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难溶固体药剂的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48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难溶固体药剂的加药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通过支撑架与底板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上表壁与盖板的下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的下方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罐体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投药装置,当药物落入投药口内,挡板挡住药物,使药无法物落入罐体内,当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罐体内固体药物溶解达到重力低限值时,电动推杆伸长打开投药口,实现了药物定期自行添加,无需人为的定期查看添加,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因缺少固体药物而导致该加药装置所服务的水系统得不到足够的保护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难溶固体药剂的加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难溶固体药剂的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药剂可以是粉状、颗粒、块状等形状,相对于液体药剂,由于固体药剂基本不产生危险容器之类的固体废弃物,固体药剂逐渐在水处理领域越来越多的使用,尤其是在循环冷却水领域。固体杀菌剂通常有溴氯二甲基海因(BCDMH)、二氯二甲基海因(DCDMH)、二溴二甲基海因(DBDMH)、溴氯甲乙基海因(BCMEH)、异氰尿酸、二氯化异氰尿酸(优氯净)、二氯化异氰尿酸钠(DCCA)、三氯化异氰尿酸(强氯精)、氯锭等,或几种成组分的混合物等等以及其他固体杀菌剂。目前固体药剂的投加方法相对粗放,多数情况是在现场将固体药剂置于加药装置中让其缓慢溶解,然后通过加药泵将药液给入水系统当中。而加药装置中的固体药剂的添加更多的是通过人为的定期到现场查看固体药剂的溶解情况,然而这种相对较粗放的固体投加方式可能导致缺少药剂而使水系统得不到足够的保护。尤其是在冷却水的固体杀菌剂投加领域,多数是将其浸泡在冷却水池自然溶解,或是将其置于管道处让其自然冲刷溶解,这样可能导致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难溶固体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9),所述罐体(19)通过支撑架(1)与底板(5)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9)的上表壁与盖板(13)的下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9)的内壁开设有卡槽(24),所述卡槽(24)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板(23),所述过滤网板(23)的下方设置有重力传感器(28),所述罐体(19)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水口(27),所述罐体(19)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2),所述出水口(2)通过水管(3)与水泵(4)连接,所述水泵(4)的机身与底板(5)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罐体(19)的内部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器(26),且氧化还原电位器(26)与盖板(13)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难溶固体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9),所述罐体(19)通过支撑架(1)与底板(5)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9)的上表壁与盖板(13)的下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9)的内壁开设有卡槽(24),所述卡槽(24)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板(23),所述过滤网板(23)的下方设置有重力传感器(28),所述罐体(19)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水口(27),所述罐体(19)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2),所述出水口(2)通过水管(3)与水泵(4)连接,所述水泵(4)的机身与底板(5)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罐体(19)的内部设置有氧化还原电位器(26),且氧化还原电位器(26)与盖板(13)的下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罐体(19)内部设置有液位感应装置(20),所述液位感应装置(20)与盖板(13)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盖板(13)上表壁的一侧安装有泄压装置(21),所述盖板(13)的上表壁开设有投药口(25),所述投药口(25)的下方设有投药装置(22),所述投药口(25)的一侧倾斜设置有上料机壳体(11),所述上料机壳体(11)通过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9)与底板(5)的上表壁固定连接,且上料机壳体(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与螺旋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10)的另一端贯穿上料机壳体(11)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上料机壳体(1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口(7),且上料机壳体(11)对应投药口(25)的一侧设置有下料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溶固体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感应装置(20),包括液位感应器(200)、圆杆(201)、浮球(203)和挡块(202),所述液位感应器(200)的一端连接有圆杆(201),所述圆杆(201)的外表壁套设有浮球(203),且圆杆(201)远离液位感应器(200)的一端设置有挡块(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溶固体药剂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21),包括泄压壳体(210)、活塞(215)、泄压盖板(214)、泄压弹簧(213)、压力表(212)和连接管(211),所述泄压壳体(210)通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森杨恒修沈虎峻岑超陈令邹雪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