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长循环的CBMA构建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136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循环的CBMA构建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载体是由CBMA单体和交联剂BIS通过原位自由基聚合构建而成纳米载体的网状壳层结构,总体呈球形,粒径和电位均一。其中CBMA具有优异的抗蛋白吸附能力,可改善相应纳米微囊在体内的血液循环时间;BIS赋予壳层的网状结构,可改善后期的药物释放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通过改变交联剂的种类,以设计环境响应性的长循环纳米载体,符合具体实施环境对纳米载体的所需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过程简便,反应温和,安全环保,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生物医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循环的CBMA构建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涉及一种在体内长循环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以改善药物载体在体内的利用度问题。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纳米药物载体由于高曲率、尺寸小的特点,具有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并且具有对肿瘤部位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作用,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一旦应用于体内,长循环特性成为其应用的重要因素。一般地,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越长,纳米载体越有足够的时间向病灶部位累积,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诊断或治疗作用。然而传统的纳米载体仍不足以满足我们对其长循环性能的要求。目前,两性离子的修饰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延长血液循环时间的方法。两性离子是一种分子链上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但整体呈电中性的物质,其高电荷赋予两性离子强烈的水化作用,可有效抑制蛋白吸附,降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和网状内皮系统的清除作用,从而延长载体在体内的血液循环时间。目前,利用两性离子构建的药物载体在体内的半衰期一般可延长至8-20h。其中,羧酸甜菜碱(CB)作为研究最多的两性离子之一,已被证明其具有优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循环的CBMA构建的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由单体甲基丙烯酸化的羧基甜菜碱(CBMA,即3-[[2-(甲基丙烯酰氯)乙基]二甲基铵]丙酸酯)通过原位自由基聚合方法,在以蛋白为核的外层构建聚CBMA网状壳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循环的CBMA构建的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由单体甲基丙烯酸化的羧基甜菜碱(CBMA,即3-[[2-(甲基丙烯酰氯)乙基]二甲基铵]丙酸酯)通过原位自由基聚合方法,在以蛋白为核的外层构建聚CBMA网状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循环的CBMA构建的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纳米载体形貌为球状、粒径均一,纳米载体粒径在10-25nm,包载前的蛋白粒径在2-4nm,增加的粒径部分为聚CBMA构建的网状壳层。


3.一种长循环的CBMA构建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向蛋白溶液中加入单体和交联剂,在持续搅拌作用下,将单体和交联剂吸附到蛋白周围,形成球形网状壳层前体;单体为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盐(APM)和3-[[2-(甲基丙烯酰氯)乙基]二甲基铵]丙酸酯(CBMA),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盐和3-[[2-(甲基丙烯酰氯)乙基]二甲基铵]丙酸酯的摩尔比为1:(10—1000);交联剂为N,N’-亚甲双丙烯酰胺(BIS),蛋白与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100-10000);蛋白与单体(即两种单体之和)摩尔比为1:(100—10000);
步骤2,向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和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法以蛋白为核的外层构建聚CBMA网状壳层;催化剂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引发剂为过硫酸铵(APS),步骤1中蛋白、催化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续波韩星邢慧珂赵瑾侯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