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明珍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51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加工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壳体的底端设有出料口,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放置有收集框,且收集框延伸至壳体内,收集框的一侧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壳体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固定套设有过滤网板,且过滤网板与收集框相适配,过滤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复位弹簧的一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对牡丹油的原料进行过滤和清理,且通过搅拌杆能够提高原料与饱和凝胶液的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
技术介绍
牡丹籽油,又称牡丹油,是由牡丹籽提取的木本坚果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又有医疗保健作用,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也是中国独有的健康保健食用油脂,牡丹籽是牡丹植株的精华结晶,传承了牡丹本身具有的一切特性外,它更有自己独特的医药和营养成分,牡丹种子是受果壳和种壳双层保护的坚果,具有天然的“长寿”基因。目前牡丹油加工过程中,需要把原料与饱和凝胶液进行混合,且原料中含有颗粒的杂质,存在着不便于对杂质进行过滤并清理,且不便于提高原料与饱和凝胶液混合效率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杂质进行过滤并清理,且不便于提高原料与饱和凝胶液混合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壳体的底端设有出料口,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放置有收集框,且收集框延伸至壳体内,收集框的一侧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壳体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固定套设有过滤网板,且过滤网板与收集框相适配,过滤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复位弹簧的一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蜗杆,壳体的两侧内壁上转动杆有同一个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蜗轮,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第一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清理毛刷,且清理毛刷与过滤网板相适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第二转动杆和第二转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且两个皮带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壳体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孔,过滤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横杆贯穿第二孔,第二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的一端,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杆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板,稳定板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旋转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锥形齿轮,且第三锥形齿轮与第四锥形齿轮相啮合,转轴上固定套设有转板,转板上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三角槽,三角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杆,第二杆的一端延伸至转板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球体,第二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三角槽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栅板,且收集框放置在栅板上。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且电机与放置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多个螺栓,壳体上设有多个螺栓槽,且螺栓与螺栓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稳定板上开设有圆孔,旋转杆上固定套设有轴承,且轴承的外圈与圆孔的外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且横杆滑动套设在限位杆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转轴槽,且转轴与转轴槽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当对牡丹油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原料进行过滤与饱和凝胶液混合,通过进料口能够添加原料,此时启动电机,通过过滤网板能够对原料中杂质颗粒进行过滤,电机的转动能够对带动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能够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能够对提高原料与饱和凝胶液的混合效率;电机通过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通过第二锥形齿轮能够带动旋转杆进行转动,旋转杆的转动通过第四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能够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能够带动转板进行转动,转板能够带动第二杆和球体进行转动,球体的转动能够对横杆进行敲打,使得对应的球体带动第二杆进行转动并压缩连接弹簧,从而使得球体与横杆相分离当转板不断的转动时,使得球体不断的敲打横杆,横杆能够带动过滤网板进行震动,通过复位弹簧能够对过滤网板拉伸并使得过滤网板复位,当对过滤网板进行震动,能够放置过滤网板的堵塞,并使得杂物向过滤网板的左端进行移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能够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带动第二转杆进行转动,第二转杆通过蜗杆能够带动蜗轮进行转动,蜗轮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杆和转动盘进行转动,转动盘能够带动清理毛刷进行转动,清理毛刷能够对过滤网板上的杂物进行清理,使得杂物扫到收集框内,从而能够对杂物进行清理。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对牡丹油的原料进行过滤和清理,且通过搅拌杆能够提高原料与饱和凝胶液的混合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的C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的D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支撑腿;3、进料口;4、出料口;5、电机;6、安装板;7、收集框;8、第一转杆;9、过滤网板;10、复位弹簧;11、搅拌杆;12、第一孔;13、第二转杆;14、皮带轮;15、皮带;16、第一转动杆;17、转动盘;18、清理毛刷;19、蜗轮;20、蜗杆;21、第一锥形齿轮;22、稳定板;23、旋转杆;24、第二锥形齿轮;25、第二孔;26、横杆;27、固定弹簧;28、连接杆;29、转轴;30、第三锥形齿轮;31、第四锥形齿轮;32、转板;33、三角槽;34、第二杆;35、球体;36、连接弹簧;37、第二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壳体1的底端设有出料口4,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放置有收集框7,且收集框7延伸至壳体1内,收集框7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8,第一转杆8上固定套设有过滤网板9,且过滤网板9与收集框7相适配,过滤网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复位弹簧10的一端,复位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12,第一孔12内转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壳体(1)的底端设有出料口(4),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放置有收集框(7),且收集框(7)延伸至壳体(1)内,收集框(7)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8),第一转杆(8)上固定套设有过滤网板(9),且过滤网板(9)与收集框(7)相适配,过滤网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复位弹簧(10)的一端,复位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12),第一孔(12)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13),第二转杆(13)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蜗杆(20),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杆有同一个第一转动杆(16),第一转动杆(16)上固定套设有蜗轮(19),且蜗杆(20)与蜗轮(19)相啮合,第一转动杆(16)上固定套设有转动盘(17),转动盘(17)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清理毛刷(18),且清理毛刷(18)与过滤网板(9)相适配,电机(5)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37),第二转动杆(37)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11),第二转动杆(37)和第二转杆(13)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皮带轮(14),且两个皮带轮(14)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15),壳体(1)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孔(25),过滤网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26),横杆(26)贯穿第二孔(25),第二孔(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27)的一端,固定弹簧(2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杆(26)上;/n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21),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板(22),稳定板(22)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杆(23),旋转杆(2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24),旋转杆(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31),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8),连接杆(28)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轴(29),转轴(29)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锥形齿轮(30),且第三锥形齿轮(30)与第四锥形齿轮(31)相啮合,转轴(29)上固定套设有转板(32),转板(32)上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三角槽(33),三角槽(3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杆(34),第二杆(34)的一端延伸至转板(32)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球体(35),第二杆(3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36)的一端,连接弹簧(3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三角槽(33)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牡丹油加工装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壳体(1)的底端设有出料口(4),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放置有收集框(7),且收集框(7)延伸至壳体(1)内,收集框(7)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8),第一转杆(8)上固定套设有过滤网板(9),且过滤网板(9)与收集框(7)相适配,过滤网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复位弹簧(10)的一端,复位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12),第一孔(12)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13),第二转杆(13)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蜗杆(20),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杆有同一个第一转动杆(16),第一转动杆(16)上固定套设有蜗轮(19),且蜗杆(20)与蜗轮(19)相啮合,第一转动杆(16)上固定套设有转动盘(17),转动盘(17)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清理毛刷(18),且清理毛刷(18)与过滤网板(9)相适配,电机(5)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37),第二转动杆(37)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11),第二转动杆(37)和第二转杆(13)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皮带轮(14),且两个皮带轮(14)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15),壳体(1)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孔(25),过滤网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26),横杆(26)贯穿第二孔(25),第二孔(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27)的一端,固定弹簧(2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杆(26)上;
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21),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板(22),稳定板(22)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杆(23),旋转杆(2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24),旋转杆(23)的顶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明珍
申请(专利权)人:向明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