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及其酸洗方法,酸洗液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的成分和配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10g/L、小苏打20~25g/L,苏打10~15g/L,其余为水;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盐酸130~150g/L,硫酸10~20g/L,硝酸10~15g/L,其余为水;酸洗方法包括:除脂工艺;一次水洗;除氧化皮工艺;二次水洗并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种组分的酸洗液的设计,并通过除脂和除氧化皮先后两部酸洗工艺,可完全除去拉丝后的电热合金丝表面残存的油脂和氧化皮层,所处理后的电热合金丝表面光滑,无点状腐蚀现象,实现了低损耗酸洗,保护了电热合金丝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及酸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表面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及酸洗方法。
技术介绍
电热合金是用于制造电热元件的合金材料,为铝合金材料,包括铁铬铝合金和镍铬铝合金。电热丝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较容易氧化,其表面覆盖有氧化皮层;在粗拉丝过程中需要使用润滑剂,造成中拉丝过程中电阻丝表面的氧化皮随着拉丝模具的逐渐减少一直浮在丝的表面,即成品电热合金丝的表面附着有氧化皮层和部分油脂,影响电热合金丝的使用性能。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先打磨,再用含有氢氟酸、硅酸盐等的酸洗液浸泡去除油脂和氧化皮,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点:一方面打磨会影响电热合金丝的精确度,另一方面酸洗液会对电热合金丝表面造成腐蚀,对电热合金丝本身造成损耗,降低电热合金丝的使用寿命;另外,产生的酸洗废水处理难度大,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及酸洗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电热合金丝酸洗存在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的成分和配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10g/L、小苏打20~25g/L,苏打10~15g/L,其余为水;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盐酸130~150g/L,硫酸10~20g/L,硝酸10~15g/L,其余为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方法,采用上述酸洗液,包括如下步骤:(1)除脂工艺:将电热合金丝浸入盛放有所述A组分的酸洗液中;(2)一次水洗:将步骤(1)中除脂后的电热合金丝过清洗池;(3)除氧化皮工艺:将过清洗池后的所述电热合金丝浸入盛放所述B组分的酸洗液中;(4)二次水洗并干燥:用高压水冲洗除氧化皮后的所述电热合金丝,然后烘干。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除脂的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35~45℃,浸泡清洗时间20~30min。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一次水洗的工艺条件为:水洗温度50~80℃,所述电热合金丝以5~10m/s的速度匀速过清洗池。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除氧化皮的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35~45℃,浸泡时间15~30min。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高压水冲洗的工艺条件为:高压水压力6~8MPa,流量为5~15L/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及酸洗方法,通过两种组分的酸洗液的设计,并通过除脂和除氧化皮先后两部酸洗工艺,可完全除去拉丝后的电热合金丝表面残存的油脂和氧化皮层,提高了电热合金丝的性能,所处理后的电热合金丝表面光滑、质量好,无点状腐蚀现象,实现了低损耗酸洗,保护了电热合金丝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的成分和配比:月桂醇聚氧乙烯醚5g/L、小苏打20g/L,苏打15g/L,其余为水;所述A组分能够有效去除电热合金丝表面附着的油脂,通过先去除油脂,使氧化皮层分离出来,有利于后续氧化皮层的有效去除;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