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针对目前的跑步机只具备跑带的速度调节,无法提供更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需求,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两个侧座,两个所述侧座的之间设置有跑带,且两个侧座的上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前凸台和后凸台,前凸台和后凸台分别位于侧座的两端,所述跑带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前转轴和后转轴,且两个后凸台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圆槽,后转轴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圆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跑带整体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跑带呈一定倾斜的角度,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增加卡路里的消耗,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提高装置的使用性,采用两种模式进行交换调节,满足更多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
技术介绍
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跑步机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健身器材,而且是当今家庭健身器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家庭健身器的最佳选择,跑步机能够为使用者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跑步消耗脂肪的需求。但是目前的跑步机只具备一个功能模式,就是跑带的速度调节,这无法提供更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需求,针对需要卡路里高消耗的人员,此类跑步机的运动强度难以达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目前的跑步机只具备跑带的速度调节,无法提供更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包括两个侧座,两个所述侧座的之间设置有跑带,且两个侧座的上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前凸台和后凸台,前凸台和后凸台分别位于侧座的两端,所述跑带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前转轴和后转轴,且两个后凸台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圆槽,后转轴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圆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前凸台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椭圆形凹槽,前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椭圆形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且前转轴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椭圆形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且第一液压杆的上侧外壁与支撑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优选地,两个所述侧座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工型底板,且工型底板和两个侧座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方形槽。优选地,四个所述方形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且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座。优选地,两个所述侧座的方形槽内壁开设有滑槽,活动座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滑轨,活动座与侧座的方形槽内壁滑动连接,且活动座的底部开设有球型孔,球型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球型滚轮。优选地,两个所述侧座的上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台,且支撑台的上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底杆。优选地,所述底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上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套杆,且套杆的上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显示面板。优选地,所述支撑台的上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把手,两个L型把手分别位于支撑台上侧外壁的两侧,且两个L型把手的外壁均套接有橡胶套。优选地,所述套杆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光栅,且红外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侧座、跑带、前凸台、后凸台、前转轴、后转轴、支撑板和第一液压杆,装置放置到平面平面进行固定后,接通电源,通过外部对第一液压杆进行调控,从而使第一液压杆伸展,第一液压杆推动支撑板抬升,后转轴于后凸台的圆槽内进行转动,跑带整体抬升至一定的角度,直至前转轴的外壁与前凸台的椭圆形凹槽上部接触,装置达到工作时的稳定状态,随后装置进入第二工作状态;装置通过对跑带整体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跑带呈一定倾斜的角度,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增加卡路里的消耗,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提高装置的使用性,采用两种模式进行交换调节,满足更多使用者的使用需求。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工型底板,工型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橡胶垫,能够增加装置整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橡胶垫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装置在使用时,产生噪音影响使用环境。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液压杆、活动座和球型滚轮,装置在使用前,通过第二液压杆将活动座从侧座内向下推出,球型滚轮与地面接触,装置整体进行抬高,以便于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随后通过对第二液压杆的调控使其收缩,活动座收纳至侧座内,球型滚轮隐藏入侧座内,便于工型底板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增高装置的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底杆、伸缩杆和套杆,伸缩杆与底杆之间为滑动连接,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伸缩杆在底杆中的伸缩程度,从而调节显示面板的高度,以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的使用,提高装置的舒适度;L型把手的橡胶套的设置能够便于对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便于人员快速适应跑带的速度和必要时的休息。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红外光栅,人员在跑带上发生紧急情况时,当人员的身体离开红外光栅的照射范围,跑带会自行停止运行,避免人员摔倒后,跑带仍继续运转导致人员产生二次损伤,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座、2跑带、3前凸台、4后凸台、5前转轴、6后转轴、7支撑板、8第一液压杆、9工型底板、10第二液压杆、11活动座、12球型滚轮、13支撑台、14底杆、15伸缩杆、16套杆、17显示面板、18L型把手、19橡胶套、20红外光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包括两个侧座1,两个侧座1的之间设置有跑带2,且两个侧座1的上侧外壁均焊接有前凸台3和后凸台4,前凸台3和后凸台4分别位于侧座1的两端,跑带2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前转轴5和后转轴6,且两个后凸台4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圆槽,后转轴6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圆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前凸台3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椭圆形凹槽,前转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椭圆形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前转轴5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椭圆形凹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液压杆8,且第一液压杆8的上侧外壁与支撑板7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中,两个侧座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工型底板9,且工型底板9和两个侧座1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方形槽,工型底板9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橡胶垫,能够增加装置整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橡胶垫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装置在使用时,产生噪音影响使用环境。本专利技术中,四个方形槽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0,且第二液压杆10的另一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座11。本专利技术中,两个侧座1的方形槽内壁开设有滑槽,活动座11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滑轨,活动座11与侧座1的方形槽内壁滑动连接,且活动座11的底部开设有球型孔,球型孔的内壁滚动连接有球型滚轮12,通过第二液压杆10将活动座11从侧座1内向下推出,球型滚轮12与地面接触,装置整体进行抬高,以便于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随后通过对第二液压杆10的调控使其收缩,活动座11收纳至侧座1内,球型滚轮12隐藏入侧座1内,便于工型底板9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增高装置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两个侧座1的上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台13,且支撑台13的上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杆14。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包括两个侧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座(1)的之间设置有跑带(2),且两个侧座(1)的上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前凸台(3)和后凸台(4),前凸台(3)和后凸台(4)分别位于侧座(1)的两端,所述跑带(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前转轴(5)和后转轴(6),且两个后凸台(4)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圆槽,后转轴(6)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圆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前凸台(3)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椭圆形凹槽,前转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椭圆形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且前转轴(5)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椭圆形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8),且第一液压杆(8)的上侧外壁与支撑板(7)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包括两个侧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座(1)的之间设置有跑带(2),且两个侧座(1)的上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前凸台(3)和后凸台(4),前凸台(3)和后凸台(4)分别位于侧座(1)的两端,所述跑带(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前转轴(5)和后转轴(6),且两个后凸台(4)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圆槽,后转轴(6)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圆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前凸台(3)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椭圆形凹槽,前转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椭圆形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且前转轴(5)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椭圆形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8),且第一液压杆(8)的上侧外壁与支撑板(7)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座(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工型底板(9),且工型底板(9)和两个侧座(1)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方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方形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0),且第二液压杆(1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座(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学体育教育室内健身器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建军,秦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