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64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申请涉及面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及其制作方法。本申请的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木棉纤维梳理得到木棉纤维网,将铜氨纤维梳理得到铜氨纤维网,将木棉纤维网和铜氨纤维网铺设在一起得到复合纤维网,然后进行水刺缠结处理,水刺缠结处理包括五道水刺处理,五道水刺处理的压力分别为0.7‑0.8MPa、5‑6MPa、9‑10MPa、11‑13MPa、15‑17MPa;2)将步骤1)水刺缠结处理后的纤维网进行烘干,热轧定型。本申请的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通过较多道次的水刺处理,在面膜布内部形成了大量的细小微孔,提高了面膜布的吸液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面膜材料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保健和化妆用品的市场需求量激增。面膜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护肤用品,在使用时,面膜内的有效营养物质和保健成分渗透到肌肤之中,使皮肤吸收更多的水分、减少皱纹的产生。一般的,面膜中采用的面膜布要求亲水性好、持水性好、稳定性高,进而保证面膜的功能。面膜布常采用无纺布作为基体,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湿态下的韧性,另外对于高端面膜来说,还要求面膜布具有非常好的透气性,以保证对皮肤的舒适度。面膜布常采用水刺法进行制备,申请公布号为CN10476275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贴肤性水晶面膜水刺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原材料,将铜氨纤维、蚕丝按照9:1的质量比称重;2)将铜氨纤维、蚕丝混配;经开松混合设备达到混配充分混合均匀,混配时轻松自由打击,减少纤维损伤;3)将混配后的原料开松、梳理、交叉铺网、牵伸、成均匀网面;4)采用预湿、起网辊筒在平台水刺上加固,有效打孔成无纺布;5)采用轧车脱水后进入烘干机,然后卷绕、分切、包装。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该非织造布制备时,水刺处理时的处理步骤较为简单,虽然制得的非织造布透气性好,但是吸液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面膜布的吸液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及其制作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木棉纤维梳理得到木棉纤维网,将铜氨纤维梳理得到铜氨纤维网,将木棉纤维网和铜氨纤维网铺设在一起得到复合纤维网,然后进行水刺缠结处理,所述水刺缠结处理包括五道水刺处理,五道水刺处理的水刺压强分别为0.7-0.8MPa、5-6MPa、9-10MPa、11-13MPa、15-17MPa;2)将步骤1)水刺缠结处理后的纤维网进行烘干,热轧定型,即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将木棉纤维和铜氨纤维铺设在一起得到复合纤维网再进行水刺缠结处理,水刺缠结处理包括五道水刺处理,能够使两种纤维充分交织缠结在一起,得到的复合混纺面膜布具有更多更小的微孔,混纺面膜布的透气性有大幅的提高,而且具有更高的吸液性能,在制成面膜后,具有良好的保湿性。五道水刺处理中,第一道水刺的压力非常小,可以将复合纤维网中的两种纤维初步混合,将复合纤维网原来较大的厚度最大程度地压缩,后续的四道水刺压力逐渐变大,将前道水刺已经缠结在一起的两种纤维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使纤维紧密缠结、抱合在一起,形成细小的微孔。优选的,步骤1)中的复合纤维网中木棉纤维与铜氨纤维的质量比为2-3:5-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复合纤维网中木棉纤维和铜氨纤维的质量比进行限定,能够使铜氨纤维的强度和弹性与木棉纤维的吸湿性较好地优化,提高最终制得的面膜布的综合性能。优选的,步骤1)中五道水刺处理分别为转鼓水刺、转鼓水刺、平网水刺、转鼓水刺、平网水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五道水刺处理时采用了不同的水刺方式,由于第一道水刺的压力较小,采用转鼓水刺,复合纤维网在曲面上运动,复合纤维网背离转鼓表面的外侧相对于内侧更加松弛,有利于水流穿透,充分对纤维网进行压缩。之后的四道水刺采用转鼓水刺和平网水刺交替进行的方式,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散射的水流,对纤维网进行多方位的冲击,使纤维网中的纤维发生穿插、缠结、抱合,形成更多的柔性缠结点,进一步提高了面膜布中的微孔的数量。优选的,步骤1)中在五道水刺处理后进行一道整理水刺处理,所述整理水刺处理为转鼓水刺,压力为3-4MPa。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五道水刺处理后再进行一道整理水刺处理,并控制较小的压力,能够将前道水刺时较大水流压力导致的纤维表面出现的凸起、毛刺等进行初步整理,使整个面膜布更加平整。