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将原料聚丙烯树脂、热塑性聚氨酯、光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抗氧化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通过密炼机混炼获得改性PP、PU母粒;S20经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成型→纤维冷却→成网获得改性高PP非织造纤维网或改性高PU非织造纤维网;S30经输网帘送至异型热轧辊进行热轧获得保温基材;S40经平行交叉逐层叠加复合获得聚丙烯保温隔热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具有阵列排布的抗压腔,多个所述抗压腔组成了三维气囊结构,使得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具备了优良的保温、隔热及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会因材料的保温、隔热、隔音等效果不理想而高度影响其工作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等。因此开发出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保温隔热材料在全球的发展趋于高效、节能、隔热以及防水等外护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同时,更倾向有针对性使用保温绝热材料,按标准规范设计及施工,努力提高保温效率及降低成本。在我国,占据主要市场的仍是岩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这种传统保温材料,这些材料尽管价格比较低,但是其密度大、保温隔热性能较差、铺设较厚材料损耗量大、吸湿性高、抗震性能和环保性能较差等,使用这些保温材料距离节能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另外石棉和玻璃棉等建筑保温材料本身就带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很大程度上会危害到人类的健康。聚丙烯非织造材料具有优越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现已成为越来越多传统材料的替代品,一些解决现实中问题的全新应用也在不断地涌现。无论是资源还是成本,聚丙烯非织造材料既具有可持续性又经济,这也是近几十年来此类材料的发展飞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具有阵列排布的抗压腔,多个所述抗压腔组成了三维气囊结构,使得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具备了优良的保温、隔热及抗压性能。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将原料聚丙烯树脂或热塑性聚氨酯与光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抗氧化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熔融挤出机挤出并冷却,后通过密炼机混炼获得改性PP母粒或改性PU母粒;S20以所述改性PP母粒或改性PU母粒为原料采用所述异型热轧装置经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成型→纤维冷却→成网获得改性高PP非织造纤维网或改性高PU非织造纤维网;S30将所述改性PP非织造纤维网或所述改性PU非织造纤维网经第一输网帘送至异型热轧辊进行热轧,再经冷却定型形成具有齿轮型表面结构的保温基材;S40将所述保温基材输送至上胶辊进行粘结剂滚刷后使其固化,最后经平行交叉逐层叠加复合在第二输网帘上制得具有三维结构的齿轮型聚丙烯保温隔热材料;所述原料的组成如下:进一步地,S40步骤中,每个所述保温基材均包括依次相连的上齿面以及下齿面,所述平行交叉逐层叠加复合每个所述保温基材的下齿面与下层所述保温基材的上齿面抵接,每个所述保温基材的上齿面与上层所述保温基材的下齿面抵接,两层所述保温基材形成了抗压腔。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基材包括高PP配比保温基材以及高PU配比保温基材,所述高PU配比保温基材位于两层高PP配比保温基材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中,所述异型热轧工序的热轧温度为115℃~135℃,所述异型热轧工序的热轧压力为5Mpa~8Mpa。进一步地,所述S20步骤中,成网的速度为5m/min~80m/min,所述异型热轧辊包括凹型热轧辊以及凸型热轧辊,所述凹型热轧辊以及所述凸型热轧辊的转速为所述成网的速度的9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所述粘结剂的组分如下: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所述固化温度为40℃~5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所述平行交叉铺网层数为3~61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中,所述保温基材厚度为2.5~5.0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3~60层保温基材,相邻两层的所述保温基材采用平行交叉铺网且使用粘结剂粘结,每个所述保温基材均包括依次相连的上齿面以及下齿面,每个所述保温基材的下齿面与下层所述保温基材的上齿面抵接,每个所述保温基材的上齿面与上层所述保温基材的下齿面抵接,两层所述保温基材形成了抗压腔;所述保温基材包括高PP配比保温基材与高PU配比保温基材,每个所述高PU配比保温基材位于位于两层高PP配比保温基材之间。