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及修复治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34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及修复治理方法,装置包括净化箱、预处理组件、吸附组件和压滤组件;预处理组件包括过滤筒和人工水草,过滤筒设在净化箱内部上端,人工水草设在过滤筒上,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电机、齿轮组、安装盘和活性炭吸附筒,活性炭吸附筒设在安装盘上,且通过齿轮组与第一电机连接,压滤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压滤箱,压滤箱设在净化箱内部下端,压滤箱上设有压滤板、滤膜和集水盒,第二电机通过牵引索使压滤板向压滤箱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处理组件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拦截过滤,通过吸附组件对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进行吸附去除,最后通过压滤组件对污水进行深度压滤净化,污水修复治理效果显著,且运行可靠,事宜大量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及修复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修复治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及修复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用水量日益增大,导致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农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总量可达到80多亿m3。但是我国对于污水处理的相关研究都集中在工业化程度较发达且人口较密集的城市,大部分的乡村并未设有排水渠道及污水治理设施,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严重的污染了土壤、河流及地下水。而乡村产生的生活污水水质又不同于城市生活污水,其包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悬浮物、氮磷等营养性物质及有毒有害污染物,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污水类型复杂等特性,这些污水如果不经处理肆意排放,将会对河流以及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罐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净化,这种方式不仅处理效果差,效率低,而且处理后的污水利用率也比较低,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的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及修治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包括净化箱、预处理组件、吸附组件和压滤组件;净化箱包括依次上下设置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水孔;第一箱体侧壁上设置有清理管,上端活动设置带有进水管的密封盖,第一箱体内部上端转动卡接有圆盘,第二箱体内部设置有装置腔;预处理组件包括过滤筒和人工水草,过滤筒套设在第一箱体内部中心位置,人工水草设置在过滤筒的内壁上;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电机、齿轮组、安装盘和活性炭吸附筒,齿轮组包括主齿盘和连接齿轮,主齿盘转动卡接在过滤筒外部,且位于圆盘上端,连接齿轮设置有3-6个,各个连接齿轮均匀分布在圆盘上,且分别与主齿盘啮合连接,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箱体上端,第一电机通过主齿轮与主齿盘的数量与连接齿轮对应一致,各个安装盘分别设置在各个连接齿轮底部,活性炭吸附筒竖直设置在安装盘下端;压滤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压滤箱,压滤箱设置有两个,两个压滤箱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内的装置腔的两侧,压滤箱与第二箱体的内壁卡接固定,压滤箱的一端敞口设置,且活动卡接有压滤板,压滤板初始状态下与压滤箱的开口之间具有间隙,压滤箱另一端通过网板卡接有滤膜,压滤箱与滤膜靠近的一端的设有集水盒,集水盒上设置有贯穿第二箱体的输水管,第二箱体内部上下两侧与压滤箱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第二电机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电机的转向相反,两个第二电机分别设置在装置腔内部两侧,且两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卷筒,装置腔内部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卷筒位置对应的第二导向滑轮,每个卷筒上均设置有两个牵引索,同一个卷筒上的两个牵引索依次穿过上下两个第二导向混轮、第一导向滑轮后与两个压滤板的上下两端活动铰接。进一步地,过滤筒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卡槽,过滤筒内部上端卡接有活动环,活动环下端设置有水草安装架,水草安装架与卡槽活动卡接,人工水草活动插接在水草安装架上,通过活动环连接各个水草安装架,便于对水草安装架上活动插接的人工水草进行更换和清理。