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开合结构,包括窗帘及窗帘横杆;上端窗帘横杆设在窗户顶端;中间窗帘横杆通过粘贴装置而粘贴设在窗帘顶端;下端窗帘横杆通过粘贴装置而粘贴设在窗帘底端;窗帘通过粘贴装置而粘贴设在中间窗帘横杆及下端窗帘横杆间;两传动滚轴,设在上端窗帘横杆一端;数个平行细横杆,间隔平行设在窗帘上;数个圆环,通过环勾而勾设在窗帘上;第一拉绳套设在一传动滚轴,通过第一拉绳、传动滚轴及传动轴的配合,传动所连接的数条穿过数个圆环的垂直第一细拉绳,以传动拉上或放下窗帘;第二拉绳套设在另一传动滚轴,通过第二拉绳及传动滚轴的配合,传动所连接的数条垂直第二细拉绳拉上或放下中间窗帘横杆,具有方便安全拆装窗帘的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窗帘,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第二条拉绳控制窗帘,使其可灵活拉上及拉下,且可安全方便拆装,同时具有多种用途的窗帘开合结构。二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左右开合式窗帘结构1,采用一条珠链状拉绳13套设一个传动滚轴11以传动拉动左右开合窗帘10;使用时用手拉动珠链状拉绳13带动传动滚轴11滚动,进而连动固定横杆12内的轨道滑动,此时窗帘10便连动而左右开合。由于窗帘10通过固定横杆12而固定在窗户顶端,不但拆装不便,同时若窗帘10位置极高,换装时还有安全问题,参阅图2所示,现有的上下开合式窗帘结构2,采用一条珠链状拉绳26套设一个传动滚轴21以传动拉上拉下开合窗帘27;使用时用手拉动珠链状拉绳26,然后带动传动滚轴21滚动,进而带动固定横杆20内的垂直细拉绳22将窗帘27拉起而可上下开合,该窗帘27为固定需要而设有平行细横杆23,垂直细拉绳22及平行细横杆23的交叉处设有勾住圆环25的环勾24,垂直细拉绳22穿过圆环25,使窗帘27能很平整地拉起或放下。由于窗帘27固定横杆20而固定在窗户顶端,不但拆装不便,同时若窗帘27位置极高,换装时还有安全问题,基于现有窗帘存在的以上缺点,本技术申请人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窗帘开合结构。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窗帘开合结构,其窗帘的上端以子母贴或其它粘贴装置粘贴在可活动的中间窗帘横杆上,采用设置的第二条拉绳灵活控制可活动的中间窗帘横杆,达到方便安全拆装窗帘的效果,同时又能兼具有多种用途,如可调光、可代替贴纸、可作为投影幕、广告看板及舞台布景等。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窗帘开合结构,包括窗帘及窗帘横杆;其特征在于,一上端窗帘横杆,是固设在窗户的顶端;一中间窗帘横杆,是通过一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窗帘顶端;一下端窗帘横杆,是通过一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窗帘的底端;一窗帘,是通过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中间窗帘横杆及下端窗帘横杆之间;两传动滚轴,其固设在上端窗帘横杆的一端;数个平行细横杆,是间隔一定距离平行固设在窗帘上;数个圆环,其通过数个环勾而勾设在该窗帘上;一第一拉绳,是套设在该一传动滚轴,通过该第一拉绳、传动滚轴及一传动轴的配合,传动所连接的数条穿过数个圆环的垂直第一细拉绳,以传动拉上或放下该窗帘;一第二拉绳,是套设在另一传动滚轴,通过第二拉绳及传动滚轴的配合,传动所连接的数条垂直第二细拉绳拉上或放下中间窗帘横杆;借助以上部件的组合,使第一拉绳可控制固定的上端窗帘横杆及该活动的下端窗帘横杆间的窗帘进行上下活动,该第二拉绳可控制活动的中间窗帘横杆及活动的下端窗帘横杆间的窗帘的上下活动,进而达到可安全简便拆装窗帘的作用目的。前述的窗帘开合结构,其中窗帘为布质窗帘。前述的窗帘开合结构,其中窗帘为木质窗帘。前述的窗帘开合结构,其中窗帘为竹质窗帘。前述的窗帘开合结构,其中粘贴装置为任何材质制成的子母贴。前述的窗帘开合结构,其中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为任何材质制成的珠链状拉绳。前述的窗帘开合结构,其中垂直第一细拉绳及垂直第二细拉绳为任何材质制成的细形拉绳。前述的窗帘开合结构,其中环勾固设在数个平行细横杆与数条垂直第一细拉绳交叉之处。本技术窗帘开合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包括一上端窗帘横杆,是固设在窗户顶端;一中间窗帘横杆,是通过一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窗帘的顶端;一下端窗帘横杆,是通过一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窗帘的底端;一窗帘,是通过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中间窗帘横杆及下端窗帘横杆之间;两传动滚轴,是固设在上端窗帘横杆的一端;数个平行细横杆,间隔一定距离而平行固设在窗帘上;数个圆环,通过数个环勾而勾设在窗帘上;一第一拉绳,是套设在一传动滚轴,通过第一拉绳、传动滚轴及传动轴的配合以传动所连接的数条垂直第一细拉绳而穿过数个圆环,以传动拉上或放下窗帘;第二拉绳,是套设在另一传动滚轴,通过第二拉绳及该传动滚轴的配合传动所连接的数条垂直第二细拉绳,以拉上或放下中间窗帘横杆,综合以上部件的组合使第一拉绳可控制固定的上端窗帘横杆及活动的下端窗帘横杆间的窗帘进行上下活动,该第二拉绳可控制活动的中间窗帘横杆及活动的下端窗帘横杆间的窗帘进行上下活动,进而达到可安全简便拆装窗帘的作用目的。