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智能橡胶轨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7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橡胶轨枕,包括橡胶轨枕本体和置于其内部的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压力测定机构和防倒转机构,橡胶轨枕本体包括自下至上顺次固定的轨枕、钢板、橡胶安装板和橡胶板,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固定在橡胶安装板中央预设的安装槽内,压力测定机构固定在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下侧,防倒转机构固定在压力测定机构外的左右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在橡胶轨枕内固定温度探测装置和压力感应装置,并利用防倒转机构有效避免了因列车碾压造成的各层之间的相对滑动,保障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将温度和压力信息实时传到操作人员处,便于操作人员统计装置处的温度和压力信息,具有极强的实际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橡胶轨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橡胶轨枕。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轨枕减振降噪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混凝土轨枕已难以满足高等级减振降噪的要求,因此橡胶轨枕由此诞生,并且橡胶轨枕可以通过采用废物回收的方式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实现相关废物的再利用,因此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由于橡胶轨枕相对混凝土而言,其刚度较小,同时更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相关监测工作十分必要,但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式是对已经铺设好的轨枕进行打孔并埋入传感器,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有可能因为打孔对轨枕整体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对埋入的传感器保护效果不佳,需要后期维护,不仅效率低下,同时容易对列车的运营安全造成影响。中国专利CN206862531U《智能轨枕》公开了一种内部装有压力计的轨枕装置,但其仅能提供轨枕处受力情况,而且在轨枕经长时间使用,压力计所处的安装槽存在因受力而塌陷损坏的可能,从而给轨道交通留下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轨枕自身具有感知所铺设地区温度及轨枕受理变化的装置,通过铺设在橡胶轨枕路段的特定区域,从而实时反映该区段轨枕的温度和受力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橡胶轨枕,通过轨枕内部固定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轨枕的温度和受力情况,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极强的实际使用价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智能橡胶轨枕,包括橡胶轨枕本体和置于其内部的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压力测定机构和防倒转机构,所述橡胶轨枕本体包括自下至上顺次固定的轨枕、钢板、橡胶安装板和橡胶板,所述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固定在橡胶安装板中央预设的安装槽内,压力测定机构固定在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下侧,防倒转机构固定在压力测定机构外的左右两侧。所述橡胶板顶面处设有两个第一紧固螺栓,两个第一紧固螺栓分别固定在橡胶板的左右两端、并依次穿过橡胶板、橡胶安装板最终插入钢板中,将橡胶板、橡胶安装板和钢板进一步固定。所述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包括机构外壳、采集孔、温度采集器和橡胶轨枕横版,机构外壳为下端敞口的空心长方体,机构外壳固定在橡胶安装板中央预设的安装槽内且机构外壳的顶面紧贴橡胶板的底面,橡胶轨枕横版固定在机构外壳的下方并将机构外壳的底面完全封闭,采集孔为圆柱形通孔、并依次穿过机构外壳和橡胶安装板,温度采集器固定在机构外壳内且固定在橡胶轨枕横版上侧,温度采集器的针入式探针插入并固定在采集孔中,温度采集器的针入式探针直接与橡胶轨枕本体处的外界空气接触,保证测得的温度信息准确无误。所述压力测定机构包括轨枕缓冲板和压力传感器,轨枕缓冲板分为上下两层长方体平板、其夹层内固定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布满轨枕缓冲板的夹层。所述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内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发射器固定在机构外壳内侧顶面的一端,且与温度采集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至监控室内的计算机处,便于操作人员实时检测橡胶轨枕装置处的温度和压力信息。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两组完全相同的防倒转装置,两组防倒转装置分别固定在橡胶安装板的左右两端且关于橡胶安装板的竖向中轴线呈镜像对称,每组防倒转装置均包括第二紧固螺栓、螺母、防倒转棘轮、棘轮挡块、销轴和防倒转挡板,两个第二紧固螺栓穿过橡胶安装板并伸入至压力测定机构的左右两侧,螺母固定在第二紧固螺栓的螺杆端部,螺母外侧固定有防倒转棘轮,防倒转棘轮上方设有与之配套的棘轮挡块,棘轮挡块顶端预设的凹槽处固定有销轴,销轴安装在橡胶安装板的底部并向上插入橡胶轨枕横版中,棘轮挡块处设有防倒转挡板,防倒转挡板设置在棘轮挡块远离橡胶安装板竖向中轴线的一侧,且防倒转挡板处固定有一根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防倒转挡板的底端、另一端固定在棘轮挡块处。