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20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包括一拉紧车,拉紧车的前端安装有一拉紧滚轮,拉紧滚轮与带式输送机上的胶带缠绕,拉紧车的后端安装有一固定端,固定端上缠绕有钢丝绳;拉紧车的后方设有一拉紧塔,拉紧塔的内部设有一重锤箱,钢丝绳通过滑轮,一端固定在拉紧车,另一端绕过重锤箱缠绕到一绞车上。胶带作用在拉紧滚筒上的合张力,由拉紧车上的钢丝绳抵抗掉。工作时,绞车逐渐拉紧钢丝绳,待重锤箱达到理想位置时,绞车抱闸。此时,重锤箱的重力作为克服胶带合张力的拉紧力。维护时,绞车逐渐放松钢丝绳,待重锤箱达到地面时,绞车抱闸。此时,钢丝绳仍有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较长的带式输送机使用越来越多,拉紧行程也越来越长。受设备特性的局限性,螺旋拉紧装置行程较短,垂直重锤拉紧装置的布置空间受限,液压拉紧装置的响应速度慢,已都不如拉紧车+拉紧塔的车塔拉紧装置的使用广泛。虽然车塔拉紧形式具有拉紧行程长、响应速度快、适应空间能力强等特点,但塔内重锤箱的维护较困难。由于重锤箱的工作位置不确定、维护时重锤箱需要额外使用很多组葫芦和链条固定、维护人员需要登高作业等问题,维护具有很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包括一拉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车的前端安装有一拉紧滚轮,所述拉紧滚轮与带式输送机上的胶带缠绕,所述拉紧车的后端安装有一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拉紧车的后方设有一拉紧塔,所述拉紧塔的内部设有一重锤箱,所述钢丝绳通过滑轮,一端固定在所述拉紧车,另一端绕过所述重锤箱缠绕到一绞车上。胶带作用在拉紧滚筒上的合张力,由拉紧车上的钢丝绳抵抗掉。工作时,绞车逐渐拉紧钢丝绳,待重锤箱达到理想位置时,绞车抱闸。此时,重锤箱的重力作为克服胶带合张力的拉紧力。维护时,绞车逐渐放松钢丝绳,待重锤箱达到地面时,绞车抱闸。此时,钢丝绳仍有拉力。r>进一步优选,所述拉紧塔包括四根支撑柱,所述四根支撑柱之间设有两根横梁,所述两根横梁位于拉紧塔下端部,所述重锤箱底部安装有两端导通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内设有一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分别位于两根横梁的下方。为防止重锤箱被钢丝绳拉起,在拉紧塔底部横梁下,将固定梁插入到重锤箱的限位通道中。固定梁插入重锤箱后,一端位于拉紧塔的一侧底部横梁下,另一端位于拉紧塔的另一侧底部横梁下。此时,如重锤箱有被钢丝绳拉起的趋势时,重锤箱将会被固定梁卡住,完全失去移动可能。进一步优选,所述拉紧塔包括四根支撑柱和四组限位横梁,所述四组限位横梁沿支撑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等间距排布,每组限位横梁包括两个水平排布的横梁,所述重锤箱底部安装有两端导通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的开设方向与所述横梁的安装方向垂直,所述限位通道内设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通道的深度,且所述固定梁分别位于限位横梁的下方。本专利技术通过四组不同高度的限位横梁能够将重锤箱固定在不同的高度上,适合不同的使用环境。进一步优选,所述拉紧塔包括四根支撑柱,所述四根支撑柱分别为位于一侧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位于另一侧的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沿着柱体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上沿着柱体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用于固定横梁,所述重锤箱底部安装有两端导通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的开设方向与所述横梁的安装方向垂直,所述限位通道内设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通道的深度,且所述固定梁位于两侧横梁的下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柱上开设安装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横梁进行安装,能够更好的提高整体的安全性。进一步优选,所述拉紧车安装在一平台上,所述平台的末端设有一弧形挡板。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拉紧车安装在一平台上能够提高胶带的高度,并且增加一弧形挡板能够对拉紧车起到一定的限位效果。进一步优选,所述拉紧塔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一块基础板。本专利技术通过基础板,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到地面或其它承台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防止拉紧塔移位。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梁是工字钢制成的固定梁。该结构能确保强度并且便于插入限位通道中。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梁的中间板体的前端呈圆锥形,且所述中间板体的前端开设有一吊耳。能够便于深入限位通道内通过吊耳能够便于运输固定梁。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梁的表面附着了强化膜。能够延长使用寿命,防止多次碰撞而磨损。进一步优选,所述重锤箱的顶部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滚轮连接。