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3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包括无动力车身、左侧电池总成箱和右侧电池总成箱,无动力车身上设置有驾驶室、左侧电池托架和右侧电池托架且左侧电池托架和右侧电池托架相对称,驾驶室位于左侧电池托架和右侧电池托架二者的前侧,左侧电池总成箱安装在左侧电池托架上,右侧电池总成箱安装在右侧电池托架上,动力车身上还转动设置有货箱,货箱位于左侧电池总成箱和右侧电池总成箱二者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左侧电池总成箱、右侧电池总成箱均靠近无动力车身的中心位置,不会过于靠前,且二者的质心均低;同时左侧电池总成箱、右侧电池总成箱换电动作相互独立,无关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箱
,尤其涉及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宽体自卸车的两个电池布置位置一般在车辆驾驶室和货箱之间,换电时采用上部吊装的方式或者左右换电的方式。但现有宽体自卸车的电池布置形式,电池箱质心较高,稳定性差,尤其对于矿山的路况会导致电池箱不稳定,故障率高;布置质心过于靠前,导致前桥轴荷过大,前桥故障率高。同时现有宽体自卸车的两个电池箱共用一套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充电时两个电池箱在换电站要放置在一起通过共用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两个电池箱充电,会导致换电站的电池系统管理的成本过高。因此对于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现有宽体自卸车的电池布置形式,电池箱质心较高、过于靠前,以及两个电池箱共用一套电池管理系统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左侧电池总成箱、右侧电池总成箱均靠近无动力车身的中心位置,不会过于靠前,且二者的质心均低;同时左侧电池总成箱、右侧电池总成箱换电动作相互独立,无关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动力车身(2)、左侧电池总成箱(3)和右侧电池总成箱(5),所述无动力车身(2)上设置有驾驶室(1)、左侧电池托架(4)和右侧电池托架(6)且左侧电池托架(4)和右侧电池托架(6)相对称,所述驾驶室(1)位于左侧电池托架(4)和右侧电池托架(6)二者的前侧,所述左侧电池总成箱(3)安装在左侧电池托架(4)上,所述右侧电池总成箱(5)安装在右侧电池托架(6)上,所述动力车身上还转动设置有货箱(7),所述货箱(7)位于左侧电池总成箱(3)和右侧电池总成箱(5)二者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动力车身(2)、左侧电池总成箱(3)和右侧电池总成箱(5),所述无动力车身(2)上设置有驾驶室(1)、左侧电池托架(4)和右侧电池托架(6)且左侧电池托架(4)和右侧电池托架(6)相对称,所述驾驶室(1)位于左侧电池托架(4)和右侧电池托架(6)二者的前侧,所述左侧电池总成箱(3)安装在左侧电池托架(4)上,所述右侧电池总成箱(5)安装在右侧电池托架(6)上,所述动力车身上还转动设置有货箱(7),所述货箱(7)位于左侧电池总成箱(3)和右侧电池总成箱(5)二者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车身(2)包括车架(21)、转动设置在车架(21)上的车轮(22)、以及设置在车架(21)上且用于驱动车轮(22)转动的发动机(23),所述驾驶室(1)、左侧电池托架(4)和右侧电池托架(6)均设置在车架(21)上且左侧电池托架(4)和右侧电池托架(6)相对称,所述驾驶室(1)位于左侧电池托架(4)和右侧电池托架(6)二者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1)上还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丝杆与连接轴连接且能带动其左右滑动,所述连接轴的自由端与货箱(7)靠近车架(21)的端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两侧独立换电的宽体自卸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箱减震限位装置,所述电池箱减震限位装置包括多个减震器立柱(8),每个所述减震器立柱(8)均包括设置在货箱(7)靠近车架(21)端面上的减震器上立柱(81)、与减震器立柱(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海晓涛杨朝晖曹恩福温亚明贾俊国李永昌孙健袁金祥李伟李月强孙茂森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湖州宏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