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211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包括顶板和底板,还包括密封设置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柔性管,柔性管与顶板和底板之间围成的空间形成气腔,柔性管外侧壁的中部套置有收缩环,收缩环的直径小于柔性管的最大外径,使得柔性管位于收缩环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顶板位于柔性管内的位置设有单向充气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囊的形式起到颈椎间盘的支撑,同时也便于颈部的活动,而且在正常的生理载荷作用下,其所承受的作用力全部由气囊支撑,在正常活动中假体不会有磨损产生,提高了假体的整体适用性,更利于患者手术后的颈部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椎间盘假体,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技术介绍
椎间盘是椎体间的主要连结结构,上、下软骨终板与纤维环一起将髓核密封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极富有弹性,起到缓冲外力、保护脊柱以及减少脊髓损伤的作用。纤维环的纤维束相互斜行交叉重叠,使纤维环成为坚实的组织,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负荷;尤其是颈椎间盘,由于颈部的活动范围远大于胸部和腰部,所以颈椎间盘所承受的弯曲和扭转负荷也是远大于胸椎间盘和腰椎间盘。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将会出现头晕、颈部疼痛、无法行走、无法持物等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颈椎间盘退变及突出是导致颈椎病频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手术用颈椎间盘假体替换损坏的颈椎间盘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目前的颈椎间盘假体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磨损下来的微粒会导致炎症的发生,虽然现有的假体会通过设置气孔的方式将微粒排除,但由于气孔的位置不能涵盖所有部位,因此使得假体在频繁的形变过程中依旧会受到残留微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包括顶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设置于顶板(1)和底板(2)之间的柔性管(3),所述柔性管(3)与顶板(1)和底板(2)之间围成的空间形成气腔,所述柔性管(3)外侧壁的中部套置有收缩环(7),所述收缩环(7)的直径小于柔性管(3)的最大外径,使柔性管(3)位于收缩环(7)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所述顶板(1)位于柔性管(3)内的位置设有单向充气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包括顶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设置于顶板(1)和底板(2)之间的柔性管(3),所述柔性管(3)与顶板(1)和底板(2)之间围成的空间形成气腔,所述柔性管(3)外侧壁的中部套置有收缩环(7),所述收缩环(7)的直径小于柔性管(3)的最大外径,使柔性管(3)位于收缩环(7)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所述顶板(1)位于柔性管(3)内的位置设有单向充气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顶面位于柔性管(3)内的位置固定有支撑架(4),所述顶板(1)的底面对应于支撑架(4)的正上方固定有弹性支撑体(5);气腔内充满气体时,所述弹性支撑体(5)与支撑架(4)之间相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5)的底面为凸球弧面,所述支撑架(4)的顶部为凹球弧面,凹球弧面的直径大于凸球弧面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收缩环(7)位于支撑架(4)的最大直径处的下方,收缩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学进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