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232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传送带辊筒、吸油棉撑池槽、排流管、电机箱、沉淀池、格栅膜片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运用吸油棉撑池槽与排流管相配合,通过在直通管顶部对接池槽体进行阀座旋桨架与轮架棉块滑刷透析下排操作效果,有效运用棉槽块吸收泡沫和油渍,再通过阀帽滑块顺着框条槽架升降呈水轮机回转效果,提升曝气透析的净水预处理效率,保障后续沉淀、过滤、格栅析出的水体持续净化,方便炼油循环利用,也避免乳液堆积,预先防止产生水泡和油泡,再输入池内进行有效防控操作效果,提升炼油污水处理系统的彻底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属于炼油领域。
技术介绍
炼油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炼油热度进行水处理降温后回流水体对粘结的油渍混合产生的乳液进行油水分离和剃料净水操作效果,保障炼油厂的污水处理高效性和及时性,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炼油污水会产生水包油的乳液现象,对污水输送的管道浪涌会产生油泡和水泡交杂导通,造成炼油时的油渣混入水中干扰管道输送内壁持续水流碰撞冒泡,在输出口终端和处理池中,对泡沫过滤不足,且泡沫粘结量过分阻隔污水系统排放和净水处理的反冲量,从而滞缓整体机架管道运输和池体净水效率,导致残留油渣的凝絮物混合水中得不到完全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炼油污水会产生水包油的乳液现象,对污水输送的管道浪涌会产生油泡和水泡交杂导通,造成炼油时的油渣混入水中干扰管道输送内壁持续水流碰撞冒泡,在输出口终端和处理池中,对泡沫过滤不足,且泡沫粘结量过分阻隔污水系统排放和净水处理的反冲量,从而滞缓整体机架管道运输和池体净水效率,导致残留油渣的凝絮物混合水中得不到完全清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传送带辊筒、吸油棉撑池槽、排流管、电机箱、沉淀池、格栅膜片板,所述吸油棉撑池槽嵌套于传送带辊筒的底部下,所述排流管插嵌在吸油棉撑池槽的底部下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电机箱安装于沉淀池的右下角,所述排流管插嵌在沉淀池的右侧并且相互贯通,所述沉淀池焊接在吸油棉撑池槽的底部下,所述格栅膜片板插嵌在沉淀池的内部并且相互垂直,所述吸油棉撑池槽设有阀座旋桨架、轮架棉块、池槽体、池槽壳块,所述阀座旋桨架安装于轮架棉块的左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池槽体与池槽壳块为一体结构,所述阀座旋桨架插嵌在池槽体的内部,所述轮架棉块紧贴于池槽体内部的右侧,所述池槽壳块嵌套于传送带辊筒的底部下。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座旋桨架由阀帽滑块、框条槽架、轴轮体组成,所述阀帽滑块与框条槽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框条槽架与轴轮体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帽滑块由瓣膜球阀槽、滑块支座、提管架杆组成,所述瓣膜球阀槽嵌套于滑块支座的右侧并且相互贯通,所述提管架杆插嵌在滑块支座的左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架棉块由轮架滑座、棉槽块、支柱杆组成,所述轮架滑座安装于棉槽块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棉槽块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支柱杆的上下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架滑座由通孔支架、瓣槽轮体、滑板座组成,所述通孔支架插嵌在瓣槽轮体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瓣槽轮体嵌套于滑板座的左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带辊筒由垫扣弧带槽、传送带槽、辊筒体组成,所述垫扣弧带槽嵌套于辊筒体的底部下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传送带槽安装于辊筒体的前侧并且相互垂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扣弧带槽由拉扣架座块、椭球垫、弧带槽壳组成,所述拉扣架座块与椭球垫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拉扣架座块安装于弧带槽壳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流管由瓣扣柱槽、直通管、弯管槽组成,所述瓣扣柱槽与直通管扣合在一起,所述直通管插嵌在弯管槽的顶部上并且轴心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瓣扣柱槽由椭球瓣扣块、柱框槽、翼撑垫板组成,所述椭球瓣扣块安装于柱框槽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翼撑垫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柱框槽的左右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瓣膜球阀槽为顶部带弧瓣膜和通孔槽的球阀帽壳结构,方便低位管道插接吸液导通再阀口进行喷洒水流透析油渣净化输出操作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瓣槽轮体为四个方位带瓣槽的轮盘结构,方便旋绕水流产生的水泡和油泡进行收压内引操作效果,保障后续的乳液吸油分离水流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扣架座块为顶部到倒凹型扣块和底部带凸型扣块的架座结构,方便上下拉扣筒体配合组装形成滚动回转扰流操作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椭球瓣扣块为左右宽半圆片中间窄椭球扣槽的复合瓣块结构,方便向心形成左右壳体拉扣装夹操作效果,提升管道架构的导流的稳定性。