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彬专利>正文

钛丝缠绕结构的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364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椎间融合器领域,具体涉及钛丝缠绕结构的椎间融合器。融合器整体通过钛丝缠绕结构构成,中空结构的椎间融合器为长方体或者肾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椎间融合器体积可变,便于安装植入,特别适用于经脊柱内镜下植入,使得手术更加微创,让患者快速康复。多孔结构设计,加上纵向应力刺激,使得骨性融合更快,融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钛丝缠绕结构的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椎间融合器领域,具体涉及钛丝缠绕结构的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理想的椎间融合器要求能纠正脊柱畸形,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保持椎间隙的稳定,最重要的是促进骨融合。但是目前的椎间融合器,无论怎么变化都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有适合的生物力学特征;2要保证椎间隙的稳定性并促进骨融合;3植入人体后,要与上下椎体有更大的融合面积,在结构上要更加接近人体正常的生理曲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可变,多孔隙结构的钛丝缠绕结构的椎间融合器。技术方案: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钛丝缠绕结构的椎间融合器,融合器整体通过钛丝缠绕结构构成,中空结构的椎间融合器为长方体或者肾形结构。进一步的,压紧自动弹起的钛丝缠绕构成的椎间融合器的孔隙大小范围是20~2000微米,钛丝直径为50~4000微米。进一步的,长方体的椎间融合器中间为中空结构,外侧宽度方向的尺寸是5.5~11mm,中空结构的内侧宽度是4~6mm,长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钛丝缠绕结构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融合器整体通过钛丝缠绕结构构成,中空结构的椎间融合器为长方体或者肾形结构;/n压紧自动弹起的钛丝缠绕构成的椎间融合器的孔隙大小范围是20~2000微米,钛丝直径为50~4000微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钛丝缠绕结构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融合器整体通过钛丝缠绕结构构成,中空结构的椎间融合器为长方体或者肾形结构;
压紧自动弹起的钛丝缠绕构成的椎间融合器的孔隙大小范围是20~2000微米,钛丝直径为50~4000微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彬蒋阅闻久全张二林于昌萍
申请(专利权)人:于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