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增材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56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增材制造装置,包括主体支撑、沿所述主体支撑升降运动的上升平台、与所述上升平台可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的柔性打印单元以及位于所述柔性打印单元下方的工作台,打印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柔性打印单元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的回转架、固定于所述回转架上的机械手以及设于所述机械手上的打印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通过上升平台实现了打印头的升降、通过移动平台实现了打印头的平移、通过回转架实现了打印头的旋转,通过机械手实现了打印头的伸缩,可以实现多个打印头同时打印,提高了成型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增材制造装置
本技术涉及增材成型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增材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材料或者丝材,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目前,增材成型技术(即3D打印技术)已经成功的运用在汽车、能源、船舶、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仍然存在诸多阻碍其大规模应用的因素,如打印耗时长,在线打印质量无法及时检测修正,且打印好的零件还需要人工移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增材制造装置,打印速度快,成型质量有保证,且便于移动成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增材制造装置,包括主体支撑、沿所述主体支撑升降运动的上升平台、与所述上升平台可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的柔性打印单元以及位于所述柔性打印单元下方的工作台,打印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柔性打印单元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的回转架、固定于所述回转架上的机械手以及设于所述机械手上的打印头。优选地,所述回转架包括回转电机、与所述回转电机相连接的变矩器以及与所述变矩器相连接的连接架,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连接架上。优选地,所述机械手包括至少两个臂结构、连接相邻所述臂结构的旋转电机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打印头的安装臂,位于所述机械手一端的臂结构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臂位于所述机械手的末端,其呈多面体结构,所述安装臂的每个平面均设有安装位。优选地,所述打印头固定于所述安装位上,其为激光打印头、电弧打印头、等离子打印头或电子束打印头。优选地,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传感器为视觉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上升平台包括上升主体和驱动所述上升主体升降运动的驱动结构,所述上升主体用于安装所述移动平台。优选地,所述上升主体上还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上升平台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移动主体、与所述移动主体相连接的减速机、驱动所述减速机相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移动主体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优选地,所述工作台包括平台主体、设于所述平台主体底部的滚轮以及驱动所述滚轮的平台电机。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通过上升平台实现了打印头的升降、通过移动平台实现了打印头的平移、通过回转架实现了打印头的旋转,通过机械手实现了打印头的伸缩,可以实现多个打印头同时打印,提高了成型速度。2、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打印完成后,所述平台电机驱动所述滚轮滚动,即可实现打印件及工作台的移动,无须人工线上拆卸打印件,再次提高了打印效率。3、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通过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产品温度、外观等因素的监控,便于及时调整打印参数,从而保证了产品的成型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的柔性打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的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的回转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的机械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的上升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柔性增材制造装置,包括主体支撑1、沿所述主体支撑1升降运动的上升平台2、与所述上升平台2可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3、与所述移动平台3相连接的柔性打印单元4以及位于所述柔性打印单元4下方的工作台5,打印件位于所述工作台5上;所述柔性打印单元4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相3连接的回转架41、固定于所述回转架41上的机械手42以及设于所述机械手42上的打印头43。所述支撑主体1用于支撑所述上升平台2、移动平台3以及柔性打印单元4,便于柔性打印单元4做升降及平移运动,实现3D打印。具体的,所述支撑主体1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立柱,所述上升平台2与所述立柱相连接。如图3和8所示,所述上升平台2用于实现所述移动平台3及柔性打印单元4的升降运动,其包括上升主体21和驱动所述上升主体21升降运动的驱动结构22,所述上升主体21用于安装所述移动平台,故其在升降过程中,带动所述移动平台3做升降运动,所述驱动结构22与所述上升主体21相连接。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23包括电机231、与所述电机231相连接的丝杠232以及导向所述上升主体21运动的导轨233。相应的,为了实现所述上升主体21与所述移动平台3之间的可滑动连接,所述上升主体21上还设有齿条22,所述齿条22与所述上升平台2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平台3设于所述上升平台2上,并与所述上升主体可滑动连接,其包括移动主体31、与所述移动主体31相连接的减速机32、驱动所述减速机32相连接的驱动电机33以及设于所述移动主体31上的齿轮34,所述齿轮34与所述齿条22相互啮合。所述移动主体31用于安装所述柔性打印单元4,其在所述移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柔性打印单元4移动,从而实现了所述柔性打印单元4的移动。所述减速机32与所述移动主体31相连接,其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齿轮34运动,使得所述齿轮34沿所述齿条22运动,由于所述齿轮34与所述移动主体31相连接,故所述齿轮34运动时,实现所述移动主体31的移动。所述驱动电机33用于驱动所述减速机32转动,保证所述移动主体31能够顺利移动。如图2所示,所述柔性打印单元4与所述移动平台3相连接,用于实现3D打印,其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3相连接的回转架41、固定于所述回转架41上的机械手42以及设于所述机械手42上的打印头43,所述回转架41设于所述移动主体31上,用于带动所述机械手42旋转。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回转架41包括回转电机411、与所述回转电机411相连接的变矩器412以及与所述变矩器412相连接的连接架413,所述回转电机411用于驱动所述变矩器412旋转,所述连接架413跟随所述变矩器412一起旋转,所述机械手42设于所述连接架413上,故其跟随所述连接架413一起旋转。如图5-6所示,所述机械手42用于实现伸缩,其包括至少两个臂结构421、连接相邻所述臂结构421的旋转电机422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打印头43的安装臂423,位于所述机械手42一端的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沿所述主体支撑升降运动的上升平台、与所述上升平台可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的柔性打印单元以及位于所述柔性打印单元下方的工作台,打印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n所述柔性打印单元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的回转架、固定于所述回转架上的机械手以及设于所述机械手上的打印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沿所述主体支撑升降运动的上升平台、与所述上升平台可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的柔性打印单元以及位于所述柔性打印单元下方的工作台,打印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柔性打印单元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的回转架、固定于所述回转架上的机械手以及设于所述机械手上的打印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架包括回转电机、与所述回转电机相连接的变矩器以及与所述变矩器相连接的连接架,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连接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至少两个臂结构、连接相邻所述臂结构的旋转电机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打印头的安装臂,位于所述机械手一端的臂结构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位于所述机械手的末端,其呈多面体结构,所述安装臂的每个平面均设有安装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增材制造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学伟王晖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恒新增材制造研究中心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