端均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呈85-95度弯曲状设置,且相邻所述抗拉纵筋(1)的底端沿桩孔的内径方向间隔排布;
S7:安装预制桩,将多个钢筋笼体(8)和混凝土预制形成预制桩(9),通过卷扬机将预制桩(9)吊起并放入钢套筒内,所述预制桩(9)中心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抗拉纵筋(1)的管桩孔(11),并将抗拉纵筋(1)穿入预制桩(9)的管桩孔(11)内,测量预制桩(9)标高并调整预制桩(9)在允许误差范围内;S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良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砼源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