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高专利>正文

一种从活立竹中采集竹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13 阅读:4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活立竹上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穿透竹内腔薄膜的洞,该洞取在上竹节的下方尽量高的位置,向竹杆内部倾斜,形成外高内低的斜度;在同一节间下竹节的上方尽量低的位置,开一穿透竹内腔膜的孔,紧密地插入一根导管,导管在竹体外的出口端设有可启闭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利用竹体温度低的特性,使刚流出的竹汁存留在竹杆中,以便一次性大批量采集竹汁,竹汁在竹杆里也不会受到破坏和污染,可节省储藏费用,可重复采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从活立竹中采集竹汁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树汁的割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从活立竹中采集竹汁的方法。竹汁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甙类活性成分等、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中国专利CN1068930A公开了一种采集天然竹汁的方法,是将竹汁引到竹杆外用容器盛装,其缺点是竹汁很难保存,气温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发馊变质,出现混浊,且易受污染和破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竹汁长期保存不变质的大批量从活立竹中采集竹汁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在活立竹上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穿透竹内腔薄膜的洞,该洞取在上竹节的下方尽量高的位置,向竹杆内部倾斜,形成外高内低的斜度,使竹汁能顺利的流向竹杆中空内,该洞用塑料薄膜、胶带或防雨布扎紧封闭。在同一节间下竹节的上方尽量低的位置,开一穿透竹内腔膜的孔,紧密地插入一根导管  导管在竹体外的出口端设有可启闭的结构。上述上竹节的下方尽量高处所开的洞可为圆柱状或长方体状或椭圆柱体状;在不影响活竹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该洞可以开在活立竹的若干节间。上述导管出口端可启闭的结构可以是扎紧密-->封的塑料纸,也可为塞紧管口的塞子。采集时间为3月中旬至8月上旬。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竹体温度低的特性,使刚流出的竹汁存留在竹杆中,这样可使竹汁保持和竹体一样的温度,能维持更长时间的不变质,以便一次性大批量采集竹汁;(2)竹汁在竹杆里不会受到日晒雨淋,不会被山林中动物破坏,易于密封,防止蚂蚁昆虫污染,可节省储藏费用和保证质量;(3)不影响竹子的生长,可重复采集。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选择一株六年或七年龄的眉围为30-35cm的毛竹,在竹杆的地面第三节间,在上方竹节下1cm处,用8mm的钻头以45°的倾斜角钻一外高内低的洞,直透竹杆中空,在下方竹节上紧贴竹节的位置,钻一5mm的孔,用一根5cm长外径为5.2-5.5mm的不锈钢管紧密地插入小孔中,管的外端用塞子将管口塞紧不致漏汁,然后将上方的孔口用胶带纸贴紧扎严,防止雨水进入和昆虫钻入。经过24小时即可采集竹汁,收集竹汁时可将下方小管的塞子拔除,让竹汁流出,得到500ml鲜竹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活立竹中采集竹汁的方法,它在活立竹上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穿透竹内腔薄膜的洞,其特征在于:该洞取在上竹节的下方尽量高的位置,向竹杆内部倾斜,形成外高内低的斜度;该洞用塑料薄膜,胶带或防雨布扎紧封闭。在同一节间下竹节的上方尽量低的位置,开一穿透竹内腔膜的孔,紧密地插入一根导管,导管在竹体外的出口端设有可启闭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从活立竹中采集竹汁的方法,它在活立竹上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穿透竹内腔薄膜的洞,其特征在于:该洞取在上竹节的下方尽量高的位置,向竹杆内部倾斜,形成外高内低的斜度;该洞用塑料薄膜,胶带或防雨布扎紧封闭。在同一节间下竹节的上方尽量低的位置,开一穿透竹内腔膜的孔,紧密地插入一根导管,导管在竹体外的出口端设有可启闭的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高朱方永刘继延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高朱方永刘继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