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灯芯绒面料
本技术涉及灯芯绒面料
,具体为一种双面灯芯绒面料。
技术介绍
灯芯绒是割纬起绒、表面形成纵向绒条的棉织物。主要原料以棉为主,因绒条像一条条灯草芯,所以称为灯芯绒。灯芯绒质地厚实,保暖性好,适宜制作秋冬季外衣、鞋帽面料和幕布、窗帘、沙发面料等装饰用品。采用纬二重组织织制、再经割绒整理,布面呈灯芯状绒条的织物,又称条绒布。目前现有的灯芯绒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防水性不是很好,外界的水分容易渗入面料内部,使面料与人体接触的部分潮湿,降低了穿着时的舒适度,同时,保暖性和抗菌性也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灯芯绒面料,通过设置的防水层,利用吸水颗粒和竹纤维层对水分进行吸收,增加了面料的防水性,降低了外界水分渗入到第二灯芯绒层的概率,增加了穿着时的舒适度,通过在第二灯芯绒层的外侧设置防风涂层,可以有效防风,增加了面料的保暖的作用,同时设置抗菌层,增加了面料的抗菌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灯芯绒面料,包括第一灯芯绒层,第二灯芯绒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灯芯绒层和所述第二灯芯绒层之间,所述保护层包括防水层、抗菌层和防风涂层,所述防水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灯芯绒层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的另一侧与所述抗菌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防风涂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防风涂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灯芯绒层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包括第一纱线层、吸水颗粒、竹纤维层和第二纺纱层,所述第二纺纱层位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灯芯绒面料,包括第一灯芯绒层(1),第二灯芯绒层(2)和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灯芯绒层(1)和所述第二灯芯绒层(2)之间,所述保护层(3)包括防水层(31)、抗菌层(32)和防风涂层(33),所述防水层(3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灯芯绒层(1)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31)的另一侧与所述抗菌层(3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32)的另一侧与所述防风涂层(3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防风涂层(3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灯芯绒层(2)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31)包括第一纱线层(311)、吸水颗粒(312)、竹纤维层(313)和第二纺纱层(314),所述第二纺纱层(314)位于所述第一纱线层(311)的上方,所述第一纱线层(311)的底部与所述抗菌层(3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纱线层(311)和所述第二纺纱层(314)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竹纤维层(313),所述竹纤维层(313)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纱线层(311)的顶部之间设有固定连接有若干吸水颗粒(3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灯芯绒面料,包括第一灯芯绒层(1),第二灯芯绒层(2)和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灯芯绒层(1)和所述第二灯芯绒层(2)之间,所述保护层(3)包括防水层(31)、抗菌层(32)和防风涂层(33),所述防水层(3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灯芯绒层(1)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31)的另一侧与所述抗菌层(3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32)的另一侧与所述防风涂层(3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防风涂层(3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灯芯绒层(2)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31)包括第一纱线层(311)、吸水颗粒(312)、竹纤维层(313)和第二纺纱层(314),所述第二纺纱层(314)位于所述第一纱线层(311)的上方,所述第一纱线层(311)的底部与所述抗菌层(3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纱线层(311)和所述第二纺纱层(314)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竹纤维层(313),所述竹纤维层(313)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明,张浩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华诞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