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识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连接电缆的电缆识别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测试机体和测试线夹,所述测试机体通过导线与测试线夹电连接,所述测试线夹的下夹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测试线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杆,通过将上清洁夹和下清洁夹的夹合和滑动与测试线夹联动,使得测试线夹在对电缆进行夹固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对电缆被夹表面进行清洁,无需单独操作,且使用简单、省时省力,保证了识别工作的效率,非常的实用,且通过测试线夹夹固电缆这一动作带动相关部件清洁电缆表面,避免了手动清洁时手被粘污导致的后续操作时手上的泥土、细石渗入识别仪内部,保证了识别准确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连接电缆的电缆识别仪
本技术涉及电缆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连接电缆的电缆识别仪。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生活中,一般铺设电缆时都是多根电缆成束使用,且铺设的距离非常长,所以在对电缆进行相关操作时需要使用到电缆识别仪,其能够在电力电缆架设、迁移、维护以及故障处理中用来判别一束电缆中欲寻找的一根特定的电缆,能同时判别电缆准确方向及幅度,但是电缆大多铺设在野外,其表面常粘裹有泥土和细石等杂物,为了避免磨损电缆、保证夹固效果,一般需要进行清理,现有的电缆识别仪在使用线夹连接电缆前,需要单独对电缆表面进行清理,费时费力、步骤繁琐,非常的不方便,且手动清理容易造成手上沾污,后续对识别仪进行操作时容易将泥土、细石落至识别仪上并渗入其内部影响识别准确度,还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电缆识别仪在使用线夹连接电缆前,需要单独对电缆表面进行清理,费时费力、步骤繁琐,非常的不方便,且手动清理容易造成手上沾污,后续对识别仪进行操作时容易将泥土、细石落至识别仪上并渗入其内部影响识别准确度,还降低了使用寿命,而提出的一种方便连接电缆的电缆识别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连接电缆的电缆识别仪,包括测试机体和测试线夹,所述测试机体通过导线与测试线夹电连接,所述测试线夹的下夹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测试线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表面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表面朝向测试线夹夹口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相配合的上清洁夹和下清洁夹,且转动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清洁夹和下清洁夹固定连接。所述测试线夹的上夹头的内侧开设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与同向的滑块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和斜拉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和两个所述斜拉杆均沿转动杆成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上清洁夹和下清洁夹表面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清洁棉,且上清洁夹和下清洁夹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助开板。优选的,所述轴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滑块与限位块的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轴杆的长度为测试线夹夹口宽度的2倍。优选的,所述测试线夹、上清洁夹和下清洁夹均为聚甲醛树脂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上清洁夹和下清洁夹的夹合和滑动与测试线夹联动,使得测试线夹在对电缆进行夹固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对电缆被夹表面进行清洁,无需单独操作,且使用简单、省时省力,保证了识别工作的效率,非常的实用。(2)本技术通过测试线夹夹固电缆这一动作带动相关部件清洁电缆表面,避免了手动清洁时手被粘污导致的后续操作时手上的泥土、细石渗入识别仪内部,保证了识别准确度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测试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测试线夹的俯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测试线夹的右剖视图。图中:1、测试机体;2、测试线夹;3、连接柱;4、轴杆;5、滑块;6、转动杆;7、上清洁夹;8、下清洁夹;9、扭簧;10、通槽;11、转轴;12、斜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方便连接电缆的电缆识别仪,包括测试机体1和测试线夹2,测试机体1通过导线与测试线夹2电连接,测试线夹2的下夹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连接柱3远离测试线夹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杆4,连接柱3和轴杆4不会对测试线夹2正常工作造成影响,轴杆4表面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滑块5,轴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滑块5与限位块的距离相等,所以两个滑块5在轴杆4上滑动相同的预期距离就会被限位,不会脱离轴杆4,轴杆4的长度为测试线夹2夹口宽度的2倍,所以当测试线夹2闭合带动滑块5等部件在轴杆4上滑动至轴杆4两端时,滑块5等部件不会影响测试线夹2的正常闭合,两个滑块5表面朝向测试线夹2夹口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相配合的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且转动杆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扭簧9,扭簧9的两端分别与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固定连接,扭簧9带动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常态闭合,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表面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清洁棉,且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远离转动杆6的一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助开板,电缆可以通过助开板撑开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被它们夹合后通过可更换的清洁棉对电缆表面清洁,测试线夹2、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均为聚甲醛树脂材料制成,此材料具有类似金属的硬度、强度和钢性,良好的自润滑性、耐疲劳性和耐化学品性,且价格便宜,便于大量使用,测试线夹2的上夹头的内侧开设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通槽10,通槽10内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斜拉杆12,转轴11和斜拉杆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转轴11和两个斜拉杆12均沿转动杆6成对称分布,斜拉杆12远离转轴11的一端与同向的滑块5转动连接,所以当测试线夹2的上夹头下移时,两个斜拉杆12会相背转动相同角度并带动滑块5位移相同距离,且斜拉杆12转动时会进入通槽10,不会阻碍正常工作,通过将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的夹合和滑动与测试线夹2联动,使得测试线夹2在对电缆进行夹固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对电缆被夹表面进行清洁,无需单独操作,且使用简单、省时省力,保证了识别工作的效率,非常的实用,且通过测试线夹2夹固电缆这一动作带动相关部件清洁电缆表面,避免了手动清洁时手被粘污导致的后续操作时手上的泥土、细石渗入识别仪内部,保证了识别准确度和使用寿命。本技术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捏合测试线夹2的把手,使其上下夹头张开,测试线夹2的上夹头向上位移时上拉两个斜拉杆12,通过斜拉杆12围绕转轴11转动来拉动两个滑块5在轴杆4上进行相对靠近位移,当测试线夹2完全张开后,两个滑块5也滑动至轴杆4中线处通过转动杆6相互抵触,此时将电缆置入测试线夹2内与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抵触,然后推动测试线夹2使电缆通过助开板撑开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使电缆被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夹合,此时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内侧的清洁棉完全包裹电缆,然后停止对测试线夹2把手的施力,测试线夹2被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连接电缆的电缆识别仪,包括测试机体(1)和测试线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体(1)通过导线与测试线夹(2)电连接,所述测试线夹(2)的下夹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远离测试线夹(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杆(4),所述轴杆(4)表面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滑块(5),两个所述滑块(5)表面朝向测试线夹(2)夹口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相配合的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且转动杆(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扭簧(9),所述扭簧(9)的两端分别与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固定连接;/n所述测试线夹(2)的上夹头的内侧开设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通槽(10),所述通槽(10)内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斜拉杆(12),所述斜拉杆(12)远离转轴(11)的一端与同向滑块(5)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连接电缆的电缆识别仪,包括测试机体(1)和测试线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体(1)通过导线与测试线夹(2)电连接,所述测试线夹(2)的下夹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远离测试线夹(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杆(4),所述轴杆(4)表面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滑块(5),两个所述滑块(5)表面朝向测试线夹(2)夹口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相配合的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且转动杆(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扭簧(9),所述扭簧(9)的两端分别与上清洁夹(7)和下清洁夹(8)固定连接;
所述测试线夹(2)的上夹头的内侧开设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通槽(10),所述通槽(10)内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斜拉杆(12),所述斜拉杆(12)远离转轴(11)的一端与同向滑块(5)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香蓉,何建君,倪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继森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