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25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包括缸体,缸盖,活塞,骨架油封,O型圈,接头Ⅰ,接头Ⅱ,接头Ⅲ,缸体设置有轴向的油道和轴向气道与缸体内部的油腔和气腔连通;壳体的右端设置径向气道与缸体的内腔连通;活塞设置中空结构,活塞内壁设置为台阶结构,活塞外径设置轴环结构,轴环匹配安装在缸体内壁;缸盖设置为中空结构,缸盖的内壁匹配套装在活塞外径上,缸盖的右端设置为台阶结构,缸盖台阶设置套装缸体的右端内,在活塞和缸盖外径设置安装有骨架油封和O型圈。打刀缸采用液压推进打刀结构和气压退刀结构,采用骨架油封和O型圈进行密封,并设置有进入主轴内部的气压吹气结构,功能一体化设置合理,结构简单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
本技术涉及数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
技术介绍
打刀缸是一种增力气压转换装置,通过压缩空气作用于气缸活塞,产生推力,推动油缸活塞,使高于压缩空气数倍的油压作用于压杆,产生推力,实现机械装置的各种动作,打刀缸主要用于加工中心机床、数控铣床刀具自动或半自动交换机构中的主轴打刀,通常作为单独机构设置安装在主轴的后端,这样设置的结构设计,即主轴加打刀缸,在加上主轴中部通高压气体的结构,造成主轴的轴向长度较长,占用机床的空间较大;同时现有的打刀缸功能单一,不能有效与主轴进气机构结合,造成主轴结构设计复杂,安装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机床主轴打刀缸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打刀缸采用液压推进打刀结构和气压退刀结构,同时设置有进入主轴内部的气压吹气结构,功能一体化设置,安装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紧凑。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包括缸体,缸盖,活塞,骨架油封,O型圈,接头Ⅰ,接头Ⅱ,接头Ⅲ,所述缸体设置为中空台阶结构,右段内壁直径小于左段直径;缸体的圆周右端设置有轴向的油道,油道的左端与缸体台阶内壁连通,油道右端设置有内螺纹匹配安装接头Ⅰ;缸体圆周设置有轴向气道Ⅰ,气道Ⅰ的左端与缸体内腔连通,气道Ⅰ的右端设置有内螺纹匹配安装接头Ⅱ;缸体的右端设置径向气道Ⅱ,径向气道Ⅱ的内端与缸体的内腔连通,径向气道Ⅱ的外端与接头Ⅲ连通;所述活塞设置中空结构,活塞内壁设置为台阶结构,活塞外径设置轴环结构,轴环匹配安装在缸体内壁;所述缸盖设置为中空结构,缸盖的内壁匹配套装在活塞外径上,缸盖的右端设置为台阶结构,缸盖台阶设置套装缸体的右端内。进一步,所述缸体的右端内壁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匹配安装有骨架油封。进一步,所述活塞轴环外径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匹配安装有骨架油封。进一步,所述活塞右端设置有径向气道,径向气道径轴向位置与缸体径向气道的轴向位置相匹配,活塞径向气道的内端与活塞的内壁设置的环状凹槽连通。进一步,所述缸盖内壁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匹配安装有O型圈,缸盖的台阶外径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匹配安装有O型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打刀缸与主轴后端紧密连接,减少主轴长度,减少机床的占用空间;2.打刀缸采用液压推进打刀结构、气压退刀结构,气压吹气结构,通过打刀缸功能一体化设置,安装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紧凑;3.打刀缸设置有密封结构,保持液压和气压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松刀气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拉刀油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00-缸体,101-油道,102-气道Ⅰ,103-气道Ⅱ,200-缸盖,300-活塞,400-骨架油封500-O型圈,600-主轴,700-滑块,800-拉杆,900-接头Ⅰ,1000-接头Ⅱ,1100-接头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更加详细说明。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提供本技术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包括缸体100,缸盖200,活塞300,骨架油封400,O型圈500,接头Ⅰ900,接头Ⅱ1000,接头Ⅲ1100,所述缸体100设置为中空台阶结构,右段内壁直径小于左段直径;缸体100的圆周右端设置有轴向的油道101,油道101的左端与缸体100台阶内壁连通,油道101右端设置有内螺纹匹配安装接头Ⅰ900,液压油经接头Ⅰ900和缸体100轴向的油道101,到达活塞300的右端面;缸体100圆周设置有轴向气道Ⅰ102,气道Ⅰ102的左端与缸体100内腔连通,气道Ⅰ102的右端设置有内螺纹匹配安装接头Ⅱ1000,高压气体经过接头Ⅱ1000的轴向气道102,最后到达活塞300的左端面;缸体100的右端设置径向气道Ⅱ103,径向气道Ⅱ102的内端与缸体100的内腔连通,径向气道Ⅱ103的外端与接头Ⅲ1100连通,高压气体经过接头Ⅲ1100的径向气道103进入活塞300的径向气道;所述活塞300设置中空结构,活塞300内壁设置为台阶结构,活塞300外径设置轴环结构,轴环匹配安装在缸体100内壁,活塞300右端外径匹配套装在缸体100右段内壁,活塞300轴环的右端面和缸体100内台阶的左端面形成油腔;所述缸盖200设置为中空结构,缸盖200的内壁匹配套装在活塞300外径上,缸盖200的右端设置为台阶结构,缸盖200台阶设置套装缸体100的右端内,缸盖200的右端面和活塞300轴环的左端面形成气腔。