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29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两个结构相同的手臂组件,两个所述手臂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所述手臂组件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手臂组件包括大臂、转动节、小臂、旋转气缸和固定架,所述转动节上围设有多个所述卡合扣,所述大臂上设置有多个卡合口,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所述转动节,转动所述转动节,使所述卡合扣转动至另一所述卡合口中从而继续对转动节相对于所述大臂进行固定,患者先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所述小臂与所述大臂的三维角度,再启动所述旋转气缸,使所述小臂和所述大臂相互配合进行收放动作,以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使用本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康复治疗过程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目前主要依靠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手工操作和主观临床经验对患者肢体进行评估,限制了康复水平的提高,康复医学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率并保证了动作训练的强度,为研究新的康复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现有的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的大臂与小臂之间大多只能实现单一的收放动作,患者无法调节大臂与小臂之间的三维角度,导致患者使用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的舒适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能够调整大臂与小臂之间的三维角度,从而提高患者使用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的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两个结构相同的手臂组件,两个所述手臂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所述手臂组件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手臂组件包括大臂、转动节、小臂、旋转气缸和固定架,所述大臂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大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节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节远离所述大臂的一端与所述小臂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气缸位于所述转动节的内部,所述小臂与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大臂和所述小臂的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架;所述转动节间隔围设有多个卡合扣,所述大臂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合口,任一所述卡合扣卡合在其中一所述卡合口的内部。其中,所述手臂组件还包括扭簧,所述大臂和所述小臂均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架具有转动孔,所述固定轴穿设在所述转动孔的内部,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大臂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小臂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扭簧,所述扭簧位于所述转动孔的内部。其中,所述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还包括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与所述大臂以及所述小臂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片的表面包覆有填充体。其中,所述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还包括抵紧结构,所述抵紧结构包括弹簧和抵持板,所述大臂和所述小臂上均设有所述抵紧结构,所述大臂和所述小臂均设有容纳槽,所述弹簧卡合在所述容纳槽的内部,所述抵持板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滑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抵持板相抵持。其中,所述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还包括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凸轮和减速电机,所述机器人主体具有凹槽,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凸轮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凸轮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转动节上围设有多个所述卡合扣,所述大臂上设置有多个卡合口,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所述转动节,转动所述转动节,使所述卡合扣转动至另一所述卡合口中从而继续对转动节相对于所述大臂进行固定,患者先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所述小臂与所述大臂的三维角度,再启动所述旋转气缸,使所述小臂和所述大臂相互配合进行收放动作,以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使用本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的舒适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C-C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D-D处的剖视图。1-机器人主体、11-凹槽、2-手臂组件、21-大臂、211-卡合口、212-固定轴、213-容纳槽、22-转动节、221-卡合扣、23-小臂、24-旋转气缸、25-固定架、251-转动孔、26-扭簧、3-加热片、4-抵紧结构、41-弹簧、42-抵持板、5-按摩组件、51-凸轮、52-减速电机、6-坐板、7-橡胶软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和两个结构相同的手臂组件2,两个所述手臂组件2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两侧,所述手臂组件2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手臂组件2包括大臂21、转动节22、小臂23、旋转气缸24和固定架25,所述大臂21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大臂21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节2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节22远离所述大臂21的一端与所述小臂2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气缸24位于所述转动节22的内部,所述小臂23与所述旋转气缸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大臂21和所述小臂23的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架25;所述转动节22间隔围设有多个卡合扣221,所述大臂21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合口211,任一所述卡合扣221卡合在其中一所述卡合口211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器人主体1为所述手臂组件2进行支撑,且为所述手臂组件2提供动力,所述固定架25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所述大臂21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节22与所述大臂21转动连接,所述小臂23与所述转动节22转动连接,所述小臂23与所述旋转气缸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24带动所述小臂23相对所述大臂21进行收放,从而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所述转动节22上围设有多个所述卡合扣221,所述大臂21上设置有多个卡合口211,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所述转动节22,转动所述转动节22,使所述卡合扣221转动至另一所述卡合口211中从而继续对转动节22相对于所述大臂21进行固定,患者先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所述小臂23与所述大臂21的三维角度,再启动所述旋转气缸24,使所述小臂23和所述大臂21相互配合进行收放动作,以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使用本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的舒适感。进一步的,所述手臂组件2还包括扭簧26,所述大臂21和所述小臂23均设有固定轴212,所述固定架25具有转动孔251,所述固定轴212穿设在所述转动孔251的内部,所述固定轴212与所述大臂21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固定轴212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n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两个结构相同的手臂组件,两个所述手臂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所述手臂组件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n所述手臂组件包括大臂、转动节、小臂、旋转气缸和固定架,所述大臂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大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节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节远离所述大臂的一端与所述小臂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气缸位于所述转动节的内部,所述小臂与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大臂和所述小臂的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架;/n所述转动节间隔围设有多个卡合扣,所述大臂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合口,任一所述卡合扣卡合在其中一所述卡合口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两个结构相同的手臂组件,两个所述手臂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所述手臂组件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手臂组件包括大臂、转动节、小臂、旋转气缸和固定架,所述大臂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大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节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节远离所述大臂的一端与所述小臂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气缸位于所述转动节的内部,所述小臂与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大臂和所述小臂的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架;
所述转动节间隔围设有多个卡合扣,所述大臂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合口,任一所述卡合扣卡合在其中一所述卡合口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臂组件还包括扭簧,所述大臂和所述小臂均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架具有转动孔,所述固定轴穿设在所述转动孔的内部,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大臂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小臂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扭簧,所述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杨东朱晓平高蓉余嘉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励智心理大数据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