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储液罐、循环管,循环管分为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上设有进料斗和进料阀,竖直段上设有驱动泵,料斗上设有余料冲洗组件,储液罐内设有冲洗搅拌单元,包括输送主管,输送主管与循环管连通,输送主管上设有若干喷射管,喷射管上设有搅动组件,复配外加剂时将外加剂加热进料斗,开启驱动泵和进料阀,将粉料连同储液罐内溶液一并沿循环管输送至输送主管并自喷射管喷出,同时带动搅动组件完成对储液罐内物料的搅拌,同时开启余料冲洗组件将料斗内粉料冲洗进储液罐,溶解效率高,通过搅拌可将储液罐底端沉积溶剂搅动溶解,减少储液罐沉积结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商品混凝土是一过程产品,在其生产、运输、浇筑过程中,因受到建筑结构、混凝土技术、质量要求、浇筑部位、浇筑时间要求、运输距离、气候条件、原材料品质的影响,需要用调整不同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外加剂来生产满足不同技术要求的商品混凝土,使其能在施工技术、施工工期、混凝土质量方面满足工程设计和建筑质量的要求。目前,多数混凝土生产厂家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均是由外加剂厂家生产和复配好的混凝土外加剂。复配外加剂在混凝土外加剂制作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工厂合成出来的母液或粉体母料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到混凝土搅拌站。它必须通过复配(例如加入:水,缓凝剂,引气剂等)一些辅料后来满足混凝土的要求。如公告号为CN20973800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复配装置,该混凝土外加剂复配装置包括架体、储液罐和回流管路,储液罐内的底壁上设置有支架且储液罐内设置有预溶组件,预溶组件包括位于支架上的预溶灌,预溶灌侧壁靠近底部处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流孔,预溶灌外周壁上套接有用于封闭通流孔的封闭环,预溶灌上设置有搅拌组件,回流管路一端贯穿储液罐底壁与储液罐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预溶灌灌口上方,于回流管路露出所述储液罐外侧的管道上设有增压泵。通过设计的预溶组件,可使待溶解外加剂充分溶解,同时可对粘连料粉进行冲洗,提高混凝土质量;设计的搅拌组件,可加速带溶解外加剂在预溶灌内的溶解。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架体和储液罐位置较高,预溶灌放置在储液罐内,未溶解的粉料容易在储液罐内沉积结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溶剂溶解效率高,减少储液罐沉积结垢。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底端外周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分为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上设有进料斗和进料阀,所述竖直段上设有驱动泵,所述料斗上设有余料冲洗组件,所述储液罐内设有冲洗搅拌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储液罐中部的呈环形的输送主管,所述输送主管与所述循环管连通,所述输送主管上设有若干喷射管,所述喷射管上设有搅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配外加剂时将外加剂加热进料斗,开启驱动泵和进料阀,将粉料连同储液罐内溶液一并沿循环管输送至输送主管并自喷射管喷出,同时带动搅动组件完成对储液罐内物料的搅拌,同时开启余料冲洗组件将料斗内粉料冲洗进储液罐,相比单纯的喷射,溶解效率高,且通过搅拌可将储液罐底端沉积溶剂搅动溶解,减少储液罐沉积结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射管与所述输送主管圆心的倾斜夹角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射管与所述输送主管圆心的倾斜夹角相同,形成相同的喷射倾角,方便储液罐内部液体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储液罐底端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桨叶上设有若干铰接的扰动辊,所述喷射管上设有支架,所述搅拌桨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向上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喷射管上设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射管喷射混合液同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继而带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桨转动带动扰动辊转动,继而促使储液罐内的残渣和沉淀被搅动,方便残渣快速溶解,减少残渣积存沉淀。