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60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无法对清理后的纤维灰尘进行除去静电处理,因此当纤维灰尘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仍然会产生危险,再者是,上述设备的收集范围较为单一,不能适用于多角度的纤维清理操作的问题,所述主支具的内部左端插接有扩展支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主支具和扩展支具与纺织设备卡合完成后即可通过手动旋紧夹紧螺栓使橡胶阻板与纺织机械的表面相贴合夹紧,该设计可有效的根据所需清理的纺织设备的大小进行适时调整,且拆装较为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及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业在中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广义的纺织机械还包括生产化学纤维的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其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而纺织机械在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纤维灰尘,因此一是会因限位灰尘堆积过多产生静电造成危险,二是会被操作人员吸入肺中对身体造成伤害。例如申请号:201811516398.9,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右侧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下端套接有从动轮,工作台的顶部右侧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顶部套接有主动轮,工作台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位于丝杆的右侧,活动杆和丝杆的顶部均设有限位块,活动杆和丝杆的外壁套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右侧插接有吸尘管,吸尘管的底部套接有活动套筒,工作台的右侧设有碎屑收集箱,活动套筒伸入碎屑收集箱的内腔,碎屑收集箱的右侧壁下端设有出料口,升降板的底部左侧连接有吸尘罩,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本专利技术能解决了纺织设备生产过程中毛绒、飞纱不易清理的问题。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可以进行对纺织机械工作时所产生的限位灰尘进行清理,但无法对清理后的纤维灰尘进行除去静电处理,因此当纤维灰尘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仍然会产生危险,再者是,上述设备的收集范围较为单一,不能适用于多角度的纤维清理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无法对清理后的纤维灰尘进行除去静电处理,因此当纤维灰尘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仍然会产生危险,再者是,上述设备的收集范围较为单一,不能适用于多角度的纤维清理操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包括主支具、集尘机构、混合机构、吸尘处理机构,所述主支具的内部左端插接有扩展支具,且所述主支具和扩展支具的内部均拧接有夹紧机构;所述集尘机构固定连接在清理底座的顶端面位置,并通过清理底座滑动连接在主支具的上方;所述吸尘处理机构固定连接在清理底座的前端面位置,并与集尘机构相贯通连接;所述吸尘处理机构包括有吸尘器、吸尘管、集灰箱、注液孔和注液塞,所述吸尘器的顶端安装有一L型的吸尘管,所述集灰箱贯通连接在吸尘器的底端面位置,所述注液孔开设在集灰箱的顶端面右端位置,且所述注液孔的内部插接有注液塞,安装状态下所述吸尘器通过集灰箱固定连接在U型底座的前端面位置,且所述吸尘管与集灰舱相贯通连接;所述混合机构拧接在清理底座的左端面位置。进一步的,所述主支具包括有第一支具主体、第一滑轨、滑槽和夹紧螺孔,所述第一支具主体为L型结构设计,且所述第一支具主体的横向结构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轨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所述第一滑轨对称开设在第一支具主体的横向结构的前后两端位置,所述夹紧螺孔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所述夹紧螺孔呈纵向阵列开设在第一支具主体的纵向结构的内部位置,所述第一支具主体的左端前后两侧均为弧边设计;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夹紧螺栓和橡胶阻板,所述夹紧螺栓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阻板,所述橡胶阻板的右端面面积大于夹紧螺栓的左端面面积,安装状态下所述夹紧螺栓拧接在夹紧螺孔的内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扩展支具包括有第二支具主体、扩展主体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支具主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扩展主体共同组成L型结构设计,所述第二滑轨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所述扩展主体对称开设在扩展主体的前后两端位置,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二支具主体右端固定连接的扩展主体插接到滑槽的内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清理底座包括有U型底座、轮槽、导向弹簧和移动轮,所述U型底座的内腔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相同大小的轮槽,所述移动轮共设有六处,其中每三处所述移动轮为一组,且两组所述移动轮分别通过导向弹簧弹性连接在左右两侧的轮槽的内部位置,安装状态下所述U型底座通过移动轮与第一支具主体和第二支具主体上所开设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尘机构包括有支板、角度轴和集灰舱,所述支板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所述支板的内侧均轴接有角度轴,所述集灰舱为锥形结构设计,且所述集灰舱的窄边侧通过两处角度轴轴接在两处支板的内侧位置,安装状态下所述集灰舱通过两处支板固定连接在U型底座