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病床,还包括固定卡板、振动按摩垫、加热毯、弹力绳、导向柱、调节套、固定板、固定座、足板、弹簧片,该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首先通过电动微震荡机构,能够辅助患者腰部进行被动式小幅度活动,促进了腰部区域的血液循环,也利于药液循环吸收,其次配合弹性阻抗结构,方便患者下肢进行踩踏锻炼,促进了下肢血液和肌体的锻炼,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最后还可由弹性绳拉力机构,来实现患者双臂以及胸部的锻炼,综上,通过借助该装置,降低了长时间卧床的肾病患者并发症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通过锻炼来增加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患有不同的肾脏疾病,每年超过百万人口死于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国内数个区域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为10%~13%,推算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人。预计我国尿毒症患者大概有100~200万。肾内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肾脏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有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根据上述,目前临床肾内科对患者的治疗和检查都有着较高的水平和技术措施,但是对于肾病内科患者术后或治疗后的康复护理就较为欠缺,而当患者长期卧床后,就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降低,间接影响抗病能力,也易引起其他并发症的问题。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病床,还包括固定卡板、振动按摩垫、加热毯、弹力绳、导向柱、调节套、固定板、固定座、足板、弹簧片,所述的固定卡板放置于病床顶部,所述的固定卡板与病床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振动按摩垫固设于固定卡板顶部左侧,所述的振动按摩垫与固定卡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加热毯前端固设于固定卡板顶部左侧,所述的加热毯与固定卡板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加热毯后端与固定卡板采用魔术贴连接,所述的弹力绳固设于固定卡板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弹力绳与固定卡板采用铆钉连接,所述的导向柱放置于固定卡板右侧顶部,所述的导向柱与固定卡板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调节套滑设于导向柱外壁前后两端,所述的调节套与导向柱采用前后滑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固设于调节套左侧,所述的固定板与调节套一体成型,所述的固定座固设于固定板左侧下端,所述的固定座与固定板一体成型,所述的足板转设于固定座内部上端,所述的足板与固定座采用转动连接,所述的弹簧片固设于固定板和足板之间,所述的弹簧片分别与固定板和足板采用螺栓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卡板左侧前后两端还设有网兜,所述的网兜与固定卡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固定卡板内部右侧还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为圆形通孔。进一步,所述的弹力绳左侧还固设有手柄环,所述的手柄环与弹力绳采用铆钉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导向柱内部前后两端还贯穿有A紧固螺栓,所述的A紧固螺栓与导向柱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导向柱内部还分布有若干数量的调节孔,所述的调节孔为圆形通孔。进一步,所述的调节套内部上端还贯穿有B紧固螺栓,所述的B紧固螺栓与调节套采用内外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板前端上侧还固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固定板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的足板左侧上端还固设有约束带,所述的约束带与足板采用热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首先通过电动微震荡机构,能够辅助患者腰部进行被动式小幅度活动,促进了腰部区域的血液循环,也利于药液循环吸收。2、其次配合弹性阻抗结构,方便患者下肢进行踩踏锻炼,促进了下肢血液和肌体的锻炼,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3、最后还可由弹性绳拉力机构,来实现患者双臂以及胸部的锻炼,综上,通过借助该装置,降低了长时间卧床的肾病患者并发症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通过锻炼来增加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的使用状态主视图;图2是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1;图3是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2;图4是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的立体图1;图5是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的立体图2;图6是足板部位放大立体图。病床1、固定卡板2、振动按摩垫3、加热毯4、弹力绳5、导向柱6、调节套7、固定板8、固定座9、足板10、弹簧片11、网兜201、定位孔202、手柄环501、A紧固螺栓601、调节孔602、B紧固螺栓701、把手801、约束带10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病床1、固定卡板2、振动按摩垫3、加热毯4、弹力绳5、导向柱6、调节套7、固定板8、固定座9、足板10、弹簧片11,所述的固定卡板2放置于病床1顶部,所述的固定卡板2与病床1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振动按摩垫3固设于固定卡板2顶部左侧,所述的振动按摩垫3与固定卡板2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加热毯4前端固设于固定卡板2顶部左侧,所述的加热毯4与固定卡板2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加热毯4后端与固定卡板2采用魔术贴连接,所述的弹力绳5固设于固定卡板2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弹力绳5与固定卡板2采用铆钉连接,所述的导向柱6放置于固定卡板2右侧顶部,所述的导向柱6与固定卡板2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调节套7滑设于导向柱6外壁前后两端,所述的调节套7与导向柱6采用前后滑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板8固设于调节套7左侧,所述的固定板8与调节套7一体成型,所述的固定座9固设于固定板8左侧下端,所述的固定座9与固定板8一体成型,所述的足板10转设于固定座9内部上端,所述的足板10与固定座9采用转动连接,所述的弹簧片11固设于固定板8和足板10之间,所述的弹簧片11分别与固定板8和足板10采用螺栓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具备以下功能;A、腰部康复护理时:因固定卡板2放置于病床1上中部,即患者腰部区域,并配合固定卡板2顶部的振动按摩垫3,因此当振动按摩3垫通电后开启时,能够辅助患者腰部进行被动式小幅度活动,促进了腰部区域的血液循环,同时加热垫4可盖合在患者腹部上方或放置在腰部位置,并通电加热,继而达到加热保温目的;B、下肢康复护理时:固定卡板2右侧设有可前后调节的固定板8,即能够在使用前,医护人员通过拉动固定板8来带动调节套7顺着导向柱6进行前后滑动,当达到合适位置后,拧紧对应螺栓,继而实现固定,接着当患者脚部插入到足板10并向床尾方向进行踩踏时,可推动足板10克服弹簧片11的回弹力以固定座9为圆心进行旋转,当患者足部放松,取消力的施加后,亦可在弹簧片11的回弹效果下,便于足板10复位,最终通过上述,便于患者下肢进行往复锻炼,促进了下肢血液和肌体的锻炼,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C、上肢拉力锻炼时:因弹力绳5位于固定卡板2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卡板、振动按摩垫、加热毯、弹力绳、导向柱、调节套、固定板、固定座、足板、弹簧片,所述的固定卡板放置于病床顶部,所述的振动按摩垫固设于固定卡板顶部左侧,所述的加热毯前端固设于固定卡板顶部左侧,且所述的加热毯后端与固定卡板采用魔术贴连接,所述的弹力绳固设于固定卡板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导向柱放置于固定卡板右侧顶部,所述的调节套滑设于导向柱外壁前后两端,所述的固定板固设于调节套左侧,所述的固定座固设于固定板左侧下端,所述的足板转设于固定座内部上端,所述的弹簧片固设于固定板和足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卡板、振动按摩垫、加热毯、弹力绳、导向柱、调节套、固定板、固定座、足板、弹簧片,所述的固定卡板放置于病床顶部,所述的振动按摩垫固设于固定卡板顶部左侧,所述的加热毯前端固设于固定卡板顶部左侧,且所述的加热毯后端与固定卡板采用魔术贴连接,所述的弹力绳固设于固定卡板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导向柱放置于固定卡板右侧顶部,所述的调节套滑设于导向柱外壁前后两端,所述的固定板固设于调节套左侧,所述的固定座固设于固定板左侧下端,所述的足板转设于固定座内部上端,所述的弹簧片固设于固定板和足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肾病内科患者床上多功能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卡板左侧前后两端还设有网兜,所述的固定卡板内部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瑞,李婷,邹晓荣,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