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70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结构,其固定焊接于底座上;制粒结构,其可拆卸安置于支撑结构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粒技术领域,通过旋接下第一螺丝与第二螺帽,将外壳与保护壳分离,通过旋接下第三螺帽,可取出碾压轮、固型板以及打断杆,便于清洗内部零件,防止混料的发生,且便于取出更换固型板,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固型板改变颗粒大小,满足肥料颗粒大小不同的需要,也可通过旋接下第二螺丝与第二螺帽,改变打断杆在连接杆上的位置,更加方便改变制成的颗粒长短,该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放便,即解决了拆卸清洗设备内部零件较为麻烦的问题,又改善了无法更好的调节设备制成颗粒大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料制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肥料制粒
,具体为一种有机肥料制粒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目前,现有的用于有机肥料的制粒装置,其驱动装置,效率较低,稳定性较差,不利于推广使用,且其清洗以及维护等需要拆卸设备,取出内部零件的工序较为麻烦,对工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且其对有机肥料的制粒大小调节方式没有更好的体现出来,无法更好的调节设备对不同肥料颗粒大小的制成方式,因此现设计一种有机肥料制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肥料制粒装置,以解决拆卸清洗设备内部零件较为麻烦以及无法更好的调节设备制成颗粒大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支撑结构(2),其固定焊接于底座(1)上;/n制粒结构(3),其可拆卸安置于支撑结构(2)内;/n还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柱(4);/n所述底座(1)为矩形结构,两对所述支撑柱(4)分别固定焊接于底座(1)四角部位处,且分别相互对称;/n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保护壳(21)、支撑杆(22)、电机(23)、外壳(24)、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螺丝(25)、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螺帽(26)、入料箱(27)以及出料箱(28);/n所述保护壳(21)为无上壁筒状结构,且其上壁沿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圆环,且其第一圆环上等圆周距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支撑结构(2),其固定焊接于底座(1)上;
制粒结构(3),其可拆卸安置于支撑结构(2)内;
还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柱(4);
所述底座(1)为矩形结构,两对所述支撑柱(4)分别固定焊接于底座(1)四角部位处,且分别相互对称;
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保护壳(21)、支撑杆(22)、电机(23)、外壳(24)、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螺丝(25)、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螺帽(26)、入料箱(27)以及出料箱(28);
所述保护壳(21)为无上壁筒状结构,且其上壁沿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圆环,且其第一圆环上等圆周距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保护壳(21)固定焊接于底座(1)上,且位于后端中心线上,所述支撑杆(22)其一端固定焊接于底座(1)上,且位于保护壳(21)前端,所述电机(23)固定安置于保护壳(21)内,且其一端位于下壁中心部位处,所述外壳(24)为无上壁筒状结构,且其下壁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圆环,并其第一圆环上等圆周距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外壳(24)下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其外侧壁中心线下方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矩形槽,所述外壳(24)可拆卸安置于保护壳(21)上,且其第二连接孔与保护壳(21)上第一连接孔相契合,两对所述第一螺丝(25)其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外壳(24)上第二连接孔,且其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保护壳(21)上第一连接孔,两对所述第一螺帽(26)分别活动套装于第一螺丝(25)一端,且其分别与第一螺丝(25)相旋接,所述入料箱(27)为无上下壁箱体结构,所述入料箱(27)固定焊接于外壳(24)上,且其一端与外壳(24)上壁相通,所述出料箱(28)为无上壁箱体结构,所述出料箱(28)其一端固定焊接于外壳(24)上,且其一端与外壳(24)上矩形槽相通,并其另一端固定安置于支撑杆另一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结构(3),包括:连接杆(31)、挡板(32)、打断杆(33)、第二螺丝(34)、第二螺帽(35)、固型板(36)、垫片(37)、碾压轮(38)以及第三螺帽(39);
所述连接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荣德艾怀琼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爱摩尔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