优选的,步骤2)中热轧定型的温度为80-95℃,热轧定型的压强为0.05-0.1MPa。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轧定型时的温度适宜,能够使弯曲缠结在一起的纤维在热量作用下进行定型,减少纤维后期发生反弹而变得杂乱的几率,也能够减少过高温度对纤维表面形态的造成的不可逆损伤。同时,由于本申请采用了多道水刺处理,复合纤维网已经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缠结和压缩,热轧定型时的压力较小,能够对面膜布中的大量微孔结构进行保留,进而保证了面膜布的吸液能力。优选的,步骤2)中在热轧定型前将烘干后的纤维网在第一浸泡液中浸泡5-10min,然后干燥,然后在第二浸泡液中浸泡30-50min,干燥;第一浸泡液包括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第二浸泡液包括马来酸酐、均苯四甲酸酐、二甲基硅油、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热轧定型前对纤维网进行浸泡,先采用第一浸泡液浸泡以在纤维表面附着硅烷偶联剂,进而在第二浸泡液中浸泡时将上述能够与水良好结合的分子通过硅烷偶联剂结合在纤维表面,使最终得到的面膜布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具有良好的吸液保湿能力。这些试剂附着在纤维网表面,还有利于面膜布的降解。优选的,第一浸泡液由硅烷偶联剂、甲醇、乙醇、水按照质量比1-3:15-20:30-40:5-8混合得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浸泡液中除了硅烷偶联剂外,还加入了甲醇、乙醇,并将甲醇和乙醇的质量比控制在15-20:30-40的范围内,能够发挥甲醇和乙醇对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良好亲和性提高硅烷偶联剂与纤维的接触几率,还可以在局部利用甲醇小分子的高穿透性提高硅烷偶联剂与纤维的结合强度。优选的,第二浸泡液由马来酸酐、均苯四甲酸酐中的任意一种与二甲基硅油、二甲基亚砜以质量比1-2:0.3-0.5:20-35混合得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浸泡液含有马来酸酐、聚苯四甲酸酐,可以使第二浸泡液的亲水性大大提高,二甲基硅油可以适当提高第二浸泡液的粘性,利于更多的酸酐结合在纤维表面,二甲基亚砜能够促进酸酐在第二浸泡液中良好地分散,并有助于亲水试剂与纤维的结合,上述三类物质复配使用,提高了亲水试剂在纤维上的结合量,也提高了亲水试剂在纤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优选的,在第一浸泡液中浸泡后干燥是在80-90℃干燥20-30min,在第二浸泡液中浸泡后干燥是在60-70℃下干燥40-50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浸泡液浸泡后,干燥温度略高,能够将第一浸泡液留在纤维表面的醇类和水充分除去,进而在纤维网状结构中留出更多的空间,利于第二浸泡液中与纤维充分接触。第二浸泡液浸泡后采用了较低的温度进行干燥,可以使部分溶剂挥发的同时保证了亲水试剂在纤维表面保留量。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上述的制作方法制得的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的混纺面膜布中微孔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木棉纤维梳理得到木棉纤维网,将铜氨纤维梳理得到铜氨纤维网,将木棉纤维网和铜氨纤维网铺设在一起得到复合纤维网,然后进行水刺缠结处理,所述水刺缠结处理包括五道水刺处理,五道水刺处理的水刺压强分别为0.7-0.8MPa、5-6MPa、9-10MPa、11-13MPa、15-17MPa;/n2)将步骤1)水刺缠结处理后的纤维网进行烘干,热轧定型,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木棉纤维梳理得到木棉纤维网,将铜氨纤维梳理得到铜氨纤维网,将木棉纤维网和铜氨纤维网铺设在一起得到复合纤维网,然后进行水刺缠结处理,所述水刺缠结处理包括五道水刺处理,五道水刺处理的水刺压强分别为0.7-0.8MPa、5-6MPa、9-10MPa、11-13MPa、15-17MPa;
2)将步骤1)水刺缠结处理后的纤维网进行烘干,热轧定型,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复合纤维网中木棉纤维与铜氨纤维的质量比为2-3: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五道水刺处理分别为转鼓水刺、转鼓水刺、平网水刺、转鼓水刺、平网水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五道水刺处理后进行一道整理水刺处理,所述整理水刺处理为转鼓水刺,压力为3-4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棉和铜氨纤维混纺面膜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轧定型的温度为80-95℃,热轧定型的压强为0.05-0.1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忠胡向华杨翠芳顾超胡小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即索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