进一步,所述缸体100的右端内壁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匹配安装有骨架油封400,起到密封液压油的作用。进一步,所述活塞300轴环外径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匹配安装有骨架油封400,起到密封液压油的作用。进一步,所述活塞300右端设置有径向气道,径向气道的轴向位置与缸体100径向气道103的轴向位置相匹配,活塞300径向气道的内端与活塞300的内壁设置的环状凹槽连通,起到高压气体进入主轴600内部的作用。进一步,所述缸盖200内壁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匹配安装有O型圈500,缸盖200的台阶外径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匹配安装有O型圈5000,起到密封高压气体的作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或工作状态:加工过程中,需要更换刀具或更换零件等,外接高压液压油经接头Ⅰ900和缸体100轴向的油道101,到达活塞300的右端面,进入活塞300轴环的右端面和缸体100内台阶的左端面形成油腔,推动活塞300向左移动,通过活塞300内壁台阶推动拉杆800上安装的滑块700带动拉杆800向左移动,进行松刀;同时,外接高压气体经接头Ⅲ1100、缸体100径向气道103和活塞300的径向气道进入主轴600内拉杆800的径向气道和轴向气道最终到达主轴600前端,对锥孔吹气清除灰尘等;换刀完成后,高压液压油停止供应,油腔压力降低,外接高压气体经接头Ⅱ102、缸体100轴向气道102到达缸体100内壁,缸盖200的右端面和活塞300轴环的左端面形成的气腔,推动活塞300向右移动,活塞300内壁台阶与拉杆800脱离接触的状态,拉杆800在碟簧的涨力作用下,最终完成刀柄的拉紧,完成换刀动作;同时拉杆800向右移动和活塞300向右移动,高压气体进入主轴600内的气道被阻断,不在向主轴600内供气。缸体100的右端内壁设置环状凹槽匹配安装的骨架油封400和活塞300轴环外径设置环状凹槽匹配安装的骨架油封400,起到密封油腔作用,防止液压油泄露的作用。缸盖200内壁设置环状凹槽匹配安装的O型圈500和缸盖200台阶外径设置环状凹槽匹配安装的O型圈500,起到密封高压气体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包括缸体(100),缸盖(200),活塞(300),骨架油封(400),O型圈(500),接头Ⅰ(900),接头Ⅱ(1000),接头Ⅲ(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0)设置为中空台阶结构,右段内壁直径小于左段直径;缸体(100)的圆周右端设置有轴向的油道(101),油道(101)的左端与缸体(100)台阶内壁连通,油道(101)右端设置有内螺纹匹配安装接头Ⅰ(900);缸体(100)圆周设置有轴向气道Ⅰ(102),气道Ⅰ(102)的左端与缸体(100)内腔连通,气道Ⅰ(102)的右端设置有内螺纹匹配安装接头Ⅱ(1000);缸体(100)的右端设置径向气道Ⅱ(103),径向气道Ⅱ(103)的内端与缸体(100)的内腔连通,径向气道Ⅱ(103)的外端与接头Ⅲ(1100)连通;所述活塞(300)设置中空结构,活塞(300)内壁设置为台阶结构,活塞(300)外径设置轴环结构,轴环匹配安装在缸体(100)内壁;所述缸盖(200)设置为中空结构,缸盖(200)的内壁匹配套装在活塞(300)外径上,缸盖(200)的右端设置为台阶结构,缸盖(200)台阶设置套装缸体(100)的右端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气联动机床主轴打刀缸结构,包括缸体(100),缸盖(200),活塞(300),骨架油封(400),O型圈(500),接头Ⅰ(900),接头Ⅱ(1000),接头Ⅲ(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0)设置为中空台阶结构,右段内壁直径小于左段直径;缸体(100)的圆周右端设置有轴向的油道(101),油道(101)的左端与缸体(100)台阶内壁连通,油道(101)右端设置有内螺纹匹配安装接头Ⅰ(900);缸体(100)圆周设置有轴向气道Ⅰ(102),气道Ⅰ(102)的左端与缸体(100)内腔连通,气道Ⅰ(102)的右端设置有内螺纹匹配安装接头Ⅱ(1000);缸体(100)的右端设置径向气道Ⅱ(103),径向气道Ⅱ(103)的内端与缸体(100)的内腔连通,径向气道Ⅱ(103)的外端与接头Ⅲ(1100)连通;所述活塞(300)设置中空结构,活塞(300)内壁设置为台阶结构,活塞(300)外径设置轴环结构,轴环匹配安装在缸体(100)内壁;所述缸盖(200)设置为中空结构,缸盖(200)的内壁匹配套装在活塞(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海赵重喜梁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莱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