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47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托盘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托盘顶部的插槽配合底部的插块进行使用,可以使得托盘在叠放时,不会轻易的发生倾倒,同时配合托盘边缘处的固定片进行使用,使得托盘更加稳定,增加了该托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托盘内部采用了木塑料符合材料制成,坚硬程度比普通的托盘高,同时相比于木质托盘,造价较低,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该托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托盘生产
,具体为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托盘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一种载货平台,而且是活动的平台,或者说是可移动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灵活性的货物,一经装上托盘便立即获得了活动性,成为灵活的流动货物,因为装在托盘上的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这种以托盘为基本工具组成的动态装卸方法,就叫做托盘作业。但是常见的托盘在搬运时,需要对其进行叠加,叠加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不稳定倾倒的过程,从而影响了该托盘的稳定性,同时常见的托盘多为塑料材质,容易发生破损,使用寿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来电子计量秤,称取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称取好了之后将其放置在一旁备用;S2:根据需要开始进行模具的设计,设计好了对应的模型之后,可以进行对应的模具加工生产;S3:等到步骤S2中的模具加工生产好了之后,将模具固定在生产台的表面,之后取来加热熔浆设备,将步骤S1中称取好的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分别加入到加热熔浆设备的内部,并将原料加热融化混合成浆;S4:将步骤S3中融化好的讲浇筑到模具的内部,再将模具经由流道与流道口填充到模槽内;S5:将原浆都填充结束之后,开始对托盘进行冷却,冷却之后,开闭模具以执行脱模作业,此时利用油压缸直接开闭模具;S6:取出制备好的托盘本体,并开始多托盘进行打磨,打磨结束之后,可以对托盘进行包装存储即可。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每次进行称取不同的原料之前,需要对电子计量秤的承载托盘进行清洗,并对其进行烘干。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在模具的设计时,可以在托盘模具的上表面四个边角处开设有四个用于固定的插槽,在托盘模具的底部正对于托盘模块的位置设置有与插槽相适配的固定插块,且插块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插孔,托盘的侧边固定安装有与固定插孔内部相适配的加固片,在托盘底部的插块插入另一个托盘上表面的插槽后,加固片可以插入到插孔的内部防止插块移动。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6中,可以在托盘底部的固定托凸块的表面粘上一层磨砂防滑橡胶垫。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偶联剂可以为异氰酸盐、过氧化异丙苯、铝酸酯、酞酸酯类、硅烷偶联剂、马来酸酐改性聚丙剂、乙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偶联剂可以提高塑料与木粉的粘结力,改善木粉的分散性,减少吸水性。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PVC木粉复合材料中,加入增塑剂DOP可以降低加工温度,减少木粉分解和发烟,改善随着增剂DOP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增加。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滑剂为硬胆酸锌、乙撑双脂肪酸酰胺、聚酯蜡、硬脂酸、硬脂酸铅、聚乙烯蜡、石蜡、氧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润滑剂在塑料成型加工中实际上起了树脂与木粉之间界面润滑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树脂粒子的滑动。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泡剂为吸热型发泡剂如碳酸氢钠NaHCO3或放热型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中的一种,发泡剂可以有效阻止裂纹的扩张,从而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延展性,且大大降低了制品的密度;其热分解行为不同,对聚合物熔体的粘弹性和发泡形态有着不同的影响,因而要根据制品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发泡剂。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一种,稳定剂能使复合材料中聚合物不发生降解或力学性能下降。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托盘顶部的插槽配合底部的插块进行使用,可以使得托盘在叠放时,不会轻易的发生倾倒,同时配合托盘边缘处的固定片进行使用,使得托盘更加稳定,增加了该托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中,托盘内部采用了木塑料符合材料制成,坚硬程度比普通的托盘高,同时相比于木质托盘,造价较低,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该托盘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托盘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2,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所述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来电子计量秤,称取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称取好了之后将其放置在一旁备用;步骤S1中,每次进行称取不同的原料之前,需要对电子计量秤的承载托盘进行清洗,并对其进行烘干;S2:根据需要开始进行模具的设计,设计好了对应的模型之后,可以进行对应的模具加工生产;步骤S2中,在模具的设计时,可以在托盘模具的上表面四个边角处开设有四个用于固定的插槽,在托盘模具的底部正对于托盘模块的位置设置有与插槽相适配的固定插块,且插块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插孔,托盘的侧边固定安装有与固定插孔内部相适配的加固片,在托盘底部的插块插入另一个托盘上表面的插槽后,加固片可以插入到插孔的内部防止插块移动;S3:等到步骤S2中的模具加工生产好了之后,将模具固定在生产台的表面,之后取来加热熔浆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以下原料: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承载力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来电子计量秤,称取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称取好了之后将其放置在一旁备用;
S2:根据需要开始进行模具的设计,设计好了对应的模型之后,可以进行对应的模具加工生产;
S3:等到步骤S2中的模具加工生产好了之后,将模具固定在生产台的表面,之后取来加热熔浆设备,将步骤S1中称取好的PVC树脂300~500份、木纤维800~1000份、无机物填充粉200~300份、润滑剂30~80份、稳定剂50~70份、发泡剂50~70份、发泡调节剂30~70份、色粉50~60份、增塑剂30~60份、增韧剂30~60份、偶联剂50~100份分别加入到加热熔浆设备的内部,并将原料加热融化混合成浆;
S4:将步骤S3中融化好的讲浇筑到模具的内部,再将模具经由流道与流道口填充到模槽内;
S5:将原浆都填充结束之后,开始对托盘进行冷却,冷却之后,开闭模具以执行脱模作业,此时利用油压缸直接开闭模具;
S6:取出制备好的托盘本体,并开始多托盘进行打磨,打磨结束之后,可以对托盘进行包装存储即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真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炜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