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440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有空腔,有排水管和进水管连通至主体内空腔;该空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装有导流板、斜板,排水管安装于主体前端底部;斜板上有透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污水清理效率高,不易阻塞,尤其怼塑料袋等杂物有明显过滤效果;杂物取出方便,便于处理,易于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水污染装置用来安装在地下,以减少占地面积,用来处理收集到的污水。现有的处理装置通过曝气等方式进行处理,但是,污水中含有塑料袋等难以降解的杂物,通常需要工作人员顶起打捞,或者在地下水治理装置上加装过滤装置将其滤下,但塑料袋会阻塞住滤板,致使污水的流动效果变差,甚至难以下流,进行后续曝气的操作,因此,需要一种装置用来预先处理掉污水中的塑料袋等难以降解的杂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有空腔,有排水管和进水管连通至主体内空腔;该空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装有导流板、斜板,排水管安装于主体前端底部;斜板上有透孔。所述斜板向侧方倾斜安装,其倾斜下段有横板,在主体上位于横板后端位置有排出口。所述斜板和横板前端分别装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第一折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二折板与水平面的夹角。所述横板上部装有传动带,传动带上固定有清刮杆,清刮杆正对排出口。所述传动带由第二转轮带动,第二转轮由第二转轴带动,导流板固定在第二转轴上。所述主体内位于排出口上方的位置由竖向杆,竖向杆固定于连接板,连接板固定于主体内壁。所述斜板前端上方有第一挡板固定在主体中;主体内有第二挡板固定在斜板和横板之间。所述导流板上开有透水口。所述排出口位置有连接壳固定在主体外壁,连接壳顶部有上盖,连接壳中置有底托板,底托板上垂直固定有连接架;上盖上固定有把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合理,污水清理效率高,不易阻塞,尤其怼塑料袋等杂物有明显过滤效果;杂物取出方便,便于处理,易于长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上封板去除后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1中连接壳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1的另一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1内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加强筋,3-排水管,4-上封板,5-进水管,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导流板,11-透水口,12-斜板,13-横板,14-通孔,15-第一折板,16-第二折板,17-第一转轮,18-第二转轮,19-传动带,20-清刮杆,21-连接板,22-竖向杆,23-安装板,24-排出口,25-连接壳,26-底托板,27-连接架,28-上盖,2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内有空腔,有排水管3和进水管5连通至主体1内空腔;该空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装有导流板10、斜板12,排水管3安装于主体1前端底部;斜板12上有透孔。斜板12向侧方倾斜安装,其倾斜下段有横板13,在主体1上位于横板13后端位置有排出口24。斜板12和横板13前端分别装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折板15和第二折板16;第一折板15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二折板16与水平面的夹角。横板13上部装有传动带19,传动带19上固定有清刮杆20,清刮杆20正对排出口24。传动带19由第二转轮18带动,第二转轮18由第二转轴9带动,导流板10固定在第二转轴9上。主体1内位于排出口24上方的位置由竖向杆22,竖向杆22固定于连接板21,连接板21固定于主体1内壁。斜板12前端上方有第一挡板6固定在主体1中;主体1内有第二挡板7固定在斜板12和横板13之间。导流板10上开有透水口11。排出口24位置有连接壳25固定在主体1外壁,连接壳25顶部有上盖28,连接壳25中置有底托板26,底托板26上垂直固定有连接架27;上盖28上固定有把手29。实施例1采用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的外表面延伸出若干个加强筋2,主体1的内侧靠近前端处固定安装有朝向两侧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6,第一挡板6的后端面靠近一侧处垂直向后方延伸出第二挡板7,且第二挡板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第二挡板7与主体1的一侧内壁间靠近前后端处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相平行的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的外表面延伸出若干个导流板10,导流板10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外形呈矩形的透水口11,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封板4,上封板4的上端面靠近一侧边沿处贯穿开设有进水管5,进水管5的向下方的投影落在靠近第二转轴9的前方,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穿过第二挡板7的一端处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17与第二转轮18,第一转轮17与第二转轮18的外侧共同套装有传动带19,传动带19的外表面垂直延伸出若干组等距排布的清刮杆20,第一挡板6的下端边沿固定连接有倾斜延伸的斜板12,且斜板12与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斜板12的一侧边沿延伸出横板13,横板13对应的位于第二挡板7远离第一转轴8的一侧与主体1内壁所形成空间的下方,斜板12与横板13的外表面均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4,主体1的后端内壁对应横板13的上方开设有排出口24,主体1的后端面对应排出口24的后端设置有收集机构,主体1的前端面靠近下端处延伸出排水管3。导流板10的数量设置为六个,且导流板10于第二转轴9的外表面呈环形阵列排布,受到水流的冲击可以很好地驱动第二转轴9转动。每个导流板10外表面的透水口11开设为七个,且透水口11之间呈等距排布,起到均匀的透水效果,并且不会因透水过多而使得水流无法冲动导流板10。主体1的内壁靠近排出口24的上方通过安装板23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的下端面靠近前端处垂直延伸出若干个竖向杆22,配合清刮杆20,可以起到刮走挂在清刮杆20表面杂物的作用,每组清刮杆2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清刮杆20之间并排布置,竖向杆22的数量设置为三个,竖向杆22与清刮杆20间交错排布。收集机构包括从主体1后端面延伸出的连接壳25、活动设置在连接壳25内侧底面的底托板26,底托板26所处高度位于排出口24一下,底托板26的两侧边沿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牵扯结构,牵扯结构包括从底托板26两侧边沿向上方延伸出的连接架27、固定连接在连接架27上端的上盖28,上盖28遮挡在连接壳25的上端端口,上盖28的上端面延伸出把手29,上提上盖28,可以将底托板26取出,从而将收集的杂物集中捞出,利于后期维护。斜板12的前端边沿延伸出第一折板15,横板13的前端边沿延伸出第二折板16,第一折板15的上端边沿与第一挡板6的下端边沿固定连接,确保连接处可以无缝连接,防止漏水。使用时,填埋在地下,确保上封板4露出地面即可,污水由进水管5送入,落在导流板10的表面,水被散开,也有部分水通过透水口11下落,等距布设的透水口11使得部分水可以从下方落下,因此有利于污水的分散过滤,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有空腔,有排水管(3)和进水管(5)连通至主体(1)内空腔;该空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装有导流板(10)、斜板(12),排水管(3)安装于主体(1)前端底部;斜板(12)上有透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有空腔,有排水管(3)和进水管(5)连通至主体(1)内空腔;该空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装有导流板(10)、斜板(12),排水管(3)安装于主体(1)前端底部;斜板(12)上有透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12)向侧方倾斜安装,其倾斜下段有横板(13),在主体(1)上位于横板(13)后端位置有排出口(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12)和横板(13)前端分别装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折板(15)和第二折板(16);第一折板(15)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二折板(16)与水平面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3)上部装有传动带(19),传动带(19)上固定有清刮杆(20),清刮杆(20)正对排出口(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陈凡李楠纵霄唐达史国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