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仁专利>正文

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38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器,固定端,调节端,长方块,调整齿轮,通孔固定片,拨片,转动机构,螺纹柱和旋转把手,所述固定器分为固定端和调节端,所述固定端和调节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调节端上部分呈凹片状,所述调节端下部分伸出有空心的长方块,所述长方块内部设置有调整齿轮,所述调整齿轮固定在长方块内部,所述调整齿轮两端伸出的外部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固定片,所述长方块上端设置有拨片,所述长方块底端设置有带齿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中心位置处靠近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拨片和螺纹柱双向限位,固定性能好,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意调节齿轮的转动方向,通孔固定片360°旋转,调整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方位,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连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可折叠框架、前后车轮、左右护膝和脚踏板、左右可拆卸扶手、把手刹车装置、座椅、靠背有医学影像资料袋、便盆,接尿袋挂钩、电动站立等部分组成。目前市场上的轮椅种类繁多,包括普通轮椅、电动轮椅、手摇轮椅、智能轮椅等,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轮椅的车头与轮椅之间一般是可以拆卸的,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电动轮椅的车头与轮椅之间的拆卸与安装结构都比较复杂,给维修、收藏和使用都带来不便,安装后有脱落的可能性,无法保证连接完全锁死,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技术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器,固定端,调节端,长方块,调整齿轮,通孔固定片,拨片,转动机构,螺纹柱和旋转把手,所述固定器分为固定端和调节端,所述固定端和调节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调节端上部分呈凹片状,所述调节端下部分伸出有空心的长方块,所述长方块内部设置有调整齿轮,所述调整齿轮固定在长方块内部,所述调整齿轮两端伸出的外部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固定片,所述长方块上端设置有拨片,所述长方块底端设置有带齿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中心位置处靠近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通孔固定片包括第一支臂,卡箍,固定部,转动部,转动把手,调节螺栓和第二支臂,所述通孔固定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有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长端和短端呈四十五度,所述短端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固定部固定在短端上,所述卡箍转动部与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呈叉子行,一端握持,另一端固定在转动部中部位置,所述转动部上还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底部设置半凹片;所述另一通孔固定片固定有第二支臂。所述通孔固定片一端半圆环状,另一端设置有圆环片。所述拨片内端设置有固定齿轮。所述旋转把手为塑料壳体,所述旋转把手顶端伸出有长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拨片和螺纹柱双向限位,固定性能好,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意调节齿轮的转动方向,通孔固定片360°旋转,调整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方位,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通孔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旋转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卡箍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卡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转动机构正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转动机构横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器,2-固定端,3-调节端,4-长方块,5-调整齿轮,6-通孔固定片,61-第一支臂,62-卡箍,63-固定部,64-转动部,65-转动把手,66-调节螺栓,67-第二支臂,7-拨片,71-固定齿轮,8-转动机构,9-螺纹柱,10-旋转把手,101-长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器1,固定端2,调节端3,长方块4,调整齿轮5,通孔固定片6,拨片7,转动机构8,螺纹柱9和旋转把手10,所述固定器1分为固定端2和调节端3,所述固定端2和调节端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调节端3上部分呈凹片状,所述调节端3下部分伸出有空心的长方块4,所述长方块4内部设置有调整齿轮5,所述调整齿轮5固定在长方块4内部,所述调整齿轮5两端伸出的外部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固定片6,所述长方块4上端设置有拨片7,所述长方块4底端设置有带齿的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中心位置处靠近有螺纹柱9,所述螺纹柱9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10。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拨动拨片7带动固定齿轮71,卡住调整齿轮5,对调整齿轮71进行限位,在通过转动把手10带动螺纹柱9夹紧调整齿轮,防止晃动。所述通孔固定片6包括第一支臂61,卡箍62,固定部63,转动部64,转动把手65,调节螺栓66和第二支臂67,所述通孔固定片6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有第一支臂61,所述第一支臂61长端和短端呈四十五度,所述短端设置有卡箍62,所述卡箍62固定部固定在短端上,所述卡箍62转动部与固定部6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64上设置有转动把手65,所述转动把手65呈叉子行,一端握持,另一端固定在转动部64中部位置,所述转动部64上还设置有调节螺栓66,所述调节螺栓66底部设置半凹片;所述另一通孔固定片固定有第二支臂67。所述通孔固定片6一端半圆环状,另一端设置有圆环片。所述拨片7内端设置有固定齿轮71。所述旋转把手10为塑料壳体,所述旋转把手10顶端伸出有长臂101。工作原理本技术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通过固定器1、第一支臂61和第二支臂67固定在轮椅上,通过拨动拨片7带动固定齿轮71,卡住调整齿轮5,对调整齿轮71进行限位,在通过转动把手10带动螺纹柱9顶起转动机构8,进而夹紧调整齿轮5,防止晃动。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器(1),固定端(2),调节端(3),长方块(4),调整齿轮(5),通孔固定片(6),拨片(7),转动机构(8),螺纹柱(9)和旋转把手(10),所述固定器(1)分为固定端(2)和调节端(3),所述固定端(2)和调节端(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调节端(3)上部分呈凹片状,所述调节端(3)下部分伸出有空心的长方块(4),所述长方块(4)内部设置有调整齿轮(5),所述调整齿轮(5)固定在长方块(4)内部,所述调整齿轮(5)两端伸出的外部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固定片(6),所述长方块(4)上端设置有拨片(7),所述长方块(4)底端设置有带齿的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中心位置处靠近有螺纹柱(9),所述螺纹柱(9)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器(1),固定端(2),调节端(3),长方块(4),调整齿轮(5),通孔固定片(6),拨片(7),转动机构(8),螺纹柱(9)和旋转把手(10),所述固定器(1)分为固定端(2)和调节端(3),所述固定端(2)和调节端(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调节端(3)上部分呈凹片状,所述调节端(3)下部分伸出有空心的长方块(4),所述长方块(4)内部设置有调整齿轮(5),所述调整齿轮(5)固定在长方块(4)内部,所述调整齿轮(5)两端伸出的外部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固定片(6),所述长方块(4)上端设置有拨片(7),所述长方块(4)底端设置有带齿的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中心位置处靠近有螺纹柱(9),所述螺纹柱(9)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辅助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固定片(6)包括第一支臂(61),卡箍(62),固定部(63),转动部(64),转动把手(65),调节螺栓(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仁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