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探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对不同深度发酵情况进行探测,辅助探查发酵罐的环境,便于观察的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包括:下压组件,支撑板内滑动式连接有下压组件;取料组件,下压组件底侧连接有取料组件;卡紧组件,支撑板顶侧连接有卡紧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杆、握把、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配合,以达到方便取出发酵物,简单化操作过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探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发酵过程根据发酵条件要求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法有液体表面培养发酵,在多孔或颗粒状固体培养基表面上发酵和通氧深层发酵几种方法,厌氧发酵采用不通氧的深层发酵,生物发酵是生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微生物能够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生产出各种工业溶剂和化工原料,而这一发酵过程经常在密闭发酵罐中进行,通过技术手段调节发酵罐中的环境,使生物发酵达到最佳的状态。本使用新型针对生物发酵过程,对生物发酵状态进行探测和查看,谈法律一种实现对不同深度发酵情况进行探测,辅助探查发酵罐的环境,便于观察的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操作复杂,发酵情况难以探查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对不同深度发酵情况进行探测,辅助探查发酵罐的环境,便于观察的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包括:下压组件,支撑板内滑动式连接有下压组件;取料组件,下压组件底侧连接有取料组件;卡紧组件,支撑板顶侧连接有卡紧组件。更为优选的是,下压组件包括:第一连杆,支撑板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杆;握把,第一连杆顶端连接有握把;第一弹簧,第一连杆上绕有第一弹簧;第二连杆,握把底侧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二连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穿过支撑板;第二弹簧,第二连杆上绕有第二弹簧。更为优选的是,取料组件包括:转轴,第三连杆内转动式连接有转轴;弧形取料板,转轴内连接有弧形取料板,弧形取料板穿过转轴;扭力弹簧,转轴两侧上均绕有扭力弹簧;压块,第一连杆末端连接有压块。更为优选的是,卡紧组件包括:L形卡杆,握把内滑动式连接有L形卡杆;第三弹簧,L形卡杆一侧与握把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四连杆,L形卡杆两侧均连接有第四连杆;第一限位杆,支撑板顶侧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弧形连杆,支撑板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弧形连杆;第二弧形连杆,支撑板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弧形连杆;第五连杆,第二弧形连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五连杆;第九弹簧,第二弧形连杆两侧上均绕有第九弹簧;U形块,第五连杆与第一弧形连杆末端均连接有U形块;弹片,U形块两侧内壁均连接有弹片。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卡位组件,卡位组件包括:楔形块,支撑板内滑动式连接有多个楔形块;第六连杆,支撑板内滑动式连接有多个第六连杆,第六连杆一侧与楔形块一侧相接触;第四弹簧,第六连杆两侧上均绕有第四弹簧;第二限位杆,支撑板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穿过楔形块;第五弹簧,第二限位杆两侧上均绕有第五弹簧,第三连杆上开有凹槽。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观测组件,观测组件包括:异形连杆,支撑板一部两侧均连接有异形连杆;第七连杆,异形连杆顶侧之间连接有第七连杆;滑杆,异形连杆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L形连杆,滑杆一部两侧均连接有L形连杆;装料盒,L形连杆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装料盒;第六弹簧,滑杆两侧上均绕有第六弹簧;观测装置,异形连杆内侧之间连接有观测装置。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异形导套,异形连杆顶侧均连接有异形导套;异形限位杆,异形导套内均滑动式连接有异形限位杆;Z形限位杆,异形连杆两侧内均滑动式连接有Z形限位杆;第八连杆,Z形限位杆末端之间连接有第八连杆;第七弹簧,Z形限位杆两侧上均绕有第七弹簧;楔形连杆,第八连杆两侧内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连杆;第八弹簧,楔形连杆上均绕有第八弹簧;限位块,第三连杆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连杆、握把、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配合,以达到方便取出发酵物,简单化操作过程的目的。