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床设备领域,涉及车床用复合抛光装置,包括主轴,主轴由动力、传动装置带动转动,设有可替换的不同抛光材质的安装轮,一个机体上达到带式抛光和轮式抛光,安装轮安装在主轴上;当为带式抛光时,与安装轮配合的是带装从动轮,安装轮与带装从动轮套有带状抛光物体,带装从动轮安装在轮槽,轮槽连接在换带张紧机构上,所述换带张紧机构含有顶座、内滑动杆、弹簧、套筒、导向套、垫环、固定座,与固定座连接的机架及护罩为可旋转结构。有益效果:该装置根据不同材质、不同去除余量更换不同的砂带、千叶轮、棉布轮等,对于超长活塞杆等部件的抛光处理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床用复合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附件,涉及车床零件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加工行业的轴类、管类等零件的加工中,一般情况下,车削后的表面光洁度最好达到Ra1.6,甚至能达Ra0.8,但是再提高,就需要在磨床上进行磨削加工了,这样,会出现零件二次装夹,基准变化,造成精度降低,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机加工生产成本。如果在车床上增加一套抛光装置,在完成精车后,利用该装置直接进行抛光加工,省时省力,大量节约加工效率。但是抛光需要多种种抛光介质,如砂带、千叶轮、棉布轮。根据不同的抛光效果,零件材质、抛光去除余量,就需要不同的抛光材质。如果是单一的结构,就会配置各种抛光头,更换不便,浪费大量的时间。此生产方式无法在同一工位完成砂带和千叶轮多种抛光工序,效率低、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满足多种抛光材质用途的车床用复合抛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车床用复合抛光装置,包括主轴,主轴由动力、传动装置带动转动,设有可替换的不同抛光材质的安装轮,一个机体上达到带式抛光和轮式抛光,安装轮安装在主轴上;当为带式抛光时,与安装轮配合的是带装从动轮,安装轮与带装从动轮套有带状抛光物体,带装从动轮安装在轮槽,轮槽连接在换带张紧机构上,所述换带张紧机构含有顶座、内滑动杆、弹簧、套筒、导向套、垫环、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紧固于机架,所述套筒连接固定在固定座上,套筒内部有梯台,套筒内的梯台上依次设有导向套、垫环,垫环之上是弹簧,弹簧顶部接触顶座,弹簧套在内滑动杆上,内滑动杆上部连接顶座,内滑动杆下部穿过垫环、导向套,导向套与套筒筒壁连接;与固定座连接的机架及护罩为可旋转结构。进一步地是,所述顶座与轮槽是铰接结构,顶座上装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端面顶紧轮槽外底面。优选的:所述安装轮为铸铝胶轮,与铸铝胶轮配合的是砂带从动轮,铸铝胶轮与砂带从动轮套有砂带,铸铝胶轮与主轴是锥形套接,由锁紧螺母紧固。优选的:轮式抛光时,所述主轴安装锥套,锥套安装抛光轮,锥套由锁紧螺母紧固。优选的:所述主轴由电机、主动皮带轮、皮带、从动皮带轮带动转动,主动皮带轮、皮带、从动皮带轮外罩皮带罩。优选的:所述导向套与套筒筒壁在径向上由螺钉加以连接。所述套筒外壁上铰接有手柄,手柄中部铰接拉杆,拉杆上部铰接在顶座下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该装置根据不同材质、不同去除余量更换不同的砂带、千叶轮、棉布轮等,对于在全长外圆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尤其是针对工件镀铬后的表面抛光更是体现出优越性能,并在使用当中对部分抛光参数进行修正,对于超长活塞杆等部件的抛光处理效率高、效果好。在车床上安装此装置,方便棒材及管材表面的抛光加工,提高效率,拓展了车床的加工用途。该复合抛光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砂带抛光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千叶轮抛光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砂带抛光剖视图;图6是千叶轮抛光剖视图;图7是换带张紧机构部分示意图;图8是带有手柄、拉杆省力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电机、2-主动皮带轮、3-皮带罩、4-从动皮带轮、5-砂带从动轮、6-换带张紧机构、7-砂带、8-主轴、9-铸铝胶轮、10-千叶轮、11-锥套、12-锁紧螺母、13-工件、14-手柄、15-拉杆、51-轮槽、61-顶座、62-内滑动杆、63-弹簧、64-套筒、65-导向套、66-垫环、67-固定座、611-顶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车床用复合抛光装置,包括主轴8,主轴8由电机1、主动皮带轮2、皮带、从动皮带轮4带动转动,主动皮带轮2、皮带、从动皮带轮4外罩皮带罩3,设有可替换的铸铝胶轮9或千叶轮10或棉布轮或尼龙轮等不同抛光材质的安装轮,铸铝胶轮9或千叶轮10或棉布轮安装在主轴8上。