较佳实施方案是,该窗帘为布质窗帘、木质窗帘、竹质窗帘;该粘贴装置为任何材质的子母贴;该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为任何材质的珠链状拉绳;该垂直第一细拉绳及垂直第二细扭绳为任何材质的细形拉绳;该环勾是固设在数个平行细横杆与数条垂第一细拉绳交叉之处。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左右开合式窗帘的立体结构外观示意图。图2为现有上下开合式窗帘背侧立体结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窗帘开合结构背侧立体结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窗帘开合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现有技术部分1左右开合式窗帘结构、10窗帘、11传动滚轴、12固定横杆、13珠链状拉绳、2上下开合式窗帘结构、20固定横杆、21传动滚轴、22垂直细拉绳、23平行细横杆、24环勾、25圆环、26珠链状拉绳、27窗帘;本技术部分3窗帘开合结构、30上端窗帘横杆、31中间窗帘横杆、32下端窗帘横杆、33传动滚轴、34第一拉绳、35第二拉绳、36平行细横杆、37垂直第一细拉绳、38垂直第二细拉绳、39环勾、391圆环、392窗帘、4窗帘开合结构、40上端窗帘横杆、41中间窗帘横杆、42下端窗帘横杆、43传动滚轴、44第一拉绳、45第二拉绳、46平行细横杆、47垂直第一细拉绳、48垂直第二细拉绳、49环勾、491圆环、492窗帘。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窗帘开合结构3是将图2所示的现有上下开合窗帘结构改进为双拉绳式,并加设有可灵活控制的中间窗帘横杆31。当拉动第一拉绳34将连动传动滚轴33滚动并牵动固定在窗户上的上端窗帘横杆30内的垂直第一细拉绳37,借助该垂直第一细拉绳37、平行细横杆36、环勾39及圆环391的配合作用(将平行细横杆36上的环勾39勾住圆环391,再将垂直第一细拉绳37穿过圆环391后而绑住下端窗帘横杆32),牵动下端窗帘横杆32平稳拉起及放下,进而将窗帘392平稳拉起及放下;当拉动第二拉绳35时,也将连动传动滚轴33内的滚轴滚动,并通过悬吊在上端窗帘横杆30的中间窗帘横杆31的垂直第二细拉绳38的作用,使中间窗帘横杆31牵动窗帘392由上而下平稳放下,同时具有方便拆装及使用安全性等优点。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结构4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所示的窗帘开合结构4其结构于图3所示完全相同,只是将其作为使用状态进行表示。本技术窗帘开合结构4是将图2所示的现有的上下开合窗帘结构改进为双拉绳式,并加设可灵活控制的中间窗帘横杆41。当拉动第一拉绳44将连动传动滚轴43滚动并牵动固定在窗户上的上端窗帘横杆40内的垂直第一细拉绳47,通过该垂直第一细拉绳47、平行细横杆46、环勾49及圆环491的配合作用(将平行细横杆46上的环勾49勾住圆环491,再将垂直第一细拉绳47穿过圆环491后绑住下端窗帘横杆42),牵动下端窗帘横杆42平稳拉起及放下,进而将窗帘492平稳拉起及放下;当拉动第二拉绳45,则也将连动传动滚轴43内的滚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开合结构,包括窗帘及窗帘横杆;其特征在于,一上端窗帘横杆,是固设在窗户的顶端;一中间窗帘横杆,是通过一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窗帘顶端;一下端窗帘横杆,是通过一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窗帘的底端;一窗帘,是通过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中间窗帘横杆及下端窗帘横杆之间;两传动滚轴,其固设在上端窗帘横杆的一端;数个平行细横杆,是间隔平行固设在窗帘上;数个圆环,其通过数个环勾而勾设在该窗帘上;一第一拉绳,是套设在该一传动滚轴,通过该第一拉绳、传动滚轴及一传动轴的配合,传动所连接的数条穿过数个圆环的垂直第一细拉绳,以传动拉上或放下该窗帘;一第二拉绳,是套设在另一传动滚轴,通过第二拉绳及传动滚轴的配合,传动所连接的数条垂直第二细拉绳拉上或放下中间窗帘横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开合结构,包括窗帘及窗帘横杆;其特征在于,一上端窗帘横杆,是固设在窗户的顶端;一中间窗帘横杆,是通过一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窗帘顶端;一下端窗帘横杆,是通过一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窗帘的底端;一窗帘,是通过粘贴装置而粘贴固设在中间窗帘横杆及下端窗帘横杆之间;两传动滚轴,其固设在上端窗帘横杆的一端;数个平行细横杆,是间隔平行固设在窗帘上;数个圆环,其通过数个环勾而勾设在该窗帘上;一第一拉绳,是套设在该一传动滚轴,通过该第一拉绳、传动滚轴及一传动轴的配合,传动所连接的数条穿过数个圆环的垂直第一细拉绳,以传动拉上或放下该窗帘;一第二拉绳,是套设在另一传动滚轴,通过第二拉绳及传动滚轴的配合,传动所连接的数条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方振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