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吸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62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气吸收罐,涉及密封罐技术领域,包括罐本体及罐密封盖。所述罐密封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配有均压柱。所述均压柱顶部设置有提压机构,所述提压机构包括连接轴及压杆,所述压杆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均压柱顶部,所述压杆通过提压动作控制均压柱在安装孔内上下位移并处于封闭状态或均压状态。所述均压柱上设置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置在均压柱上部的外通气口和设置在均压柱下部的内通气口。所述均压柱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封闭。所述均压柱处于均压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导通。通过提压机构可控制均压柱的导体通道短暂打开恢复初始压力,并不会造成大量氨气外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气吸收罐
本技术涉及密封罐
,尤其是涉及一种氨气吸收罐。
技术介绍
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有危害气体,为了防止氨气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设置氨气吸收罐对氨气进行吸收,通常使用水吸收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解速度很快,常温下,1体积的水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现有的氨气吸收罐在氨气吸收完成时,需要对罐内气相空间的压力进行均压作业,以保证下次后续作业时罐内压力始终保持与大气气压的均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气吸收罐,以缓解在工作阶段性完成时氨气吸收罐内气相空间的压力不能保证初始状态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氨气吸收罐,包括罐本体及罐密封盖。所述罐密封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配有均压柱。所述均压柱顶部设置有提压机构,所述提压机构包括连接轴及压杆,所述压杆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均压柱顶部,所述压杆通过提压动作控制均压柱在安装孔内上下位移并处于封闭状态或均压状态。所述均压柱上设置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置在均压柱上部的外通气口和设置在均压柱下部的内通气口。所述均压柱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封闭。所述均压柱处于均压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导通。进一步的,所述压杆包括手柄端和支撑端。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和所述支撑端位于连接轴两侧,所述手柄端向上位移时,控制均压柱下移并使外通气口和内通气口均导通,所述手柄端向下位移时,控制均压柱上移并使内通气口封闭且外通气口导通。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和所述支撑端位于连接轴一侧,所述手柄端向下位移时,控制均压柱上移并使外通气口和内通气口均导通,所述手柄端向上位移时,控制均压柱下移并使内通气口封闭且外通气口导通。进一步的,所述均压柱的外通气口处于手柄段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均压柱的内通气口为多个分支孔,多个所述分支孔与导气通道连通。进一步的,多个分支孔均呈环状均压分布在均压柱上。进一步的,所述罐密封盖外侧设均压套管,所述均压柱上端通过弹簧件与均压套管连接,所述支撑端设置在均压套管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密封套,安装孔通过密封套装配均压柱,所述安装孔底部还设置有限定均压柱下移极限的限定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罐密封盖为锥形盖,所述罐密封盖内侧中心位置处还设置有均压气囊,所述均压气囊随压力变化而膨胀或收缩。本技术提供的氨气吸收罐,在罐密封盖上设置有均压柱,通过提压机构控制均压柱上下位移而分别处在封闭状态或均压状态,在封闭状态下,均压柱的导气通道封闭,避免吸收罐内的氨气外逸,在均压状态下,均压柱的导气通道打开使氨气吸收罐内的气压与大气导通而从使压力恢复到初始状态下,由于通过提压机构可控制均压柱的导体通道短暂打开恢复初始压力,并不会造成大量氨气外逸,避免打开罐密封盖造成大量氨气外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氨气吸收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均压塞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均压塞的结构示意图二。图标:10-罐本体;20-罐密封盖;21-均压气囊;22-连接件;23-均压柱;24-压杆;25-连接轴;26-导气通道;261-外通气口;262-内通气口;27-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氨气吸收罐在氨气吸收完成时罐内气压与外界大气气压经常会出现不一样的问题,导致后续作业时压力控制不准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氨气吸收罐,如图1所示,包括罐本体10及罐密封盖20,所述罐本体10与罐密封盖20通过连接件22连接。