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春秋专利>正文

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22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缠绕管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包括提升结构、外框、推车本体、导向结构、输送结构、角度调节结构和限位结构;角度调节结构设于输送结构的底端,进而便于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调节输送结构与外框之间的角度,进而便于使输送结构背离外框的一端朝向缠绕管导向支撑架,进而便于通过输送结构将缠绕管输送支撑外框的内部,同时便于将缠绕管拆卸,进而大大提高了缠绕管的码垛的效率及其质量;进而便于通过提升结构调节缠绕管的码垛的高度,进而使码垛的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码垛的高度差,使码垛的冲击力更小,进而大大提高了码垛的质量,同时提升结构上的导向结构的设置进而使提升结构的传动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缠绕管运输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在塑料制品成型之前需要在PE中空壁管的塑化挤出机中进行塑化,然后挤出冷却成型,在PE缠绕管生产过程中,通过挤出机对原料进行塑化,然后通过塑化挤出机的口模初步成型,然后通过定径套再次定型,然后通过冷却水箱进行冷却,最后使用缠绕辊进行缠绕粘接成型,然后根据需要的长度对缠绕管进行切割,然后通过推车搬运,将缠绕管输送至指定场所进行码垛。然而,传统的推车距离管道的导向支撑架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当单人操作时,容易造成管道掉落损坏,进而不便于将切割完成的缠绕管放置在推车上,操作灵活性差,且不便于将缠绕管卸料,进而影响了缠绕管的输送的效率,同时推车大多没有限位组件,稳定性差,在将缠绕管放置在推车上时容易造成推车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包括提升结构、外框、推车本体、导向结构、输送结构、角度调节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外框的底端设有用于输送的所述推车本体,所述外框上设有用于调节码垛高度的所述提升结构,所述提升结构连接于所述导向结构,且所述导向结构固定于所述外框;所述外框的底端设有用于增强稳固性的所述限位结构,且所述提升结构可抵触于所述限位结构;所述外框上设有用于对缠绕管进行导向的所述输送结构,且所述输送结构与所述外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外框的侧壁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输送结构的角度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且所述角度调节结构设于所述输送结构的底端。具体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导向轴、导向框、滑槽、导向辊和拉杆,所述导向轴与所述外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轴固定于所述导向框,所述导向框上设有多个转动连接的所述导向辊,所述导向框的底端设有所述拉杆,所述拉杆为L形,所述外框朝向所述导向轴的一端的中线处设有所述滑槽。具体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杆、传动轴、固定箱、驱动杆、滚轮、涡轮、蜗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固定箱设于所述外框的中线处,所述固定箱设于所述导向框的底端,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固定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端部固定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固定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驱动杆之间垂直,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之间啮合,所述涡轮固定于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固定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固定于所述传动轴,所述调节杆上设有转动连接的所述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拉杆之间滚动连接。具体的,所述提升结构包括支撑板、液压缸、固定板、底板和滑杆,所述外框上设有滑动连接的截面呈L形的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垂直固定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外框上固定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所述液压缸,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设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外框之间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滑杆、滑框和导向轮,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T形结构的所述滑框,所述滑框的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截面为弧形的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滑杆之间滚动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滑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杆固定于所述外框。