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工装、对中加工工装以及长中尾灯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83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4
本申请公开一种对中工装、对中加工工装以及长中尾灯加工工装。对中工装包括工装台面、压紧装置以及居中装置。工装台面限定有加工位置。压紧装置沿预设路径可滑动地设于工装台面,用于压紧工件。居中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两个对中部,两个对中部分别作用于工件的两端,驱动机构设于工装台面并能够驱动两个对中部在预设路径上相互靠近,以将被压紧装置压紧的工件对中于加工位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长中尾灯左右极差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中工装、对中加工工装以及长中尾灯加工工装
本申请涉及车辆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中工装、对中加工工装以及长中尾灯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长中尾灯(约1.4米),左右尺寸的极差较难控制,常规左右极差控制在±2mm,不利于整车厂装配,且因返修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中加工工装,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长中尾灯左右极差大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中工装,包括:工装台面,限定有加工位置;压紧装置,沿预设路径可滑动地设于工装台面,用于压紧工件;以及居中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两个对中部,两个对中部分别作用于工件的两端,驱动机构设于工装台面并能够驱动两个对中部在预设路径上相互靠近,以将被压紧装置压紧的工件对中于加工位置。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对中工装用于将工件的中心精准定位于加工位置,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准度。将工件压紧于压紧装置,两个对中部位于工件的两侧,当驱动机构工作时,对中部会推动工件,使得压紧装置随工件沿预设路径滑动,最终使得工件的中心对准于加工位置,以便于加工装置对工件的中心进行加工。示例性地,以工件为长中尾灯为例,操作人员将长中尾灯通过压紧装置固定,驱动机构工作,两个对中部向加工位置相互靠近,在对中部运动的过程中,压紧装置保证长中尾灯仅沿预设路径运动,当两个对中部均抵接于长中尾灯的端部且无法继续运动时,则长中尾灯被调整至居中的位置,启动加工装置,对长中尾灯的中心件加工,从而长中尾灯的端部到加工位置的误差小,利于提高长中尾灯的良品率,避免返修而造成浪费。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工装台面配置有滑轨,滑轨沿预设路径延伸;压紧装置和两个对中部分别可滑动地设于滑轨上。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压紧装置和两个对中部处于同一个滑轨上,故在驱动机构工作时,压紧装置和对中部会在同一个滑轨上运动,保证了工件运动的一致性,利于工件以正确的姿态居中于加工位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紧装置包括定位底座和压紧结构,定位底座可滑动地设于滑轨,压紧结构设于定位底座上;定位底座用于容纳并支撑工件,压紧结构用于将工件压紧于定位底座上。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压紧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将工件进行固定,使得工件稳定地被居中装置对中;示例性地,操作人员可首先将工件摆放于定位底座内,并通过压紧结构将工件压紧。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紧结构包括气缸和压板;气缸固定于定位底座,气缸的伸缩杆与压板连接,压板在气缸的驱动下,将工件压紧于定位底座上。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压紧结构结构简单,通过气缸的工作,能够使得压板快速地将工件压紧,利于对中加工工装的加工效率。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中工装还包括复位结构;复位结构连接压紧装置和工装台面,用于驱使压紧装置复位。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随压紧装置的工作,压紧装置在预设路径上会发生运动,从而离开初始位置,当撤销对中工作时,压紧装置会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复位,以回退至初始位置,利于工件按照设计规划精准地放置于定位底座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复位结构包括两个定位板和两个弹簧;压紧装置位于两个定位板之间,且通过弹簧与定位板连接。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压紧装置在两个弹簧的作用下可快速地精准地复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压紧装置沿预设路径间隔设于工装台面上。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多个压紧装置共同压紧工件,利于工件在对中部的推动下,稳定地沿预设路径运动,保证工件在正确的姿态下被加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盘、驱动部以及两个连杆滑块组件;旋转盘可转动地设于工装台面,且被驱动部驱动;两个连杆滑块组件与旋转盘铰接,且绕旋转盘的旋转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对中部与连杆滑块组件连接;连杆滑块组件包括连杆和滑块,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旋转盘,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滑块,滑块设于滑轨,对中部设于滑块。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两个对中部在工件的两端同步地作靠拢运动,以将工件对中;两个连杆滑块组件均以旋转轴线为运动中心,来带动对中部运动,两个对中部在相互靠近的运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将工件对中于加工位置;同时,旋转盘处于两个对中部在预设路径上的中间位置,利于使得两个对中部快速地实现对中,提高对中加工工装的工作效率。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对中加工工装,对中加工工装包括加工装置和上述描述的任一项的对中工装;加工装置设于工装台面,并对应加工位置;加工装置包括丝杠升降机构以及加工设备;丝杠升降机构设于工装台面,且驱使加工设备作升降运动,作用于工件。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加工设备通过丝杠升降机构作升降运动,利于加工设备对工件的加工质量。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长中尾灯加工工装。长中尾灯加工工装包括上述描述的对中加工工装。加工装置包括孔加工设备,用于对长中尾灯进行孔加工。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对中工装将长中尾灯进行对中,使得长中尾灯的中心对齐于加工位置,便于孔加工设备对其加工,保证长中尾灯的边到孔的误差小,利于提高长中尾灯的良品率,避免返修而造成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对中工装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对中工装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对中工件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压紧装置的立体图;图5为图2中Ⅴ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对中加工工装的立体图。图标:10-工装台面;10A-长中尾灯;11-压紧装置;12a-对中部;12-居中装置;13-机架;14-电元件柜;15-滑轨;16-定位底座;17-压紧结构;18-气缸;19-压板;20-复位结构;21-定位板;22-弹簧;23-安装板;24-固定板;25-定位滑块;26-旋转盘;27-驱动部;28-连杆滑块组件;29-连杆;30-滑块;31-滑动板;32-丝杠升降机构;33-加工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装台面,限定有加工位置;/n压紧装置,沿预设路径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工装台面,用于压紧工件;以及/n居中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两个对中部,两个所述对中部分别作用于所述工件的两端,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工装台面并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对中部在所述预设路径上相互靠近,以将被所述压紧装置压紧的所述工件对中于所述加工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装台面,限定有加工位置;
压紧装置,沿预设路径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工装台面,用于压紧工件;以及
居中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两个对中部,两个所述对中部分别作用于所述工件的两端,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工装台面并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对中部在所述预设路径上相互靠近,以将被所述压紧装置压紧的所述工件对中于所述加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装台面配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预设路径延伸;
所述压紧装置和两个所述对中部分别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定位底座和压紧结构,所述定位底座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所述压紧结构设于所述定位底座上;
所述定位底座用于容纳并支撑所述工件,所述压紧结构用于将所述工件压紧于所述定位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结构包括气缸和压板;
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定位底座,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压板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将所述工件压紧于所述定位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中工装还包括复位结构;
所述复位结构连接所述压紧装置和所述工装台面,用于驱使所述压紧装置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启锋湛超越钟飞飞董松梅何凯欣许俊海席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