所述罐密封盖20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配有均压柱23。所述均压柱23顶部设置有提压机构,所述提压机构包括连接轴25及压杆24,所述压杆24通过连接轴25设置在均压柱23顶部,所述压杆24通过提压动作控制均压柱23在安装孔内上下位移并处于封闭状态或均压状态。所述封闭状态指均压柱23的导气通道26导通罐本体10内部空间及外部大气空间,所述均压状态指均压柱23的导气通道26不能导通罐本体10内部空间及外部大气空间。所述均压柱23上设置有导气通道26,所述导气通道26包括设置在均压柱23上部的外通气口261和设置在均压柱23下部的内通气口262。所述均压柱23上设置有导气通道26,所述导气通道26包括设置在均压柱23上部的外通气口261和设置在均压柱23下部的内通气口262。所述均压柱23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26封闭。所述均压柱23处于均压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26导通。在罐密封盖20上设置有均压柱23,通过提压机构控制均压柱23上下位移而分别处在封闭状态或均压状态,在封闭状态下,均压柱23的导气通道26封闭,避免吸收罐内的氨气外逸,在均压状态下,均压柱23的导气通道26打开使氨气吸收罐内的气压与大气导通而从使压力恢复到初始状态下,由于通过提压机构可控制均压柱23的导体通道短暂打开恢复初始压力,并不会造成大量氨气外逸,避免打开罐密封盖20造成大量氨气外逸。实施例二为了解决均压柱23方便操作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氨气吸收罐,包括罐本体10及罐密封盖20。所述罐密封盖20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配有均压柱23。所述均压柱23顶部设置有提压机构,所述提压机构包括连接轴25及压杆24,所述压杆24通过连接轴25设置在均压柱23顶部,所述压杆24通过提压动作控制均压柱23在安装孔内上下位移并处于封闭状态或均压状态。所述均压柱23上设置有导气通道26,所述导气通道26包括设置在均压柱23上部的外通气口261和设置在均压柱23下部的内通气口262。所述均压柱23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26封闭。所述均压柱23处于均压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26导通。所述压杆24包括手柄端和支撑端。所述手柄端和所述支撑端位于连接轴25两侧,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均压柱23的外通气口261导通而内通气口262封闭,如图3所示,所述手柄端向上位移抬高时,控制均压柱23下移并使外通气口261和内通气口262均导通,使得吸收罐与外界大气压均压平衡,所述手柄端向下位移时,控制均压柱23上移并使内通气口262封闭且外通气口261导通,继续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气吸收罐,包括罐本体及罐密封盖,其特征在于:/n所述罐密封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配有均压柱;/n所述均压柱顶部设置有提压机构,所述提压机构包括连接轴及压杆,所述压杆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均压柱顶部,所述压杆通过提压动作控制均压柱在安装孔内上下位移并处于封闭状态或均压状态;/n所述均压柱上设置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置在均压柱上部的外通气口和设置在均压柱下部的内通气口;/n所述均压柱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封闭;/n所述均压柱处于均压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气吸收罐,包括罐本体及罐密封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密封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配有均压柱;
所述均压柱顶部设置有提压机构,所述提压机构包括连接轴及压杆,所述压杆通过连接轴设置在均压柱顶部,所述压杆通过提压动作控制均压柱在安装孔内上下位移并处于封闭状态或均压状态;
所述均压柱上设置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置在均压柱上部的外通气口和设置在均压柱下部的内通气口;
所述均压柱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封闭;
所述均压柱处于均压状态时,所述导气通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吸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包括手柄端和支撑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气吸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端和所述支撑端位于连接轴两侧,所述手柄端向上位移时,控制均压柱下移并使外通气口和内通气口均导通,所述手柄端向下位移时,控制均压柱上移并使内通气口封闭且外通气口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气吸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端和所述支撑端位于连接轴一侧,所述手柄端向下位移时,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胜董园园刘兆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宏盛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