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上冲头和下定位柱,所述下定位柱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状,所述下定位柱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的圆形冲压槽;所述上冲头为竖向设置的圆柱状,且所述上冲头与所述圆形冲压槽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上冲头的下端为V字状,所述上冲头的底部向内凹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冲头的V字状下端截去所述下凹槽后形成两个冲压尖端,且两个所述冲压尖端沿所述下定位柱的轴线方向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冲头对头管的冲压打孔效果好,且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头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电动车头管是电动车车架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头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电动车的方向把和前叉。在对电动车头管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头管进行打孔,传统的冲压打孔用的冲头有着冲压成型效果差,易产生毛刺和使用寿命短等一些列问题,尤其是用于套设头管的定位柱,易在冲头的下压打孔中发生断裂,因此现有的头管打孔模具还存在着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提升冲头对头管的冲压打孔效果,并且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更长。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上冲头和下定位柱,所述下定位柱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状,所述下定位柱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的圆形冲压槽;所述上冲头为竖向设置的圆柱状,且所述上冲头与所述圆形冲压槽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上冲头的下端为V字状,所述上冲头的底部向内凹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冲头的V字状下端截去所述下凹槽后形成两个冲压尖端,且两个所述冲压尖端沿所述下定位柱的轴线方向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尖端的向内凹设有尖端槽,所述尖端槽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于上底边。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尖端的两侧面为冲压接触面,所述冲压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锯齿槽。进一步地,所述锯齿槽沿所述下定位柱的轴线方向延伸;若干所述锯齿槽在所述冲压接触面上由下至上排列逐渐紧密;所述锯齿槽的横截面为三角状,三角状的所述锯齿槽远离所述冲压尖端的一侧槽壁为竖直槽壁。进一步地,所述下凹槽沿垂直于所述下定位柱轴线方向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冲压槽内嵌设有竖向的硬质冲压环,所述硬质冲压环的上表面和所述下定位柱的外圆弧面齐平相切;所述硬质冲压环的内环直径和所述上冲头的直径相等,所述上冲头和所述硬质冲压环配合插接。进一步地,所述下定位柱的材质为45钢,所述硬质冲压环的材质为钨钢。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上冲头的下端为V字状,且上冲头的下端在截去下凹槽后形成了两个冲压尖端,冲压尖端设有尖端槽,冲压尖端的两侧面设置有锯齿槽,两个冲压尖端先与头管接触冲压,减少了冲头与头管的接触面积,相较于传统的冲头不易导致下定位柱断裂,而后再借助尖端槽和锯齿槽将头管的其余部分撕拉下来;圆形冲压槽内嵌设有硬质冲压环,提高了下定位柱的强度,使模具的工作寿命更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硬质冲压环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上冲头下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上冲头下端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至4所述的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上冲头1和下定位柱2,所述下定位柱2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状,圆柱状的外径和需要打孔的头管的内径相等,打孔时头管套设在下定位柱2上,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所述下定位柱2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的圆形冲压槽3。所述上冲头1为竖向设置的圆柱状,且所述上冲头1与所述圆形冲压槽3在同一竖直线上,上冲头1下压至冲压槽3内,将头管的表面冲压打孔。所述上冲头1的下端为V字状,所述上冲头1的底部向内凹设有下凹槽4,所述上冲头1的V字状下端截去所述下凹槽4后形成两个冲压尖端5,且两个所述冲压尖端5沿所述下定位柱2的轴线方向排列。上冲头1在下压打孔时,冲压尖端5先和头管接触,此时上冲头1和头管仅有两个接触点,可以刺穿头管,而后冲压尖端5的侧面再和头管的表面接触,将头管上待打孔区域的金属材料撕拉下来,最后完成冲压打孔。若上冲头1的下端为水平状,则上冲头1和头管一开始的接触面积会很大,无法刺穿头管的表面,这就会给下定位柱2施加一个很大的力,极其容易造成下定位柱2的断裂。所述冲压尖端5的向内凹设有尖端槽6,所述尖端槽6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于上底边,尖锐的冲压尖端5在冲压过程中易被磨损,影响冲压效果,尖端槽6的设置减小了冲压尖端5的角度,提高了上冲头1的使用寿命,且尖端槽6更易扣住头管的表面,更易将头管上待打孔区域的金属材料撕拉下来。所述冲压尖端5的两侧面为冲压接触面7,所述冲压接触面7上设置有若干锯齿槽8,锯齿槽8的设置可以增加冲压接触面7和头管表面的摩擦力,锯齿槽扣住头管的表面后可以有效地将待打孔区域的金属材料带动撕拉下来,完成对头管的冲压打孔。所述锯齿槽8沿所述下定位柱2的轴线方向延伸;若干所述锯齿槽8在所述冲压接触面7上由下至上排列逐渐紧密,冲压接触面7的上端离冲压尖端5较远,需要更为紧密的锯齿槽8来撕拉头管的表面。所述锯齿槽8的横截面为三角状,三角状的所述锯齿槽8远离所述冲压尖端5的一侧槽壁为竖直槽壁,三角状的锯齿槽8相当于在冲压接触面7上形成了一个个小的尖刺,如附图3和4所示,尖刺可以穿破头管的表面,更易将待打孔区域的金属材料撕拉下来。所述下凹槽4沿垂直于所述下定位柱2轴线方向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使上冲头1的上端表面规整,打孔效果好,且上冲头1的下端由下至上与头管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小,如附图3所示,撕拉效果好,可以使头管的成型孔的边缘更为平整光滑。所述圆形冲压槽3内嵌设有竖向的硬质冲压环9,所述硬质冲压环9的上表面和所述下定位柱2的外圆弧面齐平相切;所述硬质冲压环9的内环直径和所述上冲头1的直径相等,所述上冲头1和所述硬质冲压环9配合插接。硬质冲压环9代替圆形冲压槽3和上冲头1配合打孔,硬质冲压环9不易磨损,能提高下定位柱2的使用寿命,且能节省材料的使用。所述下定位柱2的材质为45钢,所述硬质冲压环9的材质为钨钢。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冲头(1)和下定位柱(2),所述下定位柱(2)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状,所述下定位柱(2)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的圆形冲压槽(3);所述上冲头(1)为竖向设置的圆柱状,且所述上冲头(1)与所述圆形冲压槽(3)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上冲头(1)的下端为V字状,所述上冲头(1)的底部向内凹设有下凹槽(4),所述上冲头(1)的V字状下端截去所述下凹槽(4)后形成两个冲压尖端(5),且两个所述冲压尖端(5)沿所述下定位柱(2)的轴线方向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冲头(1)和下定位柱(2),所述下定位柱(2)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状,所述下定位柱(2)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的圆形冲压槽(3);所述上冲头(1)为竖向设置的圆柱状,且所述上冲头(1)与所述圆形冲压槽(3)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上冲头(1)的下端为V字状,所述上冲头(1)的底部向内凹设有下凹槽(4),所述上冲头(1)的V字状下端截去所述下凹槽(4)后形成两个冲压尖端(5),且两个所述冲压尖端(5)沿所述下定位柱(2)的轴线方向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尖端(5)的向内凹设有尖端槽(6),所述尖端槽(6)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于上底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管打孔精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尖端(5)的两侧面为冲压接触面(7),所述冲压接触面(7)上设置有若干锯齿槽(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成维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