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洪波专利>正文

一种吊钩拆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370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吊钩拆装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固定架及拆装器,所述固定架在吊钩拆装时对吊钩螺母限位固定;所述拆装器包括用于支撑固定钩体的支撑架,拆装器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万向轮;在对所述钩体及吊钩螺母固定后,通过拆装器的旋转,完成吊钩的拆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体设置的吊钩螺母固定架以及钩体拆装器,将吊钩螺母及钩体分别固定,然后通过旋转拆装器,实现钩体在滑轮组上的安装或者拆卸,极大降低了作业强度,简化了作业程序,减少了天车司机呼唤应答等衔接环节,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且将作业风险降低了最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钩拆装组件
本技术涉及特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吊钩拆装组件。
技术介绍
天车吊钩的钩体上一般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安装在滑轮组上的吊钩螺母将钩体固定,同时为了防止钩体在天车运行时转动从而脱落,在钩体与吊钩螺母之间插有键销。10吨以上大型天车在日常的检修作业时,为完成钩体的探伤或更换工作,经常需要进行天车吊钩的拆装作业,天车吊钩拆装时受作业场地的限制,特别是由于天车吊钩钩体沉重,拆装时需要至少4名工人同时作业,2名工人负责转动钩体完成吊钩的上下移动,1名工人用工具卡住吊钩螺母并扶住滑轮组,1名工人辅助盯控并同时和天车司机做好天车吊钩上下启动的呼唤应答工作。吊钩拆装过程中多人同时操作,且为人工拆装的作业形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在某一环节操作不当,极易造成维修人员的身体伤害,增加发生安全事故的频次。根据现场需求,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消除人身安全隐患,降低劳动强度,简化作业程序,提高劳动效率的吊钩拆装设备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钩拆装组件,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可有效控制因人为失误酿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提高吊钩拆装作业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吊钩拆装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固定架及拆装器,所述固定架在吊钩拆装时对吊钩螺母限位固定;所述拆装器包括用于支撑固定钩体的支撑架,拆装器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用于在对所述钩体及吊钩螺母固定后,完成所述吊钩的旋转拆装。进一步,所述拆装器还包括架体,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支撑架包括沿竖向倾斜且在中部交叉的两个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架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组件。进一步,所述架体由焊管焊接构成,所述支架的顶端为水平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穿过架体顶部的焊管,将支架安装在架体上。进一步,所述套管对称设置在所述架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在套管上安装有对所述钩体固定的固定件。进一步,所述弹性组件为拉簧。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为焊管焊接的方形平面框架,所述方形平面框架为开口结构,包括可将开口封闭的可拆卸焊管。进一步,所述焊管的中部设置有螺母,穿过所述螺母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侧末端连接有手轮,通过调节所述螺栓位于所述固定架里侧的伸入长度将所述吊钩螺母限位固定。本技术通过分体设置的吊钩螺母固定架以及钩体拆装器,将吊钩螺母及钩体分别固定,然后通过旋转拆装器,实现钩体在滑轮组上的安装或者拆卸,极大降低了作业强度,简化了作业程序,减少了天车司机呼唤应答等衔接环节,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且将作业风险降低了最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拆装器上安装的剪刀撑结构的支撑架,可以使钩体可靠稳固的固定在拆装器上,使钩体在拆装过程中不发生偏斜或者位移,且支撑架可匹配不同型号的吊钩,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等优点。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带有手轮的螺栓穿过固定架上的螺母,可使吊钩螺母更加快捷的完成在滑轮组上的固定;另外,可拆卸的可拆卸焊管,可满足不同尺寸吊钩横梁的作业需要,实用性强。另外,重点指出的是,本技术中的钩体拆装器,在具体作业时,可放置在叉车托盘上,转动拆装器,通过底部均布的万向轮使其在叉车托盘上自转,以叉车升降高度相辅助,可便捷的完成吊钩的拆装工作,大幅改善了原有的多人同时作业的工况,在简化作业流程的同时,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拆装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拆装器的主视图;图3为拆装器与吊钩的配合关系图;图4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拆装组件在吊钩拆装时的配合关系图。图中,1固定架,11可拆卸焊管,12螺栓,2拆装器,21架体,22支撑架,23万向轮,24拉簧,25固定件,26塑胶柱,3钩体,4吊钩螺母,5吊钩横梁,6滑轮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特定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本技术中的吊钩拆装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固定架及拆装器,所述固定架为吊钩螺母的固定框架,在吊钩拆装时对所述吊钩螺母限位固定;所述拆装器包括用于支撑固定钩体的支撑架,在对所述钩体及吊钩螺母固定后,通过拆装器的旋转,完成吊钩的拆装。本技术中的吊钩拆装组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能够满足10吨以上不同规格吊钩的拆装需求,通过分体的固定架及拆装器,将吊钩螺母及钩体分别固定,然后通过旋转与钩体固定在一起的拆装器,实现钩体在滑轮组上的安装或者拆卸。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高效,适用性强等特点,可满足在生产车间,货物装运,列车车辆段等工况下的使用需求。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吊钩拆装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固定架1及拆装器2,固定架1为吊钩螺母4的固定框架,在吊钩拆装时对吊钩螺母4限位固定;拆装器2包括用于支撑固定钩体3的支撑架22,在对钩体3及吊钩螺母4固定后,通过在拆装器2底部安装的4个万向轮23,对拆装器2以及固定在拆装器2上的钩体3进行整体旋转,完成吊钩的拆装。参见图1,并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拆装器2为立方体的方形平面框架,包括架体21,剪刀撑结构的支撑架22安装在架体21上,包括两个在中部位置交叉的支架,支架由DN25的焊管焊接构成,分别构成钩体3的支撑平面,两个支架沿竖向倾斜设置,且在交叉位置并不存在连接关系,在两个支架的底端,分别与架体21之间设置有拉簧24。支架与在其底部设置的拉簧24,共同构成了钩体3的支撑结构,钩体3缓慢放置在支撑架22上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交叉部位下移,同时拉簧24延伸,将钩体3稳定的定位及固定在拆装器2上;当钩体3从支撑架22脱离,通过拉簧24的拉力将两个支架恢复到初始状态,减少了再次使用时的人为调整,使用方便。架体21由DN20的焊管焊接构成,两个支架的顶端均为水平设置的DN25套管,通过将DN25的套管穿过架体21顶部的DN20水平焊管上,并在套管两端设置限位凸缘,完成支撑架22在架体21中部的组装。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套管对称设置在架体21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可以有效均衡钩体3在拆装器2上的荷载。一般来讲,在放置钩体3时,调整拆装器2的朝向及方位,使钩体3的两个侧面与两个支架的水平套管平行,保证钩体3沿架体21长度方向的固定。除了套管形式,还可在支架焊管与架体焊管之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钩拆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固定架及拆装器,所述固定架在吊钩拆装时对吊钩螺母限位固定;所述拆装器包括用于支撑固定钩体的支撑架,拆装器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用于在对所述钩体及吊钩螺母固定后,完成所述吊钩的旋转拆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钩拆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固定架及拆装器,所述固定架在吊钩拆装时对吊钩螺母限位固定;所述拆装器包括用于支撑固定钩体的支撑架,拆装器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用于在对所述钩体及吊钩螺母固定后,完成所述吊钩的旋转拆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拆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器还包括架体,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支撑架包括沿竖向倾斜且在中部交叉的两个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架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钩拆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由焊管焊接构成,所述支架的顶端为水平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穿过架体顶部的焊管,将支架安装在架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波杨东宇
申请(专利权)人:杨洪波杨东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