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动轮结构及滑板车,涉及车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滑板车从动轮是一体式轮毂不便于拆装的问题。该从动轮结构包括轮毂,其轮毂包括轮毂主体和主体配合部,轮毂主体与主体配合部同轴设置且两者可拆卸连接,轮毂主体包括第一管状体及沿第一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轮缘,第一管状体包括管状外圈和管状内圈,管状外圈和管状内圈上远离主体配合部的一端通过第一环状片连接且管状外圈和管状内圈之间为中空结构;主体配合部包括第二管状体以及沿第二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轮缘,第一管状体上远离第一轮缘的一端与第二管状体上远离第二轮缘的一端对接形成能够支撑整个轮胎的支撑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从动轮结构及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车轮
,尤其是涉及一种从动轮结构及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当属时下热门产品,有人力助力滑板车,也有电动滑板车,这些滑板车使用的是普通车轮,由轮毂和轮胎构成,整个车轮呈圆形,重心偏移效果不明显,不利于自动转向。电动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电动滑板车十分节省能源,充电快速且航程能力长。整车造型美观、操作方便,驾驶更安全。对于喜欢生活方便的朋友来说绝对是非常适合的一种选择,给生活添加多一分乐趣。电动滑板车典型结构包括车架、驱动轮、从动轮、驱动电机、控制器和电源,其中,驱动轮和从动轮两者通过各自的轴可转动地连接于车架,驱动电机固连于车架并用于驱动该驱动轮相对于车架转动,从动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套设于固定车轴上,从动车轴固连于车架上,电源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供电,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转向等。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滑板车的从动轮是一体式轮毂,不便于拆卸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动轮结构及滑板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滑板车的从动轮是一体式轮毂,不便于拆卸和维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从动轮结构,包括轮毂,所述轮毂包括轮毂主体和主体配合部,所述轮毂主体与所述主体配合部同轴设置且所述轮毂主体和所述主体配合部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轮毂主体包括第一管状体以及沿所述第一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轮缘,所述第一管状体包括管状外圈和管状内圈,所述管状外圈和所述管状内圈上远离所述主体配合部的一端通过第一环状片相连接且所述管状外圈和所述管状内圈之间为中空结构;所述主体配合部包括第二管状体以及沿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轮缘,所述第一管状体上远离所述第一轮缘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状体上远离所述第二轮缘的一端对接形成能够支撑整个轮胎的支撑面。优选地,所述轮毂主体上设有第一锁紧孔,于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内周缘径向向靠近轮毂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环状片,所述第二环状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锁紧孔;所述轮毂主体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孔与所述主体配合部形成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管状外圈与所述管状内圈之间沿所述第一管状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有锁紧柱,所述锁紧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状片连接,所述锁紧柱的中心处开设有所述第一锁紧孔。优选地,所述轮毂主体上设置有车轴连接部,所述车轴连接部与滑板车的车轴连接,其中:所述车轴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管状体同轴设置的端盖以及轴承,所述端盖的侧面中部开设安装孔,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第一管状体上远离所述第二管状体的管口内,所述安装孔的两端面分别沿轴向朝相反的方形延伸形成安装有所述轴承的第三管状体以及第四管状体。优选地,所述轮毂主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管状体同心设置的第五管状体,所述第五管状体的一端与所述端盖连接,所述第五管状体位于所述第三管状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管状体位于所述第五管状体的外侧,所述第五管状体的外壁面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状体与所述第五管状体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轮毂主体轴线方向的“U”型通槽,所述通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管状体的内壁。优选地,所述第三管状体与所述第五管状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状体的外周缘设置有环状台阶,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外周缘设置有与所述环状台阶适配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台阶与所述环状凸缘相抵接。优选地,还包括轮胎,所述轮胎套设在所述轮毂上。一种滑板车,包括车架和所述的从动轮结构,所述从动轮结构转动地套设于车轴上,所述车轴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本技术提供的从动轮结构,其轮毂包括轮毂主体和主体配合部,轮毂主体与主体配合部同轴设置且轮毂主体和主体配合部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和维修,也给使用者提供了自己维修的方便;另外,轮毂主体包括第一管状体,沿第一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轮缘,第一管状体包括管状外圈和管状内圈,管状外圈和管状内圈上远离主体配合部的一端通过第一环状片相连接且管状外圈和管状内圈之间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设计在不影响从动轮的稳定性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成本;主体配合部包括第二管状体以及沿第二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轮缘,第一管状体上远离第一轮缘的一端与第二管状体上远离第二轮缘的一端对接形成能够支撑整个轮胎的支撑面,第一轮缘与第二轮缘用于与轮胎的外边缘紧密贴合,使得轮毂可以紧紧贴合在轮胎的外周边缘,避免两者的相对运动及减少轮胎脱离轮毂问题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张主体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张主体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轮毂主体;110、第一管状体;1101、管状外圈;1102、管状内圈;120、第一轮缘;130、第一环状片;2、主体配合部;210、第二管状体;220、第二轮缘;230、第二环状片;3、支撑面;4、第一锁紧孔;5、第二锁紧孔;6、锁紧柱;7、车轴连接部;71、端盖;8、安装孔;9、第三管状体;10、第四管状体;11、第五管状体;12、第一加强筋;13、通槽;14、第二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从动轮结构,包括轮毂,其轮毂包括轮毂主体1和主体配合部2,轮毂主体1与主体配合部2同轴设置且轮毂主体1和主体配合部2可拆卸连接,轮毂主体1、主体配合部2均采用压铸工艺制备得到。轮毂主体1包括第一管状体110以及沿第一管状体110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轮缘120,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状体110包括管状外圈1101和管状内圈1102,管状外圈1101和管状内圈1102上远离主体配合部2的一端通过第一环状片130相连接且管状外圈1101和管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动轮结构,包括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轮毂主体和主体配合部,所述轮毂主体与所述主体配合部同轴设置且所述轮毂主体和所述主体配合部可拆卸连接,其中:/n所述轮毂主体包括第一管状体以及沿所述第一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轮缘,所述第一管状体包括管状外圈和管状内圈,所述管状外圈和所述管状内圈上远离所述主体配合部的一端通过第一环状片相连接且所述管状外圈和所述管状内圈之间为中空结构;/n所述主体配合部包括第二管状体以及沿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轮缘,所述第一管状体上远离所述第一轮缘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状体上远离所述第二轮缘的一端对接形成能够支撑整个轮胎的支撑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动轮结构,包括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轮毂主体和主体配合部,所述轮毂主体与所述主体配合部同轴设置且所述轮毂主体和所述主体配合部可拆卸连接,其中:
所述轮毂主体包括第一管状体以及沿所述第一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轮缘,所述第一管状体包括管状外圈和管状内圈,所述管状外圈和所述管状内圈上远离所述主体配合部的一端通过第一环状片相连接且所述管状外圈和所述管状内圈之间为中空结构;
所述主体配合部包括第二管状体以及沿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外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轮缘,所述第一管状体上远离所述第一轮缘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状体上远离所述第二轮缘的一端对接形成能够支撑整个轮胎的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主体上设有第一锁紧孔,于所述第二管状体的内周缘径向向靠近轮毂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环状片,所述第二环状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锁紧孔;所述轮毂主体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孔与所述主体配合部形成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外圈与所述管状内圈之间沿所述第一管状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有锁紧柱,所述锁紧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状片连接,所述锁紧柱的中心处开设有所述第一锁紧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主体上设置有车轴连接部,所述车轴连接部与滑板车的车轴连接,其中:
所述车轴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管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达尔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