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胶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85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胶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框架的中间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侧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相连,右侧所述转轴的右端固接有圆盘。该注胶架,可以调节注胶架的方向,解决了现有的注胶架,使用方式单一,不能改变注胶架方向的问题,竖杆插在框架后侧的卡槽内对金属制品进行限位,便于与外界注胶口对应,方便注胶,使用范围广泛,解决了现有的注胶架不能根据外界注胶口的位置,调节金属制品之间的距离,造成使用范围收到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胶架
本技术涉及注胶架
,具体为一种注胶架。
技术介绍
金属制品行业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往往金属制品需要注胶架辅助注胶,但是现有的注胶架,使用方式单一,不能改变注胶架方向的问题,同时存在现有的注胶架不能根据外界注胶口的位置,调节金属制品之间的距离,造成使用范围收到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胶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注胶架,使用方式单一,不能改变注胶架方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胶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框架、转轴、圆盘、插槽、顶杆、支架、第一弹簧、顶块、凸轮、支撑杆、蜗轮、蜗杆和把手;所述框架的中间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侧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相连,右侧所述转轴的右端固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表面与顶杆的上方外壁相卡接,所述顶杆的上方外壁均与支架的右侧内壁和第一弹簧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胶架,包括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安装有转动机构(4);/n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框架(401)、转轴(402)、圆盘(403)、插槽(404)、顶杆(405)、支架(406)、第一弹簧(407)、顶块(408)、凸轮(409)、支撑杆(410)、蜗轮(411)、蜗杆(412)和把手(413);/n所述框架(401)的中间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转轴(402),所述转轴(402)的内侧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3)转动相连,右侧所述转轴(402)的右端固接有圆盘(403),所述圆盘(403)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插槽(404),所述插槽(404)的内表面与顶杆(405)的上方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架,包括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内侧安装有转动机构(4);
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框架(401)、转轴(402)、圆盘(403)、插槽(404)、顶杆(405)、支架(406)、第一弹簧(407)、顶块(408)、凸轮(409)、支撑杆(410)、蜗轮(411)、蜗杆(412)和把手(413);
所述框架(401)的中间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转轴(402),所述转轴(402)的内侧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3)转动相连,右侧所述转轴(402)的右端固接有圆盘(403),所述圆盘(403)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插槽(404),所述插槽(404)的内表面与顶杆(405)的上方外壁相卡接,所述顶杆(405)的上方外壁均与支架(406)的右侧内壁和第一弹簧(407)的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支架(406)的左端固接在支撑板(3)的右端下方,所述顶杆(405)的下方外壁套接有顶块(408),所述顶块(408)的顶端与第一弹簧(407)的底端相贴合,所述第一弹簧(407)的顶端与支架(406)的右侧底端相贴合,所述顶杆(405)的底端与凸轮(409)的顶端相贴合,所述凸轮(409)通过销轴与支撑杆(410)转动相连,所述支撑杆(410)的左端固接在支撑板(3)的右端下方,所述凸轮(409)的中间下方前端固接有蜗轮(411),所述蜗轮(411)与蜗杆(412)啮合相连,所述蜗杆(412)的左侧通过轴承与支撑板(3)转动相连,所述蜗杆(412)的右侧外壁套接有把手(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13)的外壁加工有摩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404)呈环形开设在圆盘(4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星刘闯陈发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鹭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