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YH66_10325基因改造的产L-异亮氨酸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92553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YH66_10325基因的产L‑异亮氨酸的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YH66_10325基因的敲除,发现该基因编码的产物对L‑异亮氨酸生产能力产生影响,通过在编码序列引入点突变,或者增加该基因的拷贝数或过表达获得重组菌株,所述点突变是使YH66_10325基因序列第925位碱基由鸟嘌呤(G)突变为腺嘌呤(A),使编码的相应氨基酸序列第309位丙氨酸变为苏氨酸。所获得的菌株与未改造的菌株相比,有利于生产高浓度的L‑异亮氨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YH66_10325基因改造的产L-异亮氨酸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YH66_10325基因改造的产L-异亮氨酸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L-异亮氨酸是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同时又是三种支链氨基酸之一,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人类生命代谢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动物饲料和医药等行业。L-异亮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蛋白质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生物发酵法因其原料成本低、易于控制、节能环保成为工业化生产的首选方法。目前,L-异亮氨酸的产量还不高,高产菌株的选育成为L-异亮氨酸产量提高的重要环节。生产L-异亮氨酸的菌株主要是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谷氨酸棒杆菌具有无内毒素、代谢同工酶少,有利于解除反馈抑制或转录衰减以及关键代谢酶抗反馈抑制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研究谷氨酸棒杆菌及其亚种,如谷氨酸棒杆菌(Brevibacterium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含有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其中第309位丙氨酸被不同的氨基酸所取代;优选第309位丙氨酸被苏氨酸所取代;/n优选所述多核苷酸包括编码含有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n优选所述多核苷酸是由SEQ ID NO:1所示多核苷酸序列第925位碱基发生突变而形成的;优选所述突变是SEQ ID NO:1所示多核苷酸序列第925位碱基由鸟嘌呤(G)突变为腺嘌呤(A);/n优选所述多核苷酸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多核苷酸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含有SEQID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其中第309位丙氨酸被不同的氨基酸所取代;优选第309位丙氨酸被苏氨酸所取代;
优选所述多核苷酸包括编码含有SEQID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
优选所述多核苷酸是由SEQIDNO:1所示多核苷酸序列第925位碱基发生突变而形成的;优选所述突变是SEQIDNO:1所示多核苷酸序列第925位碱基由鸟嘌呤(G)突变为腺嘌呤(A);
优选所述多核苷酸包括SEQIDNO:2所示的多核苷酸序列。


2.一种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核苷酸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和/重组菌。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核苷酸、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和/重组菌在生产L-异亮氨酸中的应用。


5.一种生成L-异亮氨酸的细菌,其特征在于,具有编码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的改善的表达;
优选,所述改善的表达是编码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的表达增强,或者编码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具有点突变,或者编码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具有点突变且表达是增强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菌,其特征在于,编码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的点突变,使得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09位丙氨酸被不同的氨基酸所取代;优选第309位丙氨酸被苏氨酸所取代。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细菌,其特征在于,编码SE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炜赵春光孟刚魏爱英杨立鹏田斌马风勇周晓群苏厚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