进一步地,圆盘包括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第一圆盘转动卡接在第一箱体的内壁上,第一圆盘上端外侧设置有连接齿圈,连接齿圈与主齿盘啮合连接,通过设置能够绕第二圆盘旋转的第一圆盘,当主齿盘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圆盘及其上设置的连接齿轮发生转动,进而使得活性炭吸附筒不仅能够随连接齿轮转动而转动,而且能够绕主齿盘转动,提高了活性炭吸附筒与污水的接触效率,进而提高了活性炭吸附筒的吸附效率。进一步地,活性炭吸附筒设置有5-8个,各个活性炭吸附筒内部均设置由螺纹杆,各个各个活性炭吸附筒分别通过螺纹杆均匀分布在安装盘下端,利用螺纹杆将活性炭吸附筒与安装盘进行连接,便于对活性炭吸附筒进行更换与维护,提高整体装置的运行效率。进一步地,安装盘下端设置有清理盘,各个活性炭吸附筒依次贯穿清理盘,清理盘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块,安装盘上端设置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丝杠,所示丝杠贯穿安装盘后与所示螺纹块螺纹连接;通过微型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得清理盘在螺纹块和丝杠的作用下,沿活性炭吸附筒长度方向移动,对吸附在活性炭吸附筒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清理,极大了延长了活性炭吸附筒的使用周期,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进一步地,网板靠近压滤板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压滤板抵接,通过设置复位弹簧,便于将压滤板顶至远离压滤箱的一侧,进而使得污水能够快速进入压滤箱内部区域,进而能够提高压滤箱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清理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清理管分别与第一箱体、过滤筒内部导通,通过两个清理管能够在装置不停机的状态下分别对第一箱体和过滤筒内部沉淀的污染物进行清理,使得装置能够持续工作,提高装置单位时间内的污水净化量。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污水通过管道与密封盖上的进水管连接,进入过滤筒内,大颗粒杂质被过滤拦截在过滤筒内部;同时,利用人工水草为无水中微生物提供附着环境,促进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分解消化;过滤后的污水通过过滤筒进入第一箱体与过滤筒之间的区域;S2、通过外部电源带动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主齿盘转动,主齿盘带动连接齿轮和连接齿圈同时转动,连接齿轮转动过程中,带动安装盘和活性炭吸附筒一起转动,对污水中的细小污染物进行吸附去除;同时,连接齿圈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圆盘绕第二圆盘发生转动,使得安装盘和活性炭吸附筒不仅能够绕主齿盘转动,还能够发生自传,吸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过水孔进入第二箱体中;S3、通过外部电源带动两个第二电机启动,由于两个第二电机转向相反,当其中一个第二电机通过卷筒和牵引索带动压滤板向压滤箱靠近时,另外一个压滤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远离压滤箱,依次往复对污水进行压滤,压滤处的净水进入集水盒,通过输水管排出第二箱体;S4、当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外部电源带动微型电机启动,通过微型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得清理盘在螺纹块和丝杠的作用下,沿活性炭吸附筒长度方向移动,对吸附在活性炭吸附筒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清理,并通过清理管对清理掉的污染物进行排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预处理组件、吸附组件和压滤组件集成于净化箱内部,使得设备更加紧凑,降低了设备的维护费用;通过对污水进行分布治疗净化,使得污水中的污染物能够被分布截留,降低了装置堵塞的风险,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装置在不停机的状态下便可对其内部沉积的污染物进行外排清理,使得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利用本装置进行污水治理修复过程中,污水全程通过重力作用经过预处理组件、吸附组件和压滤组件,不需要增设水泵以及管道,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剖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齿轮与主齿盘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活性炭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1)、预处理组件(2)、吸附组件(3)和压滤组件(4);所述净化箱(1)包括依次上下设置的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11),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11)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水孔(100);第一箱体(10)侧壁上设置有清理管(101),上端活动设置带有进水管(103)的密封盖(102),第一箱体(10)内部上端转动卡接有圆盘(104),所述第二箱体(11)内部设置有装置腔(110);所述预处理组件(2)包括过滤筒(20)和人工水草(21),所述过滤筒(20)套设在第一箱体(10)内部中心位置,所述人工水草(21)设置在过滤筒(20)的内壁上;所述吸附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0)、齿轮组(31)、安装盘(32)和活性炭吸附筒(33),所述齿轮