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气泵,吸气泵的一端设有进气管,吸气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分隔网板,分隔网板将外壳体的分隔为水雾净化仓和二次净化箱,水雾净化仓底部设有储水池,储水池内设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道,输出管道上连通有主管道,喷洒管道上对称设有雾化喷头,二次净化箱内位于分隔网板的一侧设有阻水网,二次净化箱内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和异味净化网,外壳体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排气口,有益效果: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对废气的大克颗粒物进出处理,且净化的效果好,无需频繁更换过滤网,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气处理又称废气净化,废气处理指的是针对工业场所和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一般废气处理包括了有机废气处理、粉尘废气处理、酸碱废气处理、异味废气处理和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等方面。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颗粒物多,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目前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业废气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如果直接排放大大气中,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现有技术中,对废气的处理效果不好,不能彻底的对气体进行净化,不能达到环保的效果,且需要频繁跟换过滤网。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一端设有进气管,所述吸气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分隔网板,所述分隔网板将所述外壳体的分隔为水雾净化仓和二次净化箱,所述水雾净化仓底部设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上连通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两端均设有副管道,所述水雾净化仓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副管道连接的喷洒管道,所述喷洒管道上对称设有雾化喷头,所述二次净化箱内位于所述分隔网板的一侧设有阻水网,所述二次净化箱内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和异味净化网,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排气口。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底板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吸气泵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的支撑座。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净化箱内设有与所述排气口连接的导流板,所述排气口上通过阀门连接有排气管。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池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池上设有加水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分隔网板,分隔网板将外壳体的分隔为水雾净化仓和二次净化箱,水雾净化仓底部设有储水池,储水池内设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道,输出管道上连通有主管道,主管道的两端均设有副管道,水雾净化仓内壁顶部设有与副管道连接的喷洒管道,喷洒管道上对称设有雾化喷头,二次净化箱内位于分隔网板的一侧设有阻水网,二次净化箱内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和异味净化网,外壳体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排气口,在使用时,利用吸气泵抽取废气进入水雾净化仓内,启动水泵,使储水池内的水利用雾化喷头的作用,使水雾净化仓内充满水雾,在废气进入水雾净化仓内时,利用水雾吸附,吸附的水雾重量增加,落入储水池内,通过二次净化箱内的阻水网阻止水雾进入二次净化箱内,利用活性炭过滤网和异味净化网进行二次净化,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对废气的大克颗粒物进出处理,且净化的效果好,无需频繁更换过滤网,节能环保。(2)、在废气处理装置底板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吸气泵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的支撑座,便于对吸气泵的支撑。(3)、在二次净化箱内设有与所述排气口连接的导流板,所述排气口上通过阀门连接有排气管,可以有效的集中气体的排出。(4)、在储水池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便于污水的排出。(5)、在储水池上设有加水管,便于加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中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气泵;2、进气管;3、连接管;4、废气处理装置;5、外壳体;6、分隔网板;7、水雾净化仓;8、二次净化箱;9、储水池;10、水泵;11、输出管道;12、主管道;13、副管道;14、喷洒管道;15、雾化喷头;16、阻水网;17、活性炭过滤网;18、异味净化网;19、排气口;20、固定底座;21、支撑座;22、阀门;23、排气管;24、排水管;25、控制阀;26、加水管;27、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气泵1,所述吸气泵1的一端设有进气管2,所述吸气泵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3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4,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包括外壳体5,所述外壳体5内设有分隔网板6,所述分隔网板6将所述外壳体5的分隔为水雾净化仓7和二次净化箱8,所述水雾净化仓7底部设有储水池9,所述储水池9内设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道11,所述输出管道11上连通有主管道12,所述主管道12的两端均设有副管道13,所述水雾净化仓7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副管道13连接的喷洒管道14,所述喷洒管道14上对称设有雾化喷头15,所述二次净化箱8内位于所述分隔网板6的一侧设有阻水网16,所述二次净化箱8内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17和异味净化网18,所述外壳体5远离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设有排气口19。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在废气处理装置4包括外壳体5,所述外壳体5内设有分隔网板6,所述分隔网板6将所述外壳体5的分隔为水雾净化仓7和二次净化箱8,所述水雾净化仓7底部设有储水池9,所述储水池9内设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道11,所述输出管道11上连通有主管道12,所述主管道12的两端均设有副管道13,所述水雾净化仓7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副管道13连接的喷洒管道14,所述喷洒管道14上对称设有雾化喷头15,所述二次净化箱8内位于所述分隔网板6的一侧设有阻水网16,所述二次净化箱8内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17和异味净化网18,在使用时,利用吸气泵1抽取废气进入水雾净化仓7内,启动水泵10,使储水池9内的水利用雾化喷头15的作用,使水雾净化仓7内充满水雾,在废气进入水雾净化仓7内时,利用水雾吸附,吸附的水雾重量增加,落入储水池9内,通过二次净化箱8内的阻水网16阻止水雾进入二次净化箱8内,利用活性炭过滤网17和异味净化网18进行二次净化,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对废气的大克颗粒物进出处理,且净化的效果好,无需频繁更换过滤网,节能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气泵(1),所述吸气泵(1)的一端设有进气管(2),所述吸气泵(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3)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4),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包括外壳体(5),所述外壳体(5)内设有分隔网板(6),所述分隔网板(6)将所述外壳体(5)的分隔为水雾净化仓(7)和二次净化箱(8),所述水雾净化仓(7)底部设有储水池(9),所述储水池(9)内设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道(11),所述输出管道(11)上连通有主管道(12),所述主管道(12)的两端均设有副管道(13),所述水雾净化仓(7)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副管道(13)连接的喷洒管道(14),所述喷洒管道(14)上对称设有雾化喷头(15),所述二次净化箱(8)内位于所述分隔网板(6)的一侧设有阻水网(16),所述二次净化箱(8)内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17)和异味净化网(18),所述外壳体(5)远离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设有排气口(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气泵(1),所述吸气泵(1)的一端设有进气管(2),所述吸气泵(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3)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4),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包括外壳体(5),所述外壳体(5)内设有分隔网板(6),所述分隔网板(6)将所述外壳体(5)的分隔为水雾净化仓(7)和二次净化箱(8),所述水雾净化仓(7)底部设有储水池(9),所述储水池(9)内设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输出端设有输出管道(11),所述输出管道(11)上连通有主管道(12),所述主管道(12)的两端均设有副管道(13),所述水雾净化仓(7)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副管道(13)连接的喷洒管道(14),所述喷洒管道(14)上对称设有雾化喷头(15),所述二次净化箱(8)内位于所述分隔网板(6)的一侧设有阻水网(16),所述二次净化箱(8)内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麒,
申请(专利权)人:科雷斯诺北京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