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0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铁矿石原料1500‑1600份、焦炭300‑400份、煤粉120‑160份、改性精制剂100‑1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的生产工艺,通过底吹的方式,可以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改善脱硫,脱磷情况,提高钢中残锰量,提高钢材的得率,改善钢水的温度均匀性和成分的均匀性,改善钢的质量,搅拌配合底吹,提高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扩散速率,而且夹杂物上浮除去的速率随之呈指数增长,提升了钢的质量,通过添加改性精制剂,提高了化渣的效果和化渣的速率,吸附钢液杂质,明显降低吨钢冶炼成本,帮助除磷,提升钢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的,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因其断面与英文字母“H”相同而得名,由于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H型钢生产工艺日益成熟,但还存在如下问题:矿粒筛选范围较大,一同投入反应,难以混合均匀,还原效果不好,使用含氟的助熔剂,受热分解后会对钢材以及反应设备都造成损伤,原料里面也含有一些助熔的成分,所以不能很好的把握添加助熔剂的量,而且反应过程中耗电量巨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化渣精炼效果不佳,钢材的质量难以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中,矿粒筛选范围较大,一同投入反应,难以混合均匀,还原效果不好,使用含氟的助熔剂,受热分解后会对钢材以及反应设备都造成损伤,原料里面也含有一些助熔的成分,所以不能很好的把握添加助熔剂的量,而且反应过程中耗电量巨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化渣精炼效果不佳,钢材的质量难以把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包括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C:0.105-0.195%、Si:0.25-0.45%、Mn:1.35-1.55%、P:≤0.018%、S:≤0.008%,Cu:≤0.2%,Cr:0.75-0.85%,Ni:0.28-0.42%,Nb:0.26-0.38%,V:0.55-0.65%,Nb:0.025-0.045%,Als:0.008-0.028%,其余为铁和残余的微量杂质;还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铁矿石原料1500-1600份、焦炭300-400份、煤粉120-160份、改性精制剂100-120份;该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由以下步骤制备:第一步、制备粉矿石和铁矿石原料;第二步、将粉矿石、助熔剂及焦炭经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其中粉矿石和焦炭按重量比1.5-1.6:0.4-0.5的比例添加,由点火炉点燃焦炭,抽气风车进行抽风,完成烧结反应后进行破碎冷却、筛选,最后转送入高炉内,待用;第三步、将铁矿石原料、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并且向炉内喷吹煤粉,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原料,其中铁矿石原料、焦炭和煤粉按照重量比1.5-1.6:0.3-0.4:0.05-0.1的比例进行添加,制得铁水;第四步、将第三步中制得的铁水与废钢一同加入电炉内,通过置于炉底的喷嘴将混合气体吹入炉内溶池,进行脱磷处理,然后进行脱碳和主合金化操作,直至C:≤0.25%,完成一次冶炼,制得初炼钢液;第五步、将初炼钢液转移至炉外的容器内,加入改性精制剂,并且进行搅拌,同时进行精炼软吹,进行脱气、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对成分进行微调,完成精炼,制得精炼钢液;第六步、将第五步中制得的精炼钢液进行连铸,注入特定形状的铸模内,经二次冷却继续凝固至完全凝固,然后进行矫直处理,切割成块,制得半成品钢材;第七步、将半成品钢材的外表面进行初步处理,然后转至加热炉进行热轧,制成截面呈H的成品钢材,即得H型钢本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改性精制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步骤一、称取:按照如下重量份称取原料:氧化钙28-