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680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包括位于射砂筒下方的芯盒,芯盒的表面开设有流入孔用于所述射砂筒向所述芯盒的内部喷砂制作发动机缸盖的水套砂芯,该流入孔的内部铰接有若干个扇形的挡片且成圆锥状,所述挡片外表面滑动设置有用于对该挡片的开口进行恢复的可自动收缩的圆环套。通过在芯盒的流入孔内壁铰接各个扇形的挡片,且各个挡片合拢组成圆锥状,对上方射砂筒中的芯砂进行阻挡,同时在各个挡片的外壁滑动并套设有可自动伸缩的圆环套,该圆环套在射砂筒喷砂使得各个挡片分开时,随着挡片的分开而直径扩大,反之,当射砂筒不喷砂时,圆环套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直径进行缩小并对各个挡片进行收拢聚合使得重新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缸盖生产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
技术介绍
水套指汽缸体和汽缸盖的内外壳间之空间,冷却液即在其间循环,为缸体和缸盖降温,水套空腔密布,结构复杂,很多部分截面积小,加工难度大,与之对应的砂芯结构复杂,难以成型,且对砂芯的黏结性能要求高,为了提高砂芯的强度,防止砂芯成型质量不高导致浇铸时铝水冲破砂芯,在利用射砂筒进行射砂时,需要在有足够的冲击力,将砂芯在瞬间内成型,保证砂芯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强度,然而在射砂筒与上芯盒对接过程中,经常有芯砂自主流入上芯盒内,造成上芯盒入口处堵塞,影响射砂筒的快速射砂,从而容易降低砂芯的结合强度。目前市场上常在上芯盒入口处设置挡片用于阻挡芯砂的流入,但是常用挡片设置为一次性的,造成了每次使用完后还需要重新更换的繁琐,也造成了挡片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现为了满足上述对挡片重复使用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包括位于射砂筒下方的芯盒,芯盒的表面开设有流入孔用于所述射砂筒向所述芯盒的内部喷砂制作发动机缸盖的水套砂芯,该流入孔的内部铰接有若干个扇形的挡片且成圆锥状,所述挡片外表面滑动设置有用于对该挡片的开口进行恢复的可自动收缩的圆环套。所述圆环套内部由若干个小圆弧片和弹簧依次交替组成可伸缩的内环,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圆弧片之间的外部套设有大圆弧套,所述小圆弧片设置为可弯曲。所述小圆弧片的外表面设置有滑脚,该滑脚滑动连接于所述挡片外壁开设的滑槽内。各个所述挡片的底部均设置有阻挡杆,该阻挡杆卡接在所述圆环套的下表面。所述芯盒的上表面四个拐角处设置有用于该芯盒安装的导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芯盒的流入孔内壁铰接各个扇形的挡片,且各个挡片合拢组成圆锥状,对上方射砂筒中的芯砂进行阻挡,避免芯砂的流落到下方芯盒中,同时在各个挡片的外壁滑动并套设有可自动伸缩的圆环套,该圆环套在射砂筒喷砂使得各个挡片分开时,随着挡片的分开而直径扩大,反之,当射砂筒不喷砂时,圆环套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直径进行缩小并对位于其内部的各个挡片进行收拢聚合使得重新恢复成圆锥状,可恢复的挡片一方面可以进行重复的利用,避免了挡片的浪费,另一方面避免了每次使用后的需要重新更换安装的麻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挡片的外部示意图;图4是挡片的内部示意图;图5是圆环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包括位于射砂筒下方的芯盒1,芯盒1的表面开设有流入孔2用于射砂筒向芯盒1的内部喷砂制作发动机缸盖的水套砂芯,该流入孔2的内部铰接有若干个扇形的挡片3且成圆锥状,挡片3外表面滑动设置有用于对该挡片3的开口进行恢复的可自动收缩的圆环套4。