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和制备了一种含钙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属于无机功能陶瓷制造技术领域。该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通式为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含钙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陶瓷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化学成分Ce0.9Pr0.1O2-δ-Pr1-xCaxFeO3-δ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致密的混合离子电子导体透氧膜由于其丰富的性能及其未来在能源产业应用的巨大潜能而备受关注。例如,可将其用于氧气的分离与提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富氧燃烧,水分解及甲烷偶联等。然而这些材料的应用往往受限于其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差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含Ba和Sr等碱金属元素的体系会在二氧化碳气氛下降解,形成碳酸盐副产物。而这些碳酸盐小颗粒的产生会阻碍氧离子的传输,同时也会进一步的降低膜材料的稳定性。研究发现,人们可以通过La等稀土元素完全替代钙钛矿结构A位中的Ba和Sr来实现对CO2的耐受性。不幸的是,由于稀土阳离子的氧化态较高,从而导致晶格常数降低,使材料的氧离子电导率急剧下降,氧迁移率大大降低,以及较低浓度的氧空位。为了增加钙钛矿晶格中的氧空位,可以将具有2+稳定价态的Ca阳离子视为潜在的掺杂剂。Efimov等人开发出了(La1-xCax)FeO3-δ和(La1-xCax)(Co0.8Fe0.2)O3-δ(LCCFO)含钙的单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其在空气/二氧化碳气氛中,在1173K及1123K温度下,分别稳定运行超过100h及60h,且在稳定性测试后的透氧膜保持完好,无碳酸盐的形成。研究表明上述两种材料在CO2气氛下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被认为是含Ba/Sr的钙钛矿单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潜在的替代材料。另一方面,最近开发的单相CaTi0.9Fe0.1O3-δ含钙的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由于系统中没有诸如Sr/Ba之类的碱土金属,因此它在腐蚀功能性气氛中比其他单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更稳定,但在950℃的温度范围内仍然存在氧通量的下降。Liang等人开发了一种60wt%Ce0.9Pr0.1O2-δ-40wt%Pr0.6Sr0.4Fe0.5Co0.5O3-δ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当将膜置于800℃的纯CO2气氛100h后其氧通量略有下降。因此,设计开发高性能的抗CO2的混合导体透氧膜仍然迫在眉睫。据此,本专利专利技术了一种含Ca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Ce0.9Pr0.1O2-δ-Pr1-xCaxFeO3-δ(CPO-P1-xCxFO;0≤x≤1.0)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良好稳定性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良好稳定性的含钙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具有以下的组成:Ce0.9Pr0.1O2-δ-Pr1-xCaxFeO3-δ(CPO-P1-xCxFO;0≤x≤1.0)一种良好稳定性的含钙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1)按照化学计量比依次称量Ce0.9Pr0.1O2-δ-Pr1-xCaxFeO3-δ对应的硝酸盐溶于水中,充分搅拌待其溶解后,向烧杯中加入EDTA和柠檬酸,并加入适量氨水pH调至7~10,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搅拌溶液直至变成澄清透明,将烧杯放在加热型磁力搅拌器上,持续蒸发直至转变成凝胶,将凝胶放入150℃烘箱中烘干24h得到蓬松干凝胶,并将其充分研磨后放入坩埚在600℃保温8小时煅烧除去有机物;(3)研磨粉末后放入坩埚,在950℃下煅烧10小时得到Ce0.9Pr0.1O2-δ-Pr1-xCaxFeO3-δ的粉末,(4)将粉末在10MPa下压片得到饼状片体,将片体缓慢升温在1200/1400℃保温5小时得到致密的双相陶瓷膜,砂纸打磨得到一定厚度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与现行技术相比,本技术制备的双相陶瓷膜表面非常致密,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且膜体材料十分稳定,能在低氧,腐蚀性气氛下稳定存在30h。同时,利用本技术制备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具有一定的透氧量。例如,0.6mm的所述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Ce0.9Pr0.1O2-δ-CaFeO3-δ,在空气/氦气作为吹扫气,1000℃的工作条件下,可实现0.175mLcm-2min-1的透氧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60wt.%Ce0.9Pr0.1O2-δ-40wt.%Pr1-xCaxFeO3-δ(0≤x≤1.0)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室温XRD图谱;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60wt.%Ce0.9Pr0.1O2-δ-40wt.%Pr1-xCaxFeO3-δ(0≤x≤1.0)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XRD精修结果;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60wt.%Ce0.9Pr0.1O2-δ-40wt.%Pr1-xCaxFeO3-δ(0≤x≤1.0)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扫描电镜图谱;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60wt.%Ce0.9Pr0.1O2-δ-40wt.%Pr1-xCaxFeO3-δ(x=0.4,x=0.8,x=1.0)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透氧量随温度的变化。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60wt.%Ce0.9Pr0.1O2-δ-40wt.%Pr1-xCaxFeO3-δ(0≤x≤1.0)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粉末在950℃下CO2气氛中煅烧24小时后的XRD图谱。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60wt.%Ce0.9Pr0.1O2-δ-40wt.%Pr1-xCaxFeO3-δ(0≤x≤1.0)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粉末在950℃下CO2气氛中煅烧24小时后的XRD精修结果。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60wt.%Ce0.9Pr0.1O2-δ-40wt.%Pr1-xCaxFeO3-δ(0≤x≤1.0)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粉末在950℃下Ar气氛中煅烧24小时后的XRD图谱。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60wt.%Ce0.9Pr0.1O2-δ-40wt.%Pr1-xCaxFeO3-δ(0≤x≤1.0)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粉末在950℃下Ar气氛中煅烧24小时后的XRD精修结果。图9为60CPO-40P1-xCxFO粉末在950℃下CO2气氛中煅烧24小时后的XRD精修晶胞参数。图10为60CPO-40P1-xCxFO粉末在950℃下Ar气氛中煅烧24小时后的XRD精修晶胞参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明,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所示内容。实施例1:精确称量2.3550gCe(NO3)3·6H2O,2.8982gPr(NO3)3·6H2O,2.4226gFe(NO3)3·9H2O,7.5599g柠檬酸,加入氨水pH调至7~10,搅拌溶液直至变成澄清透明,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同时并加热持续蒸发直至转变成凝胶,然后将凝胶放入150℃烘箱中烘干24h得到蓬松干凝胶,并将其充分研磨后放入坩埚在600℃保温8小时煅烧除去有机物。将煅烧后的粉末研磨后放入坩埚,在950℃煅烧10小时得到Ce0.9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良好稳定性的含钙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化学式及重量百分比:/n60wt.%C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良好稳定性的含钙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化学式及重量百分比:
60wt.%Ce0.9Pr0.1O2-δ-40wt.%Pr1-xCaxFeO3-δ(0≤x≤1.0)。
2.一种良好稳定性的含钙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工艺和步骤:
(a)按照化学计量比依次称量Ce0.9Pr0.1O2-δ-Pr1-xCaxFeO3-δ对应的硝酸盐溶于水中,充分搅拌待其溶解后,向烧杯中加入络合剂一水合柠檬酸和分散剂乙二醇,并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至7~10,其中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搅拌溶液直至变成澄清透明,将烧杯放在加热型磁力搅拌器上,持续蒸发直至转变为凝胶,将凝胶放入150℃烘箱中烘干24h得到蓬松干凝胶,并将其充分研磨后放入坩埚,并在600℃保温8小时煅烧除去有机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惠霞,王晓鹏,谢沚昂,曾令勇,何溢懿,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