32份、碳化硼17-19份、铁矿渣15.5-16.5份、竹炭12-14份、氧化镁17.5-18.5份、载体4-6份;步骤二、破碎:用破碎机将氧化钙、碳化硼、铁矿渣、竹炭、氧化镁分别破碎;步骤三、混合:将步骤二中破碎好的原料按配方要求添加到混合机中,再加入载体,载体为纳米金属颗粒,混合均匀后加入球磨机中进行二次混合,球磨时间设置为4-6h,制得纳米级复合料;步骤四、过筛:将粒径在5-10mm的纳米级复合料筛选出来,得筛选料;步骤五、干燥:将筛选料放在烘箱中烘烤,去除水分,烘烤温度为90-120℃,根据水分的挥发程度控制烘烤时间,制得改性精制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第一步中粉矿石和铁矿石原料的制备方法为:选用赤铁矿和菱铁矿,菱铁矿经过焙烧处理后,与赤铁矿按1:1-1.2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经过破碎、筛分,得到粒度在5-30mm的混合矿粒,即为铁矿石原料,粒度小于5mm的作为粉矿石收集起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助熔剂相同,助熔剂为石灰石、氧化镁球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第二步中点火炉点火温度为1100±20℃,点火时间45-55s,点火真空度4.5-5.5kPa,点火深度为12-18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第四步中废钢的重量是铁水的14-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第四步中的吹入混合气体指的是,阶段一:以氮气0.3m3/min、氩气0.3-0.9m3/min的速率吹入1-2h,阶段二:以氩气0.3-0.6m3/min、氧气0.45-0.6m3/min的速率吹入1-2h,先进行阶段一的吹气,再进行阶段二的吹气,交替进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第七步中加热炉的工艺参数为:总计加热时间≥3h20min,其中加热时间≥2h20min,均热时间≥1h,各段炉温控制:预热段≤950℃,加热Ⅰ上、下段≤1150℃,加热Ⅱ上、下段1200-1300℃,均热上、下段1150-1250℃,终轧温度860℃-900℃,目标值≤88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用赤铁矿和菱铁矿,菱铁矿经过焙烧处理后,与赤铁矿按重量1:1-1.2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经过破碎、筛分,得到粒度在5-30mm的混合矿粒,即为铁矿石原料,粒度小于5mm的作为粉矿石收集起来;第二步、将粉矿石、助熔剂及焦炭经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其中粉矿石和焦炭按重量比1.5-1.6:0.4-0.5的比例添加,由点火炉点燃焦炭,抽气风车进行抽风,完成烧结反应后进行破碎冷却、筛选,最后转送入高炉内,待用;第三步、将铁矿石原料、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并且向炉内喷吹煤粉,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原料,其中铁矿石原料、焦炭和煤粉按照重量比1.5-1.6:0.3-0.4:0.05-0.1的比例进行添加,制得铁水;第四步、将第三步中制得的铁水与废钢一同加入电炉内,通过置于炉底的喷嘴将混合气体吹入炉内溶池,进行脱磷处理,然后进行脱碳和主合金化操作,直至C:≤0.25%,完成一次冶炼,制得初炼钢液;第五步、将初炼钢液转移至炉外的容器内,加入改性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C:0.105-0.195%、Si:0.25-0.45%、Mn:1.35-1.55%、P:≤0.018%、S:≤0.008%,Cu:≤0.2%,Cr:0.75-0.85%,Ni:0.28-0.42%,Nb:0.26-0.38%,V:0.55-0.65%,Nb:0.025-0.045%,Als:0.008-0.028%,其余为铁和残余的微量杂质;/n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铁矿石原料1500-1600份、焦炭300-400份、煤粉120-160份、改性精制剂100-120份;/n该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由以下步骤制备:/n第一步、制备粉矿石和铁矿石原料;/n第二步、将粉矿石、助熔剂及焦炭经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其中粉矿石和焦炭按重量比1.5-1.6:0.4-0.5的比例添加,由点火炉点燃焦炭,抽气风车进行抽风,完成烧结反应后进行破碎冷却、筛选,最后转送入高炉内,待用;/n第三步、将铁矿石原料、