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风患者用下肢肌肉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29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7
一种中风患者用下肢肌肉恢复训练装置,前支撑杆滑动配合在设置于握持部前端的空腔中,空腔中设有与前支撑杆上端配合的压缩弹簧,连接杆中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副支撑杆,副支撑杆与前支撑杆重合并在转轴与连接杆之间配合设有第一扭簧,通过前支撑杆沿握持部前端的滑动行程以触发第一扭簧驱动转轴转动并使副支撑杆向前伸出,还包括用于调整驱动前支撑杆沿空腔移动以触发第一扭簧所需力度的调节机构和用于提高副支撑杆支撑稳定性的支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避免患者在行走训练中前倾倒地或降低前倾倒地产生的损伤,且体积小巧并与常规助行器无异,便于患者携带、转运,十分适合患者户外恢复训练,提高患者对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风患者用下肢肌肉恢复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中风患者用下肢肌肉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这一“富贵病”也越来越普遍的出现。高血压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此时若不及时治疗并改善饮食锻炼习惯,则极有可能发展至脑梗产生中风。中风患者在治疗后,不仅导致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的后遗症,而且因肌力减退导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临床实践表明,适度并合理的锻炼对于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极大的改善恢复效果,针对于中风患者步态行走的恢复训练,现有技术中即存在各种助行器以辅助训练。最为常见的助行器通常包括两个倒置的U形支撑架和用于连接两个U形支撑架的连接杆(即图1中去除两根副支撑杆)。患者握持U形支撑架顶部的握持部,将该助行器抬起并放置于躯干前侧后,再通过手部按压助行器并向前迈步行走,以通过助行器辅助支撑人体部分重量,保持行走过程中的平衡。此类助行器随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操作,但是在训练中由于中风患者手部肌力同样较为虚弱,自身平衡能力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风患者用下肢肌肉恢复训练装置,包括间隔平行分布的两个U形支撑架和连接在两个U形支撑架前部的连接杆(6),U形支撑架具有位于顶部的握持部(4)、连接在握持部(4)前端的前支撑杆(7)以及连接在握持部(4)后端的后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n前支撑杆(7)滑动配合在设置于握持部(4)前端的空腔(401)中,空腔(401)中设有与前支撑杆(7)上端配合的压缩弹簧(9),连接杆(6)中设有转轴(10),转轴(10)上设有由连接杆(6)上的穿孔(601)中穿出的副支撑杆(8),副支撑杆(8)与前支撑杆(7)重合并在转轴(10)与连接杆(6)之间配合设有第一扭簧(12),通过前支撑杆(7)沿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风患者用下肢肌肉恢复训练装置,包括间隔平行分布的两个U形支撑架和连接在两个U形支撑架前部的连接杆(6),U形支撑架具有位于顶部的握持部(4)、连接在握持部(4)前端的前支撑杆(7)以及连接在握持部(4)后端的后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
前支撑杆(7)滑动配合在设置于握持部(4)前端的空腔(401)中,空腔(401)中设有与前支撑杆(7)上端配合的压缩弹簧(9),连接杆(6)中设有转轴(10),转轴(10)上设有由连接杆(6)上的穿孔(601)中穿出的副支撑杆(8),副支撑杆(8)与前支撑杆(7)重合并在转轴(10)与连接杆(6)之间配合设有第一扭簧(12),通过前支撑杆(7)沿握持部(4)前端的滑动行程以触发第一扭簧(12)驱动转轴(10)转动并使副支撑杆(8)向前伸出,还包括用于调整驱动前支撑杆(7)沿空腔(401)移动以触发第一扭簧(12)所需力度的调节机构和用于提高副支撑杆(8)支撑稳定性的支撑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空腔(401)中的推板(18)、设置在握持部(4)前端的螺纹孔(404)以及配合安装在螺纹孔(404)中的顶紧螺栓(21),推板(18)的下沿与压缩弹簧(9)的上端固连,推板(18)的上沿与顶紧螺栓(21)转动配合;
支撑机构包括折叠块(23),折叠块(23)的形状为凸字形,折叠块(23)的头端(23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销(22),副支撑杆(8)的下端为圆弧形并设有U形槽(801),U形槽(801)两侧的槽壁上分别开设有供固定销(22)转动配合的轴孔,在固定销(22)上还设有用于维持折叠块(23)与副支撑杆(8)呈直线状态的第二扭簧,折叠块(23)的肩部(2302)在折叠块(23)受力绕固定销(22)转动后与前支撑杆(7)下端前侧限位配合使折叠块(23)和前支撑杆(7)呈L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风患者用下肢肌肉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握持部(4)前端的顶部设有与螺纹孔(404)相连的沉头孔(4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风患者用下肢肌肉恢复训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琳蓓史若楠王夏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