盐酸130g/L,硫酸20g/L,硝酸15g/L,其余为水;所述B组分能够有效去除电热合金丝表面的氧化皮层,并且不侵蚀损害电热合金丝;在B组分中,不使用氢氟酸、硅酸盐等组分,通过盐酸、硫酸和硝酸成分的配比设计,使得B组分能够有效去除氧化皮层,并不对电热合金丝的成分造成腐蚀、损耗;利用上述酸洗液酸洗电热合金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除脂工艺:用清水配置A组分,使每升A组分中含有月桂醇聚氧乙烯醚5g、小苏打20g,苏打15g,将配置好的A组分置于容器中,然后将拉丝后的电热合金丝浸入到上述A组分的酸洗液,调控A组分酸洗液的温度为35~40℃,浸泡时间30min,然后取出电热合金丝;(2)一次水洗:将步骤(1)中除脂后的电热合金丝以5m/s的速度匀速过50~60℃的清洗池,以去除电热金属丝表面残存的A组分溶液;适当高的水温有助于电热金属丝清洗干净;(3)除氧化皮工艺:用清水配置B组分,使每升B组分中含有盐酸130g,硫酸20g,硝酸15g,将配置好的B组分置于容器中,然后将一次水洗后的电热合金丝浸入到上述B组分的酸洗液,调控B组分酸洗液的温度为35~40℃,浸泡时间25min,然后取出电热合金丝;(4)二次水洗并干燥:用压力为7MPa的高压水以10L/min的流速冲洗除氧化皮后的所述电热合金丝,然后烘干。酸洗后的电热合金丝的表面达到质量要求。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的成分和配比: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0g/L、小苏打25g/L,苏打10g/L,其余为水;所述A组分能够有效去除电热合金丝表面附着的油脂,通过先去除油脂,使氧化皮层分离出来,有利于后续氧化皮层的有效去除;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盐酸150g/L,硫酸10g/L,硝酸10g/L,其余为水;所述B组分能够有效去除电热合金丝表面的氧化皮层,并且不侵蚀损害电热合金丝;利用上述酸洗液酸洗电热合金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除脂工艺:用清水配置A组分,使每升A组分中含有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0g、小苏打25g,苏打10g,将配置好的A组分置于容器中,然后将拉丝后的电热合金丝浸入到上述A组分的酸洗液,调控A组分酸洗液的温度为40~45℃,浸泡时间20min,然后取出电热合金丝;(2)一次水洗:将步骤(1)中除脂后的电热合金丝以10m/s的速度匀速过80℃的清洗池,以去除电热金属丝表面残存的A组分溶液;适当高的水温有助于电热金属丝清洗干净;(3)除氧化皮工艺:用清水配置B组分,使每升B组分中含有盐酸150g,硫酸10g,硝酸10g,将配置好的B组分置于容器中,然后将一次水洗后的电热合金丝浸入到上述B组分的酸洗液,调控B组分酸洗液的温度为40~45℃,浸泡时间15min,然后取出电热合金丝;(4)二次水洗并干燥:用压力为7MPa的高压水以10L/min的流速冲洗除氧化皮后的所述电热合金丝,然后烘干。酸洗后的电热合金丝的表面达到质量要求。上述实施例的酸洗液和酸洗方法,通过除脂和除氧化皮两部酸洗工艺,可完全除去拉丝后的电热合金丝表面残存的油脂和氧化皮层,提高了电热合金丝的性能,本专利技术不采用机械打磨,避免了对电热合金丝的尺寸精度造成影响;不使用硅酸盐、氢氟酸等酸洗成分,酸洗液处理方便,避免污染环境。上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的成分和配比:/n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10g/L、小苏打20~25g/L,苏打10~15g/L,其余为水;/n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盐酸130~150g/L,硫酸 10~20g/L,硝酸10~15g/L,其余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液,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的成分和配比: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10g/L、小苏打20~25g/L,苏打10~15g/L,其余为水;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盐酸130~150g/L,硫酸10~20g/L,硝酸10~15g/L,其余为水。
2.一种电热合金丝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液,包括如下步骤:
(1)除脂工艺:将电热合金丝浸入盛放有所述A组分的酸洗液中;
(2)一次水洗:将步骤(1)中除脂后的电热合金丝过清洗池;
(3)除氧化皮工艺:将过清洗池后的所述电热合金丝浸入盛放所述B组分的酸洗液中;
(4)二次水洗并干燥:用高压水冲洗除氧化皮后的所述电热合金丝,然后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电热合金材料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