从而能够对重锤箱起到滑动的效果。进一步优选,所述绞车安装在一底座上,所述绞车还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底座的末端,所述底座与所述平台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减少高度差带来的压力不平衡。同常规车塔拉紧装置相比,本专利具有如下优点:1)重锤箱的固定方式简单可靠,不同于常规的固定方式。不用在重锤箱顶部找起重葫芦的可靠悬挂点,不用担心链条的可靠性和链条固定的困难性。2)重锤箱不会浮动,维修人员不用担心脚下不稳、打滑等失足跌落的隐患。安全性得到很大提升。3)维修人员检修将在近地面作业,不用在同往常那样登高攀爬并四周寻找切换安全吊带的固定点。维修人员的安全性得到较大提升。带式输送机的拉紧力还维持不变,不用担心维护后还要再次调整带式输送机的跑偏状态,降低了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时间效益。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车塔组合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重锤箱的一种固定方式;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重锤箱的固定示意图。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为拉紧车;2为拉紧滚轮;3为钢丝绳;4为重锤箱;5为拉紧塔;6为绞车;7为固定梁;8为滑轮;9为限位通道;10为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请参照附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包括一拉紧车1,拉紧车的前端安装有一拉紧滚轮2,拉紧滚轮与带式输送机上的胶带缠绕,拉紧车的后端安装有一固定端,固定端上缠绕有钢丝绳3;拉紧车的后方设有一拉紧塔5,拉紧塔的内部设有一重锤箱4,钢丝绳通过滑轮8,一端固定在拉紧车,另一端绕过重锤箱缠绕到一绞车6上。胶带作用在拉紧滚筒上的合张力,由拉紧车上的钢丝绳抵抗掉。工作时,绞车逐渐拉紧钢丝绳,待重锤箱达到理想位置时,绞车抱闸。此时,重锤箱的重力作为克服胶带合张力的拉紧力。维护时,绞车逐渐放松钢丝绳,待重锤箱达到地面时,绞车抱闸。此时,钢丝绳仍有拉力。进一步优选,如图2和图3所示,拉紧塔包括四根支撑柱,四根支撑柱之间设有两根横梁10,两根横梁位于拉紧塔下端部,重锤箱底部安装有两端导通的限位通道9,限位通道内设有一固定梁7,固定梁分别位于两根横梁的下方。为防止重锤箱被钢丝绳拉起,在拉紧塔底部横梁下,将固定梁插入到重锤箱的限位通道中。固定梁插入重锤箱后,一端位于拉紧塔的一侧底部横梁下,另一端位于拉紧塔的另一侧底部横梁下。此时,如重锤箱有被钢丝绳拉起的趋势时,重锤箱将会被固定梁卡住,完全失去移动可能。进一步优选,拉紧塔包括四根支撑柱和四组限位横梁,四组限位横梁沿支撑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等间距排布,每组限位横梁包括两个水平排布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包括一拉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车的前端安装有一拉紧滚轮,所述拉紧滚轮与带式输送机上的胶带缠绕,所述拉紧车的后端安装有一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缠绕有钢丝绳;/n所述拉紧车的后方设有一拉紧塔,所述拉紧塔的内部设有一重锤箱,所述钢丝绳通过滑轮,一端固定在所述拉紧车,另一端绕过所述重锤箱缠绕到一绞车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包括一拉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车的前端安装有一拉紧滚轮,所述拉紧滚轮与带式输送机上的胶带缠绕,所述拉紧车的后端安装有一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缠绕有钢丝绳;
所述拉紧车的后方设有一拉紧塔,所述拉紧塔的内部设有一重锤箱,所述钢丝绳通过滑轮,一端固定在所述拉紧车,另一端绕过所述重锤箱缠绕到一绞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塔包括四根支撑柱,所述四根支撑柱之间设有两根横梁,所述两根横梁位于拉紧塔下端部,所述重锤箱底部安装有两端导通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内设有一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分别位于两根横梁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塔包括四根支撑柱和四组限位横梁,所述四组限位横梁沿支撑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等间距排布,每组限位横梁包括两个水平排布的横梁,所述重锤箱底部安装有两端导通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的开设方向与所述横梁的安装方向垂直,所述限位通道内设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通道的深度,且所述固定梁分别位于限位横梁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高安全性的车塔组合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塔包括四根支撑柱,所述四根支撑柱分别为位于一侧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位于另一侧的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浩季洪博王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