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线出口产品贴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贴膜装置
,具体为一种自动线出口产品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贴膜设备是专门用于电子、通讯、半导体等行业贴保护膜及防暴膜的机器,可确保无气泡无擦痕贴膜,主要通过料带上的自粘性零件在驱动装置的牵引到吸料装置下面的料板上,自粘性领引下,通过一系列张紧导向装置被送件剥离,再自动校正后,被自动贴装到用治具定位的工件上。随着贴膜设备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技术方向也朝着如何让人们使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现有的贴膜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大部分的贴膜设备都是半自动设备贴膜,人工收放产品等,人工多次接触产品,易造成产品尘点增多,手印增加等不良的效果,且贴膜机的贴膜校正十分浪费时间,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线出口产品贴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线出口产品贴膜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线出口产品贴膜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一端靠近后端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一端第一电机(3)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框架(4),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的上端设置有送料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01)、主动齿轮(502)、第一从动齿轮(503)、第一扇形齿轮(504)、第二从动齿轮(505)、第二扇形齿轮(506)、齿条滑动杆(507)、滑槽杆(508)、连接杆(509)和送料铲(510),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线出口产品贴膜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一端靠近后端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一端第一电机(3)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框架(4),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的上端设置有送料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01)、主动齿轮(502)、第一从动齿轮(503)、第一扇形齿轮(504)、第二从动齿轮(505)、第二扇形齿轮(506)、齿条滑动杆(507)、滑槽杆(508)、连接杆(509)和送料铲(510),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501),所述第二电机(501)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第二电机(501)上端的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主动齿轮(502),所述主动齿轮(50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503),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0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扇形齿轮(504),所述主动齿轮(502)的后端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505),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05)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扇形齿轮(506),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的上端以及主动齿轮(502)的上侧设置有滑槽杆(508),所述滑槽杆(508)的内部及上端设置有齿条滑动杆(507),所述齿条滑动杆(507)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509),所述连接杆(509)的一端设置有送料铲(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线出口产品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4)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框架(1)的一端靠近第一电机(3)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机(501)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框架(4)的内部上端,所述第二电机(501)的上端转动轴贯穿第二支撑框架(4)的上端且贯穿面之间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线出口产品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502)安装在第二支撑框架(4)的上侧,所述主动齿轮(502)的下端与第二电机(501)的上端转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03)安装在第二支撑框架(4)的上端靠近主动齿轮(502)的前侧,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03)通过轴杆与主动齿轮(502)之间啮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扇形齿轮(504)的下端与第一从动齿轮(503)的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线出口产品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05)安装在第二支撑框架(4)的上端靠近主动齿轮(502)的后侧,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05)通过轴杆与主动齿轮(502)之间啮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扇形齿轮(506)的下端与第二从动齿轮(505)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