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建筑构件转动装置,具体是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
技术介绍
1、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2、钢结构在安装时,常需要根据安装需求调节安装角度,所以就需要配备相应的转动装置进行调节使用。
3、现有的钢构件转动装置参考专利文件cn212609045u,该专利文件中提出的装置可以方便该装置转动钢结构构件,同时提高该装置的可靠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钢构件重量较重,通过吊车对钢构件进行转动惯性较大,缺乏对钢构件的限位,不易停止转动,同时缺少钢构件发生急坠的缓冲措施;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该装置在对钢构件进行转动后能够进行自锁,对钢构件的转动精度较高,同时在急坠时能对钢构件进行缓冲。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预留孔壁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壳体预留孔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四个与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套筒,四个所述套筒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压簧,四个所述套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压杆。
3、进一步的,所
4、进一步的,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蜗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设置旋钮为转动双向丝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发力点,便于对双向丝杆进行调节,设置转盘为转动蜗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发力点,便于对钢构件进行转动。
5、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均与两个所述夹板的预留孔壁滑动连接,设置限位杆能够对夹板进行限位,避免夹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夹板移动的稳定性。
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预留孔壁滑动连接有四个缓冲杆,四个所述缓冲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块,四个所述缓冲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二压簧,通过缓冲杆、垫块和第二压簧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对钢构件在急坠或吊装时进行缓冲,避免其产生的晃动对钢构件造成损伤。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能够使转杆和蜗杆更加稳定的转动,更好的使蜗杆和转杆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球,四个所述万向球的底面均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滑动连接,设置万向球能够对顶板进行支撑,避免由于钢构件过重,在对钢构件进行转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通过转动机构能够对钢构件进行转动,便于施工人员将钢构件调整至需要安装的角度,便于施工人员对钢构件进行安装,同时通过涡轮和蜗杆配合,使得在对钢结构转动时还具有自锁的效果,避免了因钢构件过重,惯性较大,在转动时不能及时停止,有利于施工人员对更加精准的对钢构件进行调节,当出现急坠时,通过设置缓冲机构能够对钢构件进行缓冲,避免钢构件在急坠时受到严重的震动,有效保护了钢构件。
11、2、本技术通过双向丝杆和夹板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对钢构件进行固定,有效提高了钢构件的稳定性,避免在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或者掉落,通过设置旋钮为转动双向丝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发力点,便于对双向丝杆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转盘为转动蜗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发力点,便于对钢构件进行转动,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对夹板进行限位,避免夹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夹板移动的稳定性,通过缓冲杆、垫块和第二压簧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对钢构件在急坠或吊装时进行缓冲,避免其产生的晃动对钢构件造成损伤,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能够使转杆和蜗杆更加稳定的转动,更好的使蜗杆和转杆转动,通过设置万向球能够对顶板进行支撑,避免由于钢构件过重,在对钢构件进行转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机构(2)和缓冲机构(3),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壳体(201),所述壳体(201)预留孔壁转动连接有蜗杆(202),所述壳体(201)预留孔转动连接有转杆(204),所述转杆(2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涡轮(203),所述转杆(2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05),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四个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套筒(301),四个所述套筒(301)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压簧(302),四个所述套筒(301)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压杆(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5)的预留孔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4),所述双向丝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夹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旋钮(6),所述蜗杆(2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预留孔壁滑动连接有四个缓冲杆(9),四个所述缓冲杆(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块(10),四个所述缓冲杆(9)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二压簧(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轴承(12),两个所述第一轴承(12)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所述壳体(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2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轴承(13),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3)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所述壳体(201)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球(14),四个所述万向球(14)的底面均与所述壳体(20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机构(2)和缓冲机构(3),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壳体(201),所述壳体(201)预留孔壁转动连接有蜗杆(202),所述壳体(201)预留孔转动连接有转杆(204),所述转杆(2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涡轮(203),所述转杆(2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05),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四个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套筒(301),四个所述套筒(301)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压簧(302),四个所述套筒(301)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压杆(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5)的预留孔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4),所述双向丝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夹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旋钮(6),所述蜗杆(2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阳金属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