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并且向炉内喷吹煤粉,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原料,其中铁矿石原料、焦炭和煤粉按照重量比1.5-1.6:0.3-0.4:0.05-0.1的比例进行添加,制得铁水;/n第四步、将第三步中制得的铁水与废钢一同加入电炉内,通过置于炉底的喷嘴将混合气体吹入炉内溶池,进行脱磷处理,然后进行脱碳和主合金化操作,直至C:≤0.25%,完成一次冶炼,制得初炼钢液;/n第五步、将初炼钢液转移至炉外的容器内,加入改性精制剂,并且进行搅拌,同时进行精炼软吹,进行脱气、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对成分进行微调,完成精炼,制得精炼钢液;/n第六步、将第五步中制得的精炼钢液进行连铸,注入特定形状的铸模内,经二次冷却继续凝固至完全凝固,然后进行矫直处理,切割成块,制得半成品钢材;/n第七步、将半成品钢材的外表面进行初步处理,然后转至加热炉进行热轧,制成截面呈H的成品钢材,即得H型钢本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C:0.105-0.195%、Si:0.25-0.45%、Mn:1.35-1.55%、P:≤0.018%、S:≤0.008%,Cu:≤0.2%,Cr:0.75-0.85%,Ni:0.28-0.42%,Nb:0.26-0.38%,V:0.55-0.65%,Nb:0.025-0.045%,Als:0.008-0.028%,其余为铁和残余的微量杂质;
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铁矿石原料1500-1600份、焦炭300-400份、煤粉120-160份、改性精制剂100-120份;
该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由以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制备粉矿石和铁矿石原料;
第二步、将粉矿石、助熔剂及焦炭经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其中粉矿石和焦炭按重量比1.5-1.6:0.4-0.5的比例添加,由点火炉点燃焦炭,抽气风车进行抽风,完成烧结反应后进行破碎冷却、筛选,最后转送入高炉内,待用;
第三步、将铁矿石原料、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并且向炉内喷吹煤粉,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原料,其中铁矿石原料、焦炭和煤粉按照重量比1.5-1.6:0.3-0.4:0.05-0.1的比例进行添加,制得铁水;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制得的铁水与废钢一同加入电炉内,通过置于炉底的喷嘴将混合气体吹入炉内溶池,进行脱磷处理,然后进行脱碳和主合金化操作,直至C:≤0.25%,完成一次冶炼,制得初炼钢液;
第五步、将初炼钢液转移至炉外的容器内,加入改性精制剂,并且进行搅拌,同时进行精炼软吹,进行脱气、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对成分进行微调,完成精炼,制得精炼钢液;
第六步、将第五步中制得的精炼钢液进行连铸,注入特定形状的铸模内,经二次冷却继续凝固至完全凝固,然后进行矫直处理,切割成块,制得半成品钢材;
第七步、将半成品钢材的外表面进行初步处理,然后转至加热炉进行热轧,制成截面呈H的成品钢材,即得H型钢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精制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称取:按照如下重量份称取原料:氧化钙28-32份、碳化硼17-19份、铁矿渣15.5-16.5份、竹炭12-14份、氧化镁17.5-18.5份、载体4-6份;
步骤二、破碎:用破碎机将氧化钙、碳化硼、铁矿渣、竹炭、氧化镁分别破碎;
步骤三、混合:将步骤二中破碎好的原料按配方要求添加到混合机中,再加入载体,载体为纳米金属颗粒,混合均匀后加入球磨机中进行二次混合,球磨时间设置为4-6h,制得纳米级复合料;
步骤四、过筛:将粒径在5-10mm的纳米级复合料筛选出来,得筛选料;
步骤五、干燥:将筛选料放在烘箱中烘烤,去除水分,烘烤温度为90-120℃,根据水分的挥发程度控制烘烤时间,制得改性精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强度H型钢,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粉矿石和铁矿石原料的制备方法为:选用赤铁矿和菱铁矿,菱铁矿经过焙烧处理后,与赤铁矿按重量1:1-1.2的比例进行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阳金属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