的顶端面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有混合电机、混合轴和搅动齿,所述混合电机的右端轴接有混合轴,所述搅动齿为螺旋状结构设计,且所述搅动齿固定连接在混合轴的外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处理机构还包括有卡槽、隔水底板、卡块和把手,所述隔水底板轴接在集灰箱的底端位置,所述卡槽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所述卡槽均开设在集灰箱的底端前侧位置,所述卡块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所述卡块均固定连接在隔水底板的前端面底侧位置,所述卡块与卡槽相插接,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隔水底板的后端面底侧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可将主支具和扩展支具与纺织设备相卡合,卡合完成后即可通过手动旋紧夹紧螺栓使橡胶阻板与纺织机械的表面相贴合夹紧,该设计可有效的根据所需清理的纺织设备的大小进行适时调整,且拆装较为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及养护,在当U型底座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可同步带动U型底座顶端面所固定连接的集尘机构进行同步移动,该设计可有针对性的对纺织机械的重点出屑部位进行清理操作,以达到更加有效的碎屑清理操作,另一方面,通过手动将集灰舱绕角度轴在支板的内侧进行调整,即可根据出屑的方向不同进行调整,以达到全方位的对纤维碎屑清理的操作,再者是,可通过启动混合电机通过搅动齿对集灰箱内部的水体进行搅动,即可加快纤维碎屑的消解速度,以及避免因纤维碎屑堆积而造成的产生静电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支具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支具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清理底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吸尘处理机构的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吸尘处理机构的仰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支具;101、第一支具主体;102、第一滑轨;103、滑槽;104、夹紧螺孔;2、夹紧机构;201、夹紧螺栓;202、橡胶阻板;3、扩展支具;301、第二支具主体;302、扩展主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具(1)、集尘机构(5)、混合机构(6)、吸尘处理机构(7),所述主支具(1)的内部左端插接有扩展支具(3),且所述主支具(1)和扩展支具(3)的内部均拧接有夹紧机构(2);所述集尘机构(5)固定连接在清理底座(4)的顶端面位置,并通过清理底座(4)滑动连接在主支具(1)的上方;所述吸尘处理机构(7)固定连接在清理底座(4)的前端面位置,并与集尘机构(5)相贯通连接;所述吸尘处理机构(7)包括有吸尘器(701)、吸尘管(702)、集灰箱(703)、注液孔(704)和注液塞(705),所述吸尘器(701)的顶端安装有一L型的吸尘管(702),所述集灰箱(703)贯通连接在吸尘器(701)的底端面位置,所述注液孔(704)开设在集灰箱(703)的顶端面右端位置,且所述注液孔(704)的内部插接有注液塞(705),安装状态下所述吸尘器(701)通过集灰箱(703)固定连接在U型底座(401)的前端面位置,且所述吸尘管(702)与集灰舱(503)相贯通连接;所述混合机构(6)拧接在清理底座(4)的左端面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具(1)、集尘机构(5)、混合机构(6)、吸尘处理机构(7),所述主支具(1)的内部左端插接有扩展支具(3),且所述主支具(1)和扩展支具(3)的内部均拧接有夹紧机构(2);所述集尘机构(5)固定连接在清理底座(4)的顶端面位置,并通过清理底座(4)滑动连接在主支具(1)的上方;所述吸尘处理机构(7)固定连接在清理底座(4)的前端面位置,并与集尘机构(5)相贯通连接;所述吸尘处理机构(7)包括有吸尘器(701)、吸尘管(702)、集灰箱(703)、注液孔(704)和注液塞(705),所述吸尘器(701)的顶端安装有一L型的吸尘管(702),所述集灰箱(703)贯通连接在吸尘器(701)的底端面位置,所述注液孔(704)开设在集灰箱(703)的顶端面右端位置,且所述注液孔(704)的内部插接有注液塞(705),安装状态下所述吸尘器(701)通过集灰箱(703)固定连接在U型底座(401)的前端面位置,且所述吸尘管(702)与集灰舱(503)相贯通连接;所述混合机构(6)拧接在清理底座(4)的左端面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具(1)包括有第一支具主体(101)、第一滑轨(102)、滑槽(103)和夹紧螺孔(104),所述第一支具主体(101)为L型结构设计,且所述第一支具主体(101)的横向结构处内部开设有滑槽(103),所述第一滑轨(102)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所述第一滑轨(102)对称开设在第一支具主体(101)的横向结构的前后两端位置,所述夹紧螺孔(104)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所述夹紧螺孔(104)呈纵向阵列开设在第一支具主体(101)的纵向结构的内部位置,所述第一支具主体(101)的左端前后两侧均为弧边设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有夹紧螺栓(201)和橡胶阻板(202),所述夹紧螺栓(201)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阻板(202),所述橡胶阻板(202)的右端面面积大于夹紧螺栓(201)的左端面面积,安装状态下所述夹紧螺栓(201)拧接在夹紧螺孔(104)的内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纺织设备的碎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支具(3)包括有第二支具主体(301)、扩展主体(302)和第二滑轨(303),所述第二支具主体(3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扩展主体(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雪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贝立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