2、通过转轴、弧形取料板、扭力弹簧和压块的配合,以达到自动化取出发酵物,便于后续操作的目的。3、通过L形卡杆、第三弹簧、第四连杆和第一限位杆的配合,以达到自动化卡紧装置,减少人力成本的目的。4、通过第一弧形连杆、第二弧形连杆、第五连杆和U形块的配合,以达到提高装置的适用性,进行弹性调节的目的。5、通过第六连杆、第四弹簧、第二限位杆和第五弹簧的配合,以达到实现对不同深度的生物发酵物进行挖取的目的。6、通过异形连杆、滑杆、装料盒和观测装置的配合,以达到实现对生物发酵物细致化观察,进行自动化倒料的目的。7、通过异形限位杆、Z形限位杆、第八连杆和楔形连杆的配合,以达到实现自动化倒料,进行半自动化卡住和解除卡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B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C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D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E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板,2-下压组件,21-第一连杆,22-握把,23-第一弹簧,24-第二连杆,25-第三连杆,26-第二弹簧,3-取料组件,31-转轴,32-弧形取料板,33-扭力弹簧,34-压块,4-卡紧组件,41-L形卡杆,42-第三弹簧,43-第四连杆,44-第一限位杆,5-固定组件,51-第一弧形连杆,52-第二弧形连杆,53-第五连杆,54-第九弹簧,55-U形块,56-弹片,6-卡位组件,61-楔形块,62-第六连杆,63-第四弹簧,64-第二限位杆,65-第五弹簧,66-凹槽,7-观测组件,71-异形连杆,72-第七连杆,73-滑杆,74-L形连杆,75-装料盒,76-第六弹簧,77-观测装置,8-限位组件,81-异形导套,82-异形限位杆,83-限位块,84-Z形限位杆,85-第八连杆,86-第七弹簧,87-楔形连杆,88-第八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支撑板1、下压组件2、取料组件3和卡紧组件4,支撑板1内滑动式连接有下压组件2,下压组件2下侧连接有取料组件3,支撑板1上侧连接有卡紧组件4。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使用人员可将装置放置于发酵物上方,向下推动下压组件2,随后继续向下推动下压组件2,此时下压组件2被压缩,以达到方便取出发酵物,简单化操作过程的目的,下压组件2向下运动带动取料组件3向下运动,继而使得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压组件(2),支撑板(1)内滑动式连接有下压组件(2);/n取料组件(3),下压组件(2)底侧连接有取料组件(3);/n卡紧组件(4),支撑板(1)顶侧连接有卡紧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压组件(2),支撑板(1)内滑动式连接有下压组件(2);
取料组件(3),下压组件(2)底侧连接有取料组件(3);
卡紧组件(4),支撑板(1)顶侧连接有卡紧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压组件(2)包括:
第一连杆(21),支撑板(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杆(21);
握把(22),第一连杆(21)顶端连接有握把(22);
第一弹簧(23),第一连杆(21)上绕有第一弹簧(23);
第二连杆(24),握把(22)底侧连接有第二连杆(24);
第三连杆(25),第二连杆(24)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杆(25),第三连杆(25)穿过支撑板(1);
第二弹簧(26),第二连杆(24)上绕有第二弹簧(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料组件(3)包括:
转轴(31),第三连杆(25)内转动式连接有转轴(31);
弧形取料板(32),转轴(31)内连接有弧形取料板(32),弧形取料板(32)穿过转轴(31);
扭力弹簧(33),转轴(31)两侧上均绕有扭力弹簧(33);
压块(34),第一连杆(21)末端连接有压块(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紧组件(4)包括:
L形卡杆(41),握把(22)内滑动式连接有L形卡杆(41);
第三弹簧(42),L形卡杆(41)一侧与握把(22)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2);
第四连杆(43),L形卡杆(41)两侧均连接有第四连杆(43);
第一限位杆(44),支撑板(1)顶侧连接有第一限位杆(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时生物发酵情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
第一弧形连杆(51),支撑板(1)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弧形连杆(51);
第二弧形连杆(52),支撑板(1)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弧形连杆(52);
第五连杆(53),第二弧形连杆(52)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五连杆(53);
第九弹簧(54),第二弧形连杆(52)两侧上均绕有第九弹簧(54);
U形块(55),第五连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为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