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工作人员启动电机箱对接沉淀池在传送带辊筒与吸油棉撑池槽底部通过排流管对接格栅膜片板导通形成一体化顶部分油和底部沉淀过滤操作效果,使垫扣弧带槽在传送带槽与辊筒体底部通过拉扣架座块在弧带槽壳内挤压椭球垫形成整体承接机架操作效果,让阀座旋桨架的阀帽滑块在框条槽架上升降滑动配合轴轮体回转,形成水轮机运动操作效果,让瓣膜球阀槽在滑块支座内对接提管架杆抽吸乳液形成油渣吸收喷水提纯效果,让轮架棉块的轮架滑座在棉槽块内对位支柱杆垂直滑动,带动通孔支架与瓣槽轮体在滑板座一侧承接池槽体与池槽壳块乳液发泡的消除包裹吸收操作效果,提升炼油污水处理系统的分油预处理提纯水流疏导操作效果。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运用吸油棉撑池槽与排流管相配合,通过在直通管顶部对接池槽体进行阀座旋桨架与轮架棉块滑刷透析下排操作效果,有效运用棉槽块吸收泡沫和油渍,再通过阀帽滑块顺着框条槽架升降呈水轮机回转效果,提升曝气透析的净水预处理效率,保障后续沉淀、过滤、格栅析出的水体持续净化,方便炼油循环利用,也避免乳液堆积,预先防止产生水泡和油泡,再输入池内进行有效防控操作效果,提升炼油污水处理系统的彻底净化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传送带辊筒与吸油棉撑池槽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吸油棉撑池槽与排流管详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吸油棉撑池槽、阀座旋桨架、轮架棉块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垫扣弧带槽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瓣扣柱槽工作状态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阀帽滑块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轮架滑座工作状态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传送带辊筒-1、吸油棉撑池槽-2、排流管-3、电机箱-4、沉淀池-5、格栅膜片板-6、阀座旋桨架-2A、轮架棉块-2B、池槽体-2C、池槽壳块-2D、阀帽滑块-2A1、框条槽架-2A2、轴轮体-2A3、瓣膜球阀槽-2A11、滑块支座-2A12、提管架杆-2A13、轮架滑座-2B1、棉槽块-2B2、支柱杆-2B3、通孔支架-2B11、瓣槽轮体-2B12、滑板座-2B13、垫扣弧带槽-11、传送带槽-12、辊筒体-13、拉扣架座块-111、椭球垫-112、弧带槽壳-113、瓣扣柱槽-31、直通管-32、弯管槽-33、椭球瓣扣块-311、柱框槽-312、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传送带辊筒(1)、吸油棉撑池槽(2)、排流管(3)、电机箱(4)、沉淀池(5)、格栅膜片板(6),其特征在于:/n所述吸油棉撑池槽(2)嵌套于传送带辊筒(1)的底部下,所述排流管(3)插嵌在吸油棉撑池槽(2)的底部下,所述电机箱(4)安装于沉淀池(5)的右下角,所述排流管(3)插嵌在沉淀池(5)的右侧,所述沉淀池(5)焊接在吸油棉撑池槽(2)的底部下,所述格栅膜片板(6)插嵌在沉淀池(5)的内部;/n所述吸油棉撑池槽(2)设有阀座旋桨架(2A)、轮架棉块(2B)、池槽体(2C)、池槽壳块(2D);/n所述阀座旋桨架(2A)安装于轮架棉块(2B)的左侧,所述池槽体(2C)与池槽壳块(2D)为一体结构,所述阀座旋桨架(2A)插嵌在池槽体(2C)的内部,所述轮架棉块(2B)紧贴于池槽体(2C)内部的右侧,所述池槽壳块(2D)嵌套于传送带辊筒(1)的底部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传送带辊筒(1)、吸油棉撑池槽(2)、排流管(3)、电机箱(4)、沉淀池(5)、格栅膜片板(6),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油棉撑池槽(2)嵌套于传送带辊筒(1)的底部下,所述排流管(3)插嵌在吸油棉撑池槽(2)的底部下,所述电机箱(4)安装于沉淀池(5)的右下角,所述排流管(3)插嵌在沉淀池(5)的右侧,所述沉淀池(5)焊接在吸油棉撑池槽(2)的底部下,所述格栅膜片板(6)插嵌在沉淀池(5)的内部;
所述吸油棉撑池槽(2)设有阀座旋桨架(2A)、轮架棉块(2B)、池槽体(2C)、池槽壳块(2D);
所述阀座旋桨架(2A)安装于轮架棉块(2B)的左侧,所述池槽体(2C)与池槽壳块(2D)为一体结构,所述阀座旋桨架(2A)插嵌在池槽体(2C)的内部,所述轮架棉块(2B)紧贴于池槽体(2C)内部的右侧,所述池槽壳块(2D)嵌套于传送带辊筒(1)的底部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旋桨架(2A)由阀帽滑块(2A1)、框条槽架(2A2)、轴轮体(2A3)组成,所述阀帽滑块(2A1)与框条槽架(2A2)相配合,所述框条槽架(2A2)与轴轮体(2A3)机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滑块(2A1)由瓣膜球阀槽(2A11)、滑块支座(2A12)、提管架杆(2A13)组成,所述瓣膜球阀槽(2A11)嵌套于滑块支座(2A12)的右侧,所述提管架杆(2A13)插嵌在滑块支座(2A12)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棉块(2B)由轮架滑座(2B1)、棉槽块(2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萍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