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套件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01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套件打孔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板,工作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空心圆柱,第二空心圆柱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一空心圆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机头和液压杆的配合使用,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需要打孔的铜套件进行夹持,然后利用液压杆带动机头对铜套件进行打孔操作,避免了人工打孔精度不高而导致铜套件质量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套件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铜套件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铜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石存在。目前使用的人工钻孔,其操作难度大,而且打孔精度不高,导致铜套件的质量不好,且在打孔时,机头容易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套件打孔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套件打孔装置,包括工作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支撑柱(10),所述第一支撑柱(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4),所述第二丝杆(1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15),所述第二滑块(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6),所述液压杆(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空心圆柱(19),所述第二空心圆柱(19)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一空心圆柱(18),所述第二空心圆柱(19)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头(20),所述机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套件打孔装置,包括工作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支撑柱(10),所述第一支撑柱(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4),所述第二丝杆(1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15),所述第二滑块(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6),所述液压杆(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空心圆柱(19),所述第二空心圆柱(19)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一空心圆柱(18),所述第二空心圆柱(19)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头(20),所述机头(20)的外侧且位于第二空心圆柱(19)内腔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21),所述复位弹簧(21)的底部与第一空心圆柱(1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21)的顶部与第二空心圆柱(1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套件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1)顶部且位于顶板(11)相对应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张鑫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莱特希普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