保温基材形成了抗压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由至少两层高PP配比保温基材以及一层高PU配比保温基材复合而成,其中高PP配比层部分为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刚性,而高PU配比层部分则保证了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效果,复合后获得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具有阵列排布的抗压腔,多个所述抗压腔组成了三维气囊结构,使得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具备了优良的保温、隔热及抗压性能,同时PP保温隔热基材添加了阻燃剂,降低了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导热系统,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压性能、力学强度及耐久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采用异型热轧装置制备PP保温隔热基材结构简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PP保温隔热基材的结构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结构图。图中附图标记:1机架、2熔融挤出机构、21挤出部、22热空气加热部、23冷却部、3成网输送机构、31传送带、32第一主动辊、33第一传动辊、34速冷风机、4异型热轧机构、41凹齿型辊、42凸齿型辊、5收集滚筒、6复合机构、61上胶辊、62第二输网帘、7保温基材、71上齿面、72下齿面、8聚丙烯保温隔热材料、81抗压腔、91高PP配比保温基材、92高PU配比保温基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0将原料聚丙烯树脂或热塑性聚氨酯与光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抗氧化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熔融挤出机挤出并冷却,后通过密炼机混炼获得改性PP母粒或改性PU母粒。S20以所述改性PP母粒或改性PU母粒为原料采用所述异型热轧装置经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成型→纤维冷却→成网获得改性高PP非织造纤维网或改性高PU非织造纤维网。S30将所述改性PP非织造纤维网或所述改性PU非织造纤维网经第一输网帘送至异型热轧辊进行热轧,再经冷却定型形成具有齿轮型表面结构的保温基材7。S40将所述保温基材7输送至上胶辊61进行粘结剂滚刷后使其固化,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0将原料聚丙烯树脂或热塑性聚氨酯与光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抗氧化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熔融挤出机挤出并冷却,后通过密炼机混炼获得改性PP母粒或改性PU母粒;/nS20以所述改性PP母粒或改性PU母粒为原料采用所述异型热轧装置经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成型→纤维冷却→成网获得改性高PP非织造纤维网或改性高PU非织造纤维网;/nS30将所述改性PP非织造纤维网或所述改性PU非织造纤维网经第一输网帘送至异型热轧辊进行热轧,再经冷却定型形成具有齿轮型表面结构的保温基材;/nS40将所述保温基材输送至上胶辊进行粘结剂滚刷后使其固化,最后经平行交叉逐层叠加复合在第二输网帘上制得具有三维结构的齿轮型聚丙烯保温隔热材料;/n所述原料的组成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原料聚丙烯树脂或热塑性聚氨酯与光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抗氧化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熔融挤出机挤出并冷却,后通过密炼机混炼获得改性PP母粒或改性PU母粒;
S20以所述改性PP母粒或改性PU母粒为原料采用所述异型热轧装置经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成型→纤维冷却→成网获得改性高PP非织造纤维网或改性高PU非织造纤维网;
S30将所述改性PP非织造纤维网或所述改性PU非织造纤维网经第一输网帘送至异型热轧辊进行热轧,再经冷却定型形成具有齿轮型表面结构的保温基材;
S40将所述保温基材输送至上胶辊进行粘结剂滚刷后使其固化,最后经平行交叉逐层叠加复合在第二输网帘上制得具有三维结构的齿轮型聚丙烯保温隔热材料;
所述原料的组成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0步骤中,每个所述保温基材均包括依次相连的上齿面以及下齿面,所述平行交叉逐层叠加复合每个所述保温基材的下齿面与下层所述保温基材的上齿面抵接,每个所述保温基材的上齿面与上层所述保温基材的下齿面抵接,两层所述保温基材形成了抗压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基材包括高PP配比保温基材以及高PU配比保温基材,所述高PU配比保温基材位于两层高PP配比保温基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型热轧装置的抗压保温型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中,所述异型热轧工序的热轧温度为115℃~135℃,所述异型热轧工序的热轧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谢单单,魏发云,张海峰,王海楼,张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