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7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传动件、轨道以及承接单元,所述承接单元设置于所述轨道上滑动,且其与所述线性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承接单元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承接区,所述承接区沿同一方向并排排列。通过设置承接单元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承接区用以承接铅酸电池,同时配合线性传动件带动承接单元间断式移动,使得各承接区内快速精准地定位铅酸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铅酸电池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
技术介绍
铅酸电池的生产,通常包括输送线和设立于输送线一侧的切刷铸焊机构,将铅酸电池的极群半入槽压入蓄电池壳体后的电池组在输送线上向后输送,由人工或机械手从输送线上抓取电池组进入切刷铸焊机构进行切刷极耳以及铸焊成型汇流排。上述加工过程中,由于输送线的一侧设置切刷铸焊机构,往往其加工效率低下。专利号为CN201520268942.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铸焊蓄电池生产系统,包括一支撑框架、刷片装置、浸渍装置、蓄电池铸焊机、传送机械手、推送装置、翻转机械手、落槽冲压机,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以及机械手导轨,所述刷片装置及浸渍装置依次设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下方,且所述刷片装置及浸渍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传送机械手及一翻转机械手顺次设于所述机械手导轨上,所述蓄电池铸焊机设于所述机械手导轨一侧,所述推送装置设于所述机械手导轨另一侧,且所述蓄电池铸焊机与推送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设于所述机械手导轨一侧,且所述落槽冲压机设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方,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设于所述机械手导轨的另一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其加工时通常需要多组电池同时进行切刷铸焊,无法快速及精准的将多组电池进行定位取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承接单元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承接区用以承接铅酸电池,同时配合线性传动件带动承接单元间断式移动,使得各承接区内快速精准地定位铅酸电池,从而解决了无法快速及精准的将多组电池进行定位取料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传动件、轨道以及承接单元,所述承接单元设置于所述轨道上滑动,且其与所述线性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承接单元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承接区,所述承接区沿同一方向并排排列。作为改进,所述承接单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为矩形结构;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其在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一块,两块所述侧板对称设置;以及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相对所述侧板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承接区之间均设置一块所述分隔板。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侧板以及分隔板一体加工成型。作为改进,所述侧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靠台,所述侧板的另一端设置导向斜面,两块侧板的导向斜面形成八字形开口。作为改进,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靠台,所述第二靠台与所述第一靠台齐平设置,所述分隔板的另一端设置楔形面。作为改进,所述侧板和所述分隔板的高度H一致,且该高度H满足:0<H≤30mm。作为改进,所述承接区的端部一一对应设置有光电检测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承接单元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承接区用以承接铅酸电池,同时配合线性传动件带动承接单元间断式移动,使得各承接区内快速精准地定位铅酸电池;(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导向斜面和楔形面组成承接区的八字开口,利于电池导向进入承接区;(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光电检测开关对承接区进行铅酸电池检测,确保每个承接区内均存储一个铅酸电池再进行后续工作,简单可靠。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定位,便于取料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节温器生产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向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接取铅酸电池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技术接取铅酸电池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传动件1、轨道2以及承接单元3,所述承接单元3设置于所述轨道2上滑动,且其与所述线性传动件1传动连接;所述承接单元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承接区30,所述承接区30沿同一方向并排排列。需要说明的是,线性传动件1设置为分段式运动,即其驱动承接单元3间断前进,并且每次前进的距离相等。进一步,所述承接单元3包括:底板31,所述底板31的上表面设置为矩形结构;侧板32,所述侧板32沿所述底板3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其在所述底板31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一块,两块所述侧板32对称设置;以及分隔板33,所述分隔板33相对所述侧板32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承接区30之间均设置一块所述分隔板33。进一步,所述底板31、侧板32以及分隔板33一体加工成型。进一步,所述侧板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靠台321,所述侧板32的另一端设置导向斜面322,两块侧板32的导向斜面322形成八字形开口。进一步,所述分隔板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靠台331,所述第二靠台331与所述第一靠台321齐平设置,所述分隔板33的另一端设置楔形面332。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斜面322配合楔形面332使得承接区30的入口形成八字形开口,以便铅酸电池能够沿导向顺利进入承接区30。进一步,所述侧板32和所述分隔板33的高度H一致,且该高度H满足:0<H≤30mm。需要说明的是,侧板32和分隔板33设置高度H使得铅酸电池在被送进承接区30时有效阻挡,不会发生倾倒现象。进一步,所述承接区30的端部一一对应设置有光电检测开关4。工作过程:线性传动件1驱动承接单元3沿铅酸电池的宽度方向运动,且该线性传动件1设置为分段式运动,即其每次运动一个承接区30的宽度距离,当一个铅酸电池进入到承接单元3的承接区30上后,线性传动件1驱动承接单元3横向移动一次等待接下一个铅酸电池,直至承接单元3上接取三个铅酸电池被后续工序抓取后,线性传动件1复位进行下一轮工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传动件(1)、轨道(2)以及承接单元(3),所述承接单元(3)设置于所述轨道(2)上滑动,且其与所述线性传动件(1)传动连接;/n所述承接单元(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承接区(30),所述承接区(30)沿同一方向并排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传动件(1)、轨道(2)以及承接单元(3),所述承接单元(3)设置于所述轨道(2)上滑动,且其与所述线性传动件(1)传动连接;
所述承接单元(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承接区(30),所述承接区(30)沿同一方向并排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单元(3)包括:
底板(31),所述底板(31)的上表面设置为矩形结构;
侧板(32),所述侧板(32)沿所述底板(3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其在所述底板(31)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一块,两块所述侧板(32)对称设置;以及
分隔板(33),所述分隔板(33)相对所述侧板(32)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承接区(30)之间均设置一块所述分隔板(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定位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丰杨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金润大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