具体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固定套、扭力弹簧、连接轴和挡块,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外框的底端,所述连接轴固定于所述固定套,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套和所述限位杆,所述固定套上设有所述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外框上设有用于对缠绕管进行导向的输送结构,且输送结构与外框之间转动连接;外框的侧壁设有用于调节输送结构的角度的角度调节结构,且角度调节结构设于输送结构的底端,进而便于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调节输送结构与外框之间的角度,进而便于使输送结构背离外框的一端朝向缠绕管导向支撑架,进而便于通过输送结构将缠绕管输送支撑外框的内部,同时便于将缠绕管拆卸,进而大大提高了缠绕管的码垛的效率及其质量,即:首先将推车本体移动至缠绕管导向支撑架的一侧时,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进而使传动更加省力,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与固定箱之间转动连接,蜗杆带动涡轮转动,进而使涡轮带动传动轴与固定箱之间转动,使传动轴带动调节杆,调节杆上的滚轮与拉杆之间滚动连接,进而使导向框、调节杆和外框之间构成钝角三角形,进而使导向框与缠绕管导向支撑架之间的距离更小,当缠绕管切割完成后,便于推动缠绕管,使缠绕管在导向辊上滚动,导向辊与导向框之间滚动,进而便于缠绕管滚动至外框的内部,进而大大提高了管道的码垛的效率及其质量,当推车本体将缠绕管运输至指定场所时,可反向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进而使涡轮带动传动轴与固定箱之间转动,使传动轴带动调节杆,调节杆上的滚轮与拉杆之间滚动连接,进而使导向框、调节杆和外框之间构成锐角三角形,进而使导向框与地面贴合,进而便于使缠绕管从导向辊上滚落至地面上,进而使缠绕管的卸料更加方便快捷。(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外框的底端设有用于输送的推车本体,外框上设有用于调节码垛高度的提升结构,提升结构连接于导向结构,且导向结构固定于外框;进而便于通过提升结构调节缠绕管的码垛的高度,进而使码垛的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码垛的高度差,使码垛的冲击力更小,进而大大提高了码垛的质量,同时提升结构上的导向结构的设置进而使提升结构的传动更加稳定,即:当对缠绕管进行码垛时,液压缸伸长驱动固定板,使固定板上的滑杆与外框之间滑动,滑杆的设置进而使固定板带动底板的滑动效果更好,底板背离外框方向移动,使底板距离外框的顶端的距离约为缠绕管的直径,当顶层的缠绕管码垛完成后,液压缸收缩,液压缸带动固定板,使固定板带动底板朝向外框方向滑动,滑动约为一根缠绕管的直径的距离后进行上层的码垛,进而使导向辊掉落至底板上的缠绕管的高度固定,进而有效防止缠绕管道码垛落差过大造成损坏,进而大大提高了码垛的质量及其效率,当卸料时候,液压缸伸长驱动固定板,使固定板上的滑杆与外框之间滑动,底板背离外框方向移动,进而便于底板带动缠绕管从导向辊上掉落至地面,进而使缠绕管的卸料的效果更好。(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外框的底端设有用于增强稳固性的限位结构,且提升结构可抵触于限位结构,进而便于通过提升结构配合限位结构对推车本体进行限位,进而使操作的稳定性能更好,即:当底板背离外框方向滑动时,底板与限位杆不抵触,扭力弹簧驱动限位杆与连接轴之间转动,直至限位杆与挡块抵触,进而使限位杆抵触地面,进而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能,当底板复位时,底板带动限位杆与连接轴之间转动,进而使两个限位杆之间的夹角增大,使限位杆与地面不抵触,进而使缠绕管码垛时更加稳定高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结构(1)、外框(2)、推车本体(3)、导向结构(4)、输送结构(5)、角度调节结构(6)和限位结构(7);所述外框(2)的底端设有用于输送的所述推车本体(3),所述外框(2)上设有用于调节码垛高度的所述提升结构(1),所述提升结构(1)连接于所述导向结构(4),且所述导向结构(4)固定于所述外框(2);所述外框(2)的底端设有用于增强稳固性的所述限位结构(7),且所述提升结构(1)可抵触于所述限位结构(7);所述外框(2)上设有用于对缠绕管进行导向的所述输送结构(5),且所述输送结构(5)与所述外框(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外框(2)的侧壁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输送结构(5)的角度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6),且所述角度调节结构(6)设于所述输送结构(5)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结构(1)、外框(2)、推车本体(3)、导向结构(4)、输送结构(5)、角度调节结构(6)和限位结构(7);所述外框(2)的底端设有用于输送的所述推车本体(3),所述外框(2)上设有用于调节码垛高度的所述提升结构(1),所述提升结构(1)连接于所述导向结构(4),且所述导向结构(4)固定于所述外框(2);所述外框(2)的底端设有用于增强稳固性的所述限位结构(7),且所述提升结构(1)可抵触于所述限位结构(7);所述外框(2)上设有用于对缠绕管进行导向的所述输送结构(5),且所述输送结构(5)与所述外框(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外框(2)的侧壁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输送结构(5)的角度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6),且所述角度调节结构(6)设于所述输送结构(5)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5)包括导向轴(51)、导向框(52)、滑槽(53)、导向辊(54)和拉杆(55),所述导向轴(51)与所述外框(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轴(51)固定于所述导向框(52),所述导向框(52)上设有多个转动连接的所述导向辊(54),所述导向框(52)的底端设有所述拉杆(55),所述拉杆(55)为L形,所述外框(2)朝向所述导向轴(51)的一端的中线处设有所述滑槽(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绕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6)包括调节杆(61)、传动轴(62)、固定箱(63)、驱动杆(64)、滚轮(65)、涡轮(66)、蜗杆(67)、第一齿轮(68)和第二齿轮(69),所述固定箱(63)设于所述外框(2)的中线处,所述固定箱(63)设于所述导向框(52)的底端,所述驱动杆(64)与所述固定箱(6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64)的端部固定有所述第二齿轮(69),所述第二齿轮(69)与所述第一齿轮(68)之间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9)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68)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68)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秋
申请(专利权)人:宋春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