所述棘轮挡块处设有棘轮卡槽,棘轮卡槽朝向防倒转棘轮的转动方向,在防倒转棘轮受力压下时将防倒转棘轮锁止,保障钢板和橡胶安装板之间不产生相对移动。所述钢板上侧在棘轮对应的位置开有棘轮卡槽,棘轮卡槽与防倒转棘轮配合,在钢板与橡胶安装板产生相对滑动时,棘轮卡槽带动防倒转棘轮转动,此时利用棘轮挡块阻止棘轮的转动,即可保证钢板与橡胶安装板之间的相对稳固。优选的,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四组完全相同的防倒转装置,分别固定在橡胶安装板前后侧的左右两端,同时钢板上侧在对应位置开有四个棘轮卡槽,有效增加防倒转机构的防倒转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橡胶轨枕,在橡胶轨枕内固定温度探测装置和压力感应装置,并利用防倒转机构有效避免了因列车碾压造成的各层之间的相对滑动,保障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将温度和压力信息实时传到操作人员处,便于操作人员统计装置处的温度和压力信息,具有极强的实际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其中,1橡胶轨枕本体、10轨枕、11钢板、12橡胶安装板、13橡胶板、14第一紧固螺栓、15第二紧固螺栓、2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20机构外壳、21采集孔、22针入式探针、23温度采集器、24无线信号发射器、25橡胶轨枕横板、3防倒转机构、30螺母、31防倒转棘轮、32棘轮挡块、33销轴、34防倒转挡板、35弹簧、41轨枕缓冲板、42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4所示,智能橡胶轨枕,包括橡胶轨枕本体1和置于其内部的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2、压力测定机构和防倒转机构3,所述橡胶轨枕本体1包括自下至上顺次固定的轨枕10、钢板11、橡胶安装板12和橡胶板13,橡胶板13顶面处设有两个第一紧固螺栓14,两个第一紧固螺栓14分别固定在橡胶板13的左右两端,并依此穿过橡胶板13、橡胶安装板12最终插入钢板11中,将橡胶板13、橡胶安装板12和钢板11进一步固定。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2固定在橡胶安装板12中央预设的安装槽内,包括机构外壳20、采集孔21、温度采集器23和橡胶轨枕横版25,机构外壳20为下端敞口的空心长方体,机构外壳20固定在橡胶安装板12中央预设的安装槽内且机构外壳20的顶面紧贴橡胶板13的底面,机构外壳20内固定有无线信号发射器24,无线信号发射器24固定在机构外壳20内侧顶面的一端,且与温度采集器23连接,将收集到的信号传递至监控室内的计算机处;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橡胶轨枕,包括橡胶轨枕本体和置于其内部的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压力测定机构和防倒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橡胶轨枕本体包括自下至上顺次固定的轨枕、钢板、橡胶安装板和橡胶板,所述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固定在橡胶安装板中央预设的安装槽内,压力测定机构固定在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下侧,防倒转机构固定在压力测定机构外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橡胶轨枕,包括橡胶轨枕本体和置于其内部的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压力测定机构和防倒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橡胶轨枕本体包括自下至上顺次固定的轨枕、钢板、橡胶安装板和橡胶板,所述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固定在橡胶安装板中央预设的安装槽内,压力测定机构固定在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下侧,防倒转机构固定在压力测定机构外的左右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橡胶轨枕,其特征是,所述橡胶板顶面处设有两个第一紧固螺栓,两个第一紧固螺栓分别固定在橡胶板的左右两端、并依次穿过橡胶板、橡胶安装板最终插入钢板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橡胶轨枕,其特征是,所述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包括机构外壳、采集孔、温度采集器和橡胶轨枕横版,机构外壳为下端敞口的空心长方体,机构外壳固定在橡胶安装板中央预设的安装槽内且机构外壳的顶面紧贴橡胶板的底面,橡胶轨枕横版固定在机构外壳的下方并将机构外壳的底面完全封闭,采集孔为圆柱形通孔、并依次穿过机构外壳和橡胶安装板,温度采集器固定在机构外壳内且固定在橡胶轨枕横版上侧,温度采集器的针入式探针插入并固定在采集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橡胶轨枕,其特征是,所述压力测定机构包括轨枕缓冲板和压力传感器,轨枕缓冲板分为上下两层长方体平板、其夹层内固定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布满轨枕缓冲板的夹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橡胶轨枕,其特征是,所述针入式温度采集机构内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发射器固定在机构外壳内侧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平肖燕财唐启辉朱志辉黄旭东王迪黄相东张顺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