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喷射管侧壁的嵌入槽,所述转轴上设有叶轮,所述叶轮嵌入所述嵌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射管内水流经过嵌入槽,继而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轴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液罐内壁设有若干凸出的扰流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扰流凸起,可储液罐内水流搅动同时改变水流流向,促使水流相互对冲,促使水流内溶剂快速溶解。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料斗顶端设有铰接罩,所述竖直段上设有冲洗软管与所述铰接罩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斗顶端设置铰接罩,方便在冲洗软管冲洗完毕后关闭进料斗,避免杂物进入进料斗。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竖直段上设有固定搭环,所述铰接罩顶端设有搭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搭环,方便在冲洗进料斗或者进料斗进料同时固定铰接罩,即通过搭钩与搭钩搭接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冲洗软管间设有流量调节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流量调节阀方便调节冲洗水流大小,控制对进料斗的冲洗力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复配外加剂时将外加剂加热进料斗,开启驱动泵和进料阀,将粉料连同储液罐内溶液一并沿循环管输送至输送主管并自喷射管喷出,同时带动搅动组件完成对储液罐内物料的搅拌,同时开启余料冲洗组件将料斗内粉料冲洗进储液罐,相比单纯的喷射,溶解效率高,且通过搅拌可将储液罐底端沉积溶剂搅动溶解,减少储液罐沉积结垢;2.喷射管喷射混合液同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继而带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桨转动带动扰动辊转动,继而促使储液罐内的残渣和沉淀被搅动,方便残渣快速溶解,减少残渣积存沉淀;3.设置扰流凸起,可储液罐内水流搅动同时改变水流流向,促使水流相互对冲,促使水流内溶剂快速溶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2、储液罐;3、循环管;4、水平段;5、竖直段;6、进料斗;7、进料阀;8、驱动泵;9、余料冲洗组件;10、冲洗搅拌单元;11、输送主管;12、喷射管;13、搅动组件;14、铰接罩;15、冲洗软管;16、固定搭环;17、搭钩;18、流量调节阀;19、搅拌桨;20、扰动辊;21、支架;22、转轴;23、驱动件;24、嵌入槽;25、叶轮;26、扰流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罐2,储液罐2底端外周设置有循环管3,循环管3分为水平段4和竖直段5,水平段4上设置有进料斗6和进料阀7,竖直段5上设置有驱动泵8,料斗上设置有余料冲洗组件9,储液罐2内设置有冲洗搅拌单元10,包括设于储液罐2中部的呈环形的输送主管11,输送主管11与循环管3连通,输送主管11上设置有若干喷射管12,包括喷射管12上设置有搅动组件13,循环管3自储液罐2底端向上通入顶端内,因此复配外加剂时将外加剂加热进料斗6,开启驱动泵8和进料阀7,将粉料连同储液罐2内溶液一并沿循环管3输送至输送主管11并自喷射管12喷出,同时带动搅动组件13完成对储液罐2内物料的搅拌,同时开启余料冲洗组件9将料斗内粉料冲洗进储液罐2,相比单纯的喷射,溶解效率高,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罐(2),所述储液罐(2)底端外周设有循环管(3),所述循环管(3)分为水平段(4)和竖直段(5),所述水平段(4)上设有进料斗(6)和进料阀(7),所述竖直段(5)上设有驱动泵(8),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设有余料冲洗组件(9),所述储液罐(2)内设有冲洗搅拌单元(10),包括设于所述储液罐(2)中部的呈环形的输送主管(11),所述输送主管(11)与所述循环管(3)连通,所述输送主管(11)上设有若干喷射管(12),所述喷射管(12)上设有搅动组件(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罐(2),所述储液罐(2)底端外周设有循环管(3),所述循环管(3)分为水平段(4)和竖直段(5),所述水平段(4)上设有进料斗(6)和进料阀(7),所述竖直段(5)上设有驱动泵(8),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设有余料冲洗组件(9),所述储液罐(2)内设有冲洗搅拌单元(10),包括设于所述储液罐(2)中部的呈环形的输送主管(11),所述输送主管(11)与所述循环管(3)连通,所述输送主管(11)上设有若干喷射管(12),所述喷射管(12)上设有搅动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12)与所述输送主管(11)圆心的倾斜夹角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组件(13)包括设于所述储液罐(2)底端的搅拌桨(19),所述搅拌桨(19)桨叶上设有若干铰接的扰动辊(20),所述喷射管(12)上设有支架(21),所述搅拌桨(19)上设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向上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药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金磊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