当铸铝胶轮9安装到主轴8时,与铸铝胶轮9配合的是砂带从动轮5,铸铝胶轮9与砂带从动轮5套有砂带7,砂带从动轮5安装在轮槽51,轮槽51连接在换带张紧机构6上。换带张紧机构6含有顶座61、内滑动杆62、弹簧63、套筒64、导向套65、垫环66、固定座67。所述固定座67连接紧固于机架,所述套筒64连接固定在固定座67上,套筒64内部有梯台,套筒64内的梯台上依次设有导向套65、垫环66,垫环66之上是弹簧63,垫环66采用耐磨损材料,弹簧63顶部接触顶座61,顶座61下部与弹簧接触的也是耐磨损材料。弹簧63套在内滑动杆62上,内滑动杆62上部连接顶座61,内滑动杆62下部穿过垫环66、导向套65,导向套65与套筒64筒壁通过螺钉连接。与固定座67连接的机架及护罩为可旋转结构,可以是与基座铰接,机架与基座上按需要固定的角度打对应的孔,孔中加销轴,这样就可实现带式抛光时,砂带以不同的倾斜角度进行抛光作业。进一步的结构是,所述顶座61与轮槽51是铰接结构,顶座61上装有顶紧螺栓611,顶紧螺栓611端面顶紧轮槽51外底面。若将两个顶紧螺栓611的旋入圈数调节为不同,轮槽51就会产生角度变化,则砂带7的张力会有微调,砂带7左右两侧的张力会有一定的差,同一个砂带7在与工件13轴切线上产生的抛光效果从左到右会有渐进式的变化效果。安装轮与主轴的安装可采用多种方式,具体的,铸铝胶轮9与主轴8是锥形套接,由锁紧螺母12紧固;主轴8安装锥套11,锥套11安装千叶轮10,锥套11由锁紧螺母12紧固。为了方便而省力的压缩弹簧(弹簧材料直径较粗,弹簧就具有一定稳定性,抛光带转动时弹簧就不被带动着晃动,而弹簧粗了,压缩时就需要比较大的力),在套筒64外壁上铰接有手柄14,手柄14中部铰接拉杆15,拉杆15上部铰接在顶座61下部。手柄14和拉杆15采用杠杆式省力结构来方便给弹簧施加下压力。如图1、图2所示,带式抛光和轮式抛光两种结构利用同一套底座、电机传动系统,图1为砂带抛光示意图,在需要不同目数砂带或砂带断裂需要更换时,可通过向下压手柄,弹簧63被压缩,使铸铝胶轮9与砂带从动轮5中心距减小,方便更换砂带,松开手柄,在弹簧力作用下,砂带处于张紧状态。在抛光时,需要利用砂带的张力和工件表面接触,可利用固定座连接的机架及护罩的可旋转结构来转换角度,使砂带与工件13接触角度及接触面积得以调节,满足不同粒度、不同去除量的抛光加工。图2用于精密抛光、镀铬后的超亮表面加工,需要用千叶轮或棉布轮抛光。在图1结构基础上,先按上述方法将砂带拆下,再松开锁紧螺母12,将铸铝胶轮9拆下,利用相同锥度的锥套11,将千叶轮10安装,整体角度转到垂直状态,即可进行抛光加工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床用复合抛光装置,包括主轴(8),主轴(8)由动力、传动装置带动转动,其特征在于:设有可替换的不同抛光材质的安装轮,一个机体上达到带式抛光和轮式抛光,安装轮安装在主轴(8)上;当为带式抛光时,与安装轮配合的是带装从动轮,安装轮与带装从动轮套有带状抛光物体,带装从动轮安装在轮槽(51),轮槽(51)连接在换带张紧机构(6)上,所述换带张紧机构(6)含有顶座(61)、内滑动杆(62)、弹簧(63)、套筒(64)、导向套(65)、垫环(66)、固定座(67),所述固定座(67)连接紧固于机架,所述套筒(64)连接固定在固定座(67)上,套筒(64)内部有梯台,套筒(64)内的梯台上依次设有导向套(65)、垫环(66),垫环(66)之上是弹簧(63),弹簧(63)顶部接触顶座(61),弹簧(63)套在内滑动杆(62)上,内滑动杆(62)上部连接顶座(61),内滑动杆(62)下部穿过垫环(66)、导向套(65),导向套(65)与套筒(64)筒壁连接;与固定座(67)连接的机架及护罩为可旋转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床用复合抛光装置,包括主轴(8),主轴(8)由动力、传动装置带动转动,其特征在于:设有可替换的不同抛光材质的安装轮,一个机体上达到带式抛光和轮式抛光,安装轮安装在主轴(8)上;当为带式抛光时,与安装轮配合的是带装从动轮,安装轮与带装从动轮套有带状抛光物体,带装从动轮安装在轮槽(51),轮槽(51)连接在换带张紧机构(6)上,所述换带张紧机构(6)含有顶座(61)、内滑动杆(62)、弹簧(63)、套筒(64)、导向套(65)、垫环(66)、固定座(67),所述固定座(67)连接紧固于机架,所述套筒(64)连接固定在固定座(67)上,套筒(64)内部有梯台,套筒(64)内的梯台上依次设有导向套(65)、垫环(66),垫环(66)之上是弹簧(63),弹簧(63)顶部接触顶座(61),弹簧(63)套在内滑动杆(62)上,内滑动杆(62)上部连接顶座(61),内滑动杆(62)下部穿过垫环(66)、导向套(65),导向套(65)与套筒(64)筒壁连接;与固定座(67)连接的机架及护罩为可旋转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用复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61)与轮槽(51)是铰接结构,顶座(6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明,张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