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接线盒复杂电机端盖一体成型模具的冷却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168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复杂电机端盖一体成型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上模、下模,在所述上模、下模之间形成有助于铸造端盖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用于铸造端盖主体部分的第一部分型腔、以及用于铸造接线盒部分的第二部分型腔,所述上模上设有用于冷却所述第一部分型腔对应位置的第一风冷单元、第二风冷单元,所述第二风冷单元的第二风冷支管与所述下模上的浇口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模具上与所述第二部分型腔对应的位置设有水冷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该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采用该冷却方法能够实现带接线盒复杂端盖一体铸造成型的快速顺序凝固,显著提高铸件成型质量,提高铸件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接线盒复杂电机端盖一体成型模具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接线盒复杂结构的电机端盖一体成型模具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电机端盖是指电机机壳两端的盖子,一般分为前端盖和后端盖,端盖采用螺钉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在机座上,对电机转子起支撑和防护的作用。电机端盖外形结构复杂,端面上设计有许多凹凸结构,用来增强散热和提高机械强度。以往电机端盖的材料多采用铸铁,随着汽车轻量化的需求,铸铁件逐渐被铝合金替代。目前铝合金电机端盖大都采用先铸造成型再机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随着端盖结构的复杂化,对端盖接线盒的要求随之提高,为了减少带接线盒复杂结构端盖的进一步机加工,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对带接线盒的复杂电机端盖进行一体铸造成型。然而采用传统的端盖模具及冷却系统例如公告号为CN209565478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高精度新能源汽车电机端盖模具》所示的模具,可实现一般结构端盖铸件的制造,但难以实现带接线盒复杂结构电机端盖的快速顺序凝固整体成型,导致产品的铸造质量差,力学性能低。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接线盒复杂结构电机端盖一体成型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上模(2)、下模(3),在所述上模(2)、下模(3)之间形成有用于铸造端盖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用于铸造端盖主体(11)部分的第一部分型腔、以及用于铸造接线盒(12)部分的第二部分型腔,/n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上设有用于冷却所述第一部分型腔对应位置的第一风冷单元(4)、第二风冷单元(5),所述第二风冷单元(5)的第二风冷支管(52)与所述下模(3)上的浇口(31)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模具上与所述第二部分型腔对应的位置设有水冷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接线盒复杂结构电机端盖一体成型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上模(2)、下模(3),在所述上模(2)、下模(3)之间形成有用于铸造端盖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用于铸造端盖主体(11)部分的第一部分型腔、以及用于铸造接线盒(12)部分的第二部分型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上设有用于冷却所述第一部分型腔对应位置的第一风冷单元(4)、第二风冷单元(5),所述第二风冷单元(5)的第二风冷支管(52)与所述下模(3)上的浇口(31)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模具上与所述第二部分型腔对应的位置设有水冷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接线盒复杂结构电机端盖一体成型模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冷单元(4)包括第一风冷主管(41)、以及自所述第一风冷主管(41)延伸出来的多个第一风冷支管(42),所述第一风冷支管(42)沿所述端盖主体(1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上模(2)上;
所述第二风冷单元(5)包括第二风冷主管(51)、以及自所述第二风冷主管(51)延伸出来的多个第二风冷支管(52),所述第二风冷支管(52)沿所述端盖主体(1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上模(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接线盒复杂结构电机端盖一体成型模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冷主管(41)、第二风冷主管(51)的直径为D,第一风冷支管(42)、第二风冷支管(52)的直径为d,每个风冷主管(41、51)上对应的风冷支管(42、52)数量为n,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接线盒复杂结构电机端盖一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花蕊张虎钱晨晖贵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青岛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大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