扇形的挡片3通过铰链铰接在整个流入孔2的内壁上,从而实现扇形的挡片3在流入孔2的内部进行转动,为后续的各个挡片3向四周的分开以及收拢提供转动的基础。圆环套4内部由若干个小圆弧片42和弹簧43依次交替组成可伸缩的内环,且在相邻的两个小圆弧片42之间的外部套设有大圆弧套41,小圆弧片42设置为可弯曲。当射砂筒开始射砂时,各个挡片3向四周分开,撑开圆环套4,使得圆环套4中大圆弧套41内部相邻的小圆弧片42分开并拉开用于连接的弹簧43,从而使得小圆弧片42从大圆弧套41中滑动出来并与大圆弧套41组成直径较大的圆环套4,同时小圆弧片42通过滑脚44在挡片3外壁开设的滑槽31向上滑动,反之当射砂筒停止射砂时,连接两个相邻小圆弧片42的弹簧43开始收缩,将各个小圆弧片42重新收入到大圆弧套41的内部,从而将圆环套4的直径缩减,并通过小圆弧片42的滑脚44在挡片3外壁的滑槽31中向上滑动,对各个挡片3进行收拢聚合。小圆弧片42设置为可弯折的钢性材料,类似与铁片可进行横向的弯折,但是无法进行纵向的弯折,保证了小圆弧片42可以随着大圆弧套41扩张或者缩小,并对该直径范围变化导致曲率变化的问题进行补偿。小圆弧片42的外表面设置有滑脚44,该滑脚44滑动连接于挡片3外壁开设的滑槽31内。滑脚44和滑槽31的设置一方面避免设置在挡片3下方的圆环套4从各个挡片3的表面掉落,无法形成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滑脚44在滑槽31内部滑动的过程可以将各个挡片3缓缓的收拢或者被挡片3缓缓的分开,利用这段滑动的过程作为缓冲,避免直接的打开或者聚合造成挡片3或者圆环套4的损伤。各个挡片3的底部均设置有阻挡杆32,该阻挡杆32卡接在圆环套4的下表面。阻挡杆32设置在各个挡片3组成圆锥状的聚合处附近,用于卡接阻挡圆环套4,并配合滑脚44和滑槽31避免圆环套4过于收拢从而从各个挡片3聚合的前端脱离。芯盒1的上表面四个拐角处设置有用于该芯盒1安装的导柱5。在具体使用时,将芯盒1通过导柱5上端的垫片利用螺栓螺接在对应的安装部位,随后将射砂筒一一的安装在芯盒1上表面,并将射砂筒的下端对接在芯盒1上表面开设的流入孔2中,然后通过启动射砂筒向芯盒1的内部进行射砂制作发动机缸盖的水套砂芯,射砂筒喷砂时,芯砂首先通过流入孔2进入到由扇形的挡片3组成的倒置圆锥壳状的用于封堵的圆锥挡壳中,并将该圆锥挡壳进行冲开,使得圆锥挡壳向四周分开成为各个扇形的挡片3,从而芯砂射入到芯盒1中用于制作发动机缸盖的水套砂芯,同时各个挡片3被冲开,套设在由各个挡片3合拢组成的圆锥挡壳外壁的圆环套4沿着挡片3的外壁向上滑动,并进行直径的扩张,当射砂筒停止射砂是,圆环套4在内部弹簧43的作用下收缩并通过滑脚44沿着各个挡片3外壁开设的滑槽31中向下滑动,对整个分开状的各个挡片3进行重新的聚拢,使之重新恢复形成圆锥挡壳进行下一次的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射砂筒下方的芯盒(1),芯盒(1)的表面开设有流入孔(2)用于所述射砂筒向所述芯盒(1)的内部喷砂制作发动机缸盖的水套砂芯,该流入孔(2)的内部铰接有若干个扇形的挡片(3)且成圆锥状,所述挡片(3)外表面滑动设置有用于对该挡片(3)的开口进行恢复的可自动收缩的圆环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射砂筒下方的芯盒(1),芯盒(1)的表面开设有流入孔(2)用于所述射砂筒向所述芯盒(1)的内部喷砂制作发动机缸盖的水套砂芯,该流入孔(2)的内部铰接有若干个扇形的挡片(3)且成圆锥状,所述挡片(3)外表面滑动设置有用于对该挡片(3)的开口进行恢复的可自动收缩的圆环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发动机缸盖水套用可恢复的挡片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套(4)内部由若干个小圆弧片(42)和弹簧(43)依次交替组成可伸缩的内环,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圆弧片(42)之间的外部套设有大圆弧套(41),所述小圆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晞
申请(专利权)人:德盛镁汽车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