组(31)包括主齿盘(310)和连接齿轮(311),所述主齿盘(310)转动卡接在过滤筒(20)外部,且位于所述圆盘(104)上端,所述连接齿轮(311)设置有3-6个,各个连接齿轮(311)均匀分布在所述圆盘(104)上,且分别与主齿盘(310)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0)设置在第一箱体(10)上端,第一电机(30)通过主齿轮(300)与主齿盘(310啮合连接,所述安装盘(32)的数量与连接齿轮(311)对应一致,各个安装盘(32)分别设置在各个连接齿轮(311)底部,所述活性炭吸附筒(33)竖直设置在安装盘(32)下端;所述压滤组件(4)包括第二电机(40)和压滤箱(41),所述压滤箱(41)设置有两个,两个压滤箱(41)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11)内的装置腔(110)的两侧,压滤箱(41)与第二箱体(11)的内壁卡接固定,压滤箱(41)的一端敞口设置,且活动卡接有压滤板(42),所述压滤板(42)初始状态下与压滤箱(41)的开口之间具有间隙,压滤箱(41)另一端通过网板(410)卡接有滤膜(411),压滤箱(41)与所述滤膜(411)靠近的一端的设有集水盒(43),所述集水盒(43)上设置有贯穿第二箱体(11)的输水管(430),第二箱体(11)内部上下两侧与压滤箱(41)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412),所述第二电机(40)设置有两个,且转向相反,两个第二电机(40)分别设置在装置腔(110)内部两侧,且两个第二电机(40)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卷筒(400),装置腔(111)内部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卷筒(400)位置对应的第二导向滑轮(401),每个所述卷筒(400)上均设置有两个牵引索(402),同一个卷筒(400)上的两个牵引索(402)依次穿过上下两个第二导向混轮(401)、第一导向滑轮(412)后与两个压滤板(42)的上下两端活动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1)、预处理组件(2)、吸附组件(3)和压滤组件(4);所述净化箱(1)包括依次上下设置的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11),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11)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水孔(100);第一箱体(10)侧壁上设置有清理管(101),上端活动设置带有进水管(103)的密封盖(102),第一箱体(10)内部上端转动卡接有圆盘(104),所述第二箱体(11)内部设置有装置腔(110);所述预处理组件(2)包括过滤筒(20)和人工水草(21),所述过滤筒(20)套设在第一箱体(10)内部中心位置,所述人工水草(21)设置在过滤筒(20)的内壁上;所述吸附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0)、齿轮组(31)、安装盘(32)和活性炭吸附筒(33),所述齿轮组(31)包括主齿盘(310)和连接齿轮(311),所述主齿盘(310)转动卡接在过滤筒(20)外部,且位于所述圆盘(104)上端,所述连接齿轮(311)设置有3-6个,各个连接齿轮(311)均匀分布在所述圆盘(104)上,且分别与主齿盘(310)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0)设置在第一箱体(10)上端,第一电机(30)通过主齿轮(300)与主齿盘(310啮合连接,所述安装盘(32)的数量与连接齿轮(311)对应一致,各个安装盘(32)分别设置在各个连接齿轮(311)底部,所述活性炭吸附筒(33)竖直设置在安装盘(32)下端;所述压滤组件(4)包括第二电机(40)和压滤箱(41),所述压滤箱(41)设置有两个,两个压滤箱(41)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11)内的装置腔(110)的两侧,压滤箱(41)与第二箱体(11)的内壁卡接固定,压滤箱(41)的一端敞口设置,且活动卡接有压滤板(42),所述压滤板(42)初始状态下与压滤箱(41)的开口之间具有间隙,压滤箱(41)另一端通过网板(410)卡接有滤膜(411),压滤箱(41)与所述滤膜(411)靠近的一端的设有集水盒(43),所述集水盒(43)上设置有贯穿第二箱体(11)的输水管(430),第二箱体(11)内部上下两侧与压滤箱(41)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412),所述第二电机(40)设置有两个,且转向相反,两个第二电机(40)分别设置在装置腔(110)内部两侧,且两个第二电机(40)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卷筒(400),装置腔(111)内部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卷筒(400)位置对应的第二导向滑轮(401),每个所述卷筒(400)上均设置有两个牵引索(402),同一个卷筒(400)上的两个牵引索(402)依次穿过上下两个第二导向混轮(401)、第一导向滑轮(412)后与两个压滤板(42)的上下两端活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0)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卡槽(200),过滤筒(20)内部上端卡接有活动环(22),所述活动环(22)下端设置有水草安装架(220),所述水草安装架(220)与卡槽(200)活动卡接,所述人工水草(21)活动插接在水草安装架(220)上。


3.根据圈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04)包括第一圆盘(1040)和第二圆盘(104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智席张相春杨亚静刘军龙敖克厚霍斐斐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