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于地下空腹顶板上的水平运输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携带载荷在轮子或类似的物件上移动的升降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设于地下空腹顶板上的水平运输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室顶板采用空腹模盒楼板,大型地下空腹顶板上荷载承受度较小,因受荷载限制,吊装重型车辆或吊机难以靠近,在场地内实行水平运输,吊装困难较大,影响了施工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组装便利、使用方便、提高效率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于地下空腹顶板上的水平运输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设于地下空腹顶板上的水平运输吊装装置,包括剪力墙,其特征是;还包括载物平台、全向滚轮、悬挑杆、吊耳、提升装置、承插管柱、支撑斜柱、钢丝绳、载物套管、滑移组合装置、护栏和内支撑轴,载物平台设于剪力墙的一侧,载物平台下部的四个角上各设一个全向滚轮;载物平台上部的两边相对地各固定一个护栏,两个护栏顶边一端的两个端点、两个护栏顶边另一端的两个端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于地下空腹顶板上的水平运输吊装装置,包括剪力墙(100),其特征是;还包括载物平台(1)、全向滚轮(2)、悬挑杆(3)、吊耳(4)、提升装置(5)、承插管柱(6)、支撑斜柱(7)、钢丝绳(8)、载物套管(10)、滑移组合装置(11)、护栏(12)和内支撑轴(14),/n载物平台(1)设于剪力墙(100)的一侧,载物平台(1)下部的四个角上各设一个全向滚轮(2);/n载物平台(1)上部的两边相对地各固定一个护栏(12),两个护栏(12)顶边一端的两个端点、两个护栏(12)顶边另一端的两个端点、两个护栏(12)顶边的两个中点、两个护栏(12)底边一端的两个端点、两个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于地下空腹顶板上的水平运输吊装装置,包括剪力墙(100),其特征是;还包括载物平台(1)、全向滚轮(2)、悬挑杆(3)、吊耳(4)、提升装置(5)、承插管柱(6)、支撑斜柱(7)、钢丝绳(8)、载物套管(10)、滑移组合装置(11)、护栏(12)和内支撑轴(14),
载物平台(1)设于剪力墙(100)的一侧,载物平台(1)下部的四个角上各设一个全向滚轮(2);
载物平台(1)上部的两边相对地各固定一个护栏(12),两个护栏(12)顶边一端的两个端点、两个护栏(12)顶边另一端的两个端点、两个护栏(12)顶边的两个中点、两个护栏(12)底边一端的两个端点、两个护栏(12)底边另一端的两个端点、两个护栏(12)底边的两个中点分别用一根内支撑轴(14)连接,连接两个护栏(12)顶边两个中点的内支撑轴(14)和一根连接两个护栏(12)顶边两个端点的内支撑轴(14)外分别可转动地套设一个载物套管(10);
承插管柱(6)的下部固定在未套设载物套管(10)的内支撑轴(14)上,承插管柱(6)的底端固定在载物平台(1)的侧边上,支撑斜柱(7)的顶端固定在承插管柱(6)的上部,支撑斜柱(7)的底端固定在连接两个护栏(12)底边两个中点的内支撑轴(14)的中部;
悬挑杆(3)由垂直插杆(31)和水平悬杆(32)构成,水平悬杆(32)的内端固定在垂直插杆(31)的顶端使悬挑杆(3)呈Γ型,垂直插杆(31)的形状和尺寸都和承插管柱(6)内孔的形状和尺寸互相匹配,悬挑杆(3)通过垂直插杆(31)插入承插管柱(6)内,水平悬杆(32)外端的下部设有吊耳(4),提升装置(5)固定在吊耳(4)上,提升装置(5)上拴系钢丝绳(8);
滑移组合装置(11)包括支撑架(111)、支撑杆(112)、支撑轴(113)和滑移套管(114),支撑架(111)固定在剪力墙(100)的顶部,两根支撑杆(112)的内端分别垂直地固定在支撑架(111)的两端,支撑轴(1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根支撑杆(112)的外端,滑移套管(114)可转动地套设在支撑轴(113)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于地下空腹顶板上的水平运输吊装装置,其特征是:全向滚轮(2)上设有制动按钮;承插管柱(6)的内孔和垂直插杆(31)的横截面都为正六边形,垂直插杆(31)横截面外接圆的直径为承插管柱(6)内孔内切圆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青松